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边疆  郑继刚 《科技信息》2009,(36):I0332-I0332
新改革要求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但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更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看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应在教学生如何"学"、如何"做"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正课上,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形势下要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体验型课堂;另外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边教学边反思,从而实现从"被教"到"我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王振龙 《科技信息》2010,(18):183-183
英语教学是由"教"与"学"组成,也就是说,是由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两方面构成,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必须研究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系统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互动活动的效果。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过程其实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注意力,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朱春荣 《科技信息》2012,(11):361-361,360
本篇文章主要对高三英语复习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相关的看法。认为在高三备考复习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要进行有兴趣的学习,教学结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吉巧玲 《科技资讯》2010,(17):191-191
倡导"行为引导型"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本文阐述了构建"行为引导性"式语文课课堂教学,教师要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以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作用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的设计,还要关注学生“学”的设计,特别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互作用。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积极地介入和引导,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能够为自己的部分学习行为或者全部学习行为负责;加强学习过程监控、完善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所以,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登上思想品德学习的舞台,才是传授给学生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每一位英语教师脚踏实地地去努力,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词汇,在指导阅读过程中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体会阅读的情趣,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的激情,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冯梅  白海连 《科技信息》2010,(30):I0308-I0308,I0310
自从2007年秋季开始,陕西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中,这意味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乃至教师的角色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要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要彻底地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师为本"的观念,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要从"教会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  相似文献   

14.
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超 《科技信息》2010,(4):381-381
本文介绍了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教师如何提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运用"囚徒窘境"博弈模型,对"学评教"机制下教师间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评教"改变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了师生关系;且在"学评教"机制影响下,NASH均衡说明多数教师的理性行为是互相妥协、迎合学生,教师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是一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6.
樊帮林 《科技信息》2012,(4):215-215
为了克服"满堂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用型"人才,探讨在《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通过对二十多年病理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认为目标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其关键是要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目标教学中作者常采用的"学导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预习、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和教学结果评价中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培养,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7.
陈平 《科技信息》2010,(33):247-247,228
教学是教学生学,“教”是为“学”服务,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首先要搞清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主要调查分析了四点:学数学的目的,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对待作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预习提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授课前能够独立学习,引发思考探索。让学生不但要去学,而且要会学。教师在设计提纲时,要运用阅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转化、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启发、诱导,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理解,而且在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等方面得到有益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阳继国 《科技信息》2011,(14):260-260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新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研究的方法,很多学生为了学好物理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对某些知识还是难以完全掌握,从而对物理学科有一种畏难情绪,认为物理是最难学的一门课程,从而形成"五不"的学习现象,分析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因为在学生接受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过程中,不但受到学生自身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非智力因素,即教师教学的影响,本文就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形成"五不"的原因谈谈笔者的看法,仅供同仁们在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健 《科技信息》2010,(6):301-301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现代教学已逐渐把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现代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