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进型OVSF码随机动态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下行链路随机动态码分配算法存在码阻塞概率大、进行最小代价分支搜索信令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动态码分配算法.该算法采用搜索最小代价函数值、以邻近原则进行码树蕈排、释放同级码字中具有最大代价函数值的码字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动态码分配算法码阻塞概率低于随机动态码分配算法的码阻塞概率.在业务量为16 Erl时,改进型动态码分配算法使系统码阻塞概率降低18.37%,同时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将Turbo码进行多级调制,然后进行多步译码.根据信息理论,将Turbo码设计出不同的码率,让低层码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而让高层码具有较高的传输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系统传输率;并对Turbo码多级调制的误码性能进行分析,得出误码率计算公式;还对Turbo码调制方案进行了仿真,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用于正交扩频码分配的码匹配机制,这种码匹配机制类似于已有的拥挤优先码分配机制.给用户分配码字时,码匹配机制只需比较待分配码的上层节点容量,不像拥挤优先机械机制中要比较所有上层节点的容量.因此码匹配机制在操作上比拥挤优先机制简单,相应的仿真时延平均减少了5%.仿真结果表明码匹配机制使得码阻塞概率减少了8%.也就是说,码匹配机制能够更为有效地使用WCDMA系统稀缺的无线带宽.  相似文献   

4.
在基于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联合多址系统中, 扩频码的分配应根据移动用户空间向量的正交性来进行.文中给出一扩频码的分配算法.应用该算法,相同的扩频码可分配给同一小区内不同SDMA信道的用户,进而提高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阵元不规则排列的N-层环形阵波束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规则阵元波束控制理论,在球坐标系下推导了波束控制码与最大波束指向的计算过程,并进行了坐标系的转换,建立了天线阵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码与径向码相结合的波束控制算法,设计了控制码分配准则,评估波束跃度与阵列入射波仰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分配控制码与均匀分配法相比,具有较低的最大波束指向误差与较低的最小波束跃度,可满足目标精密跟踪测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大距离分割(MDS)码的码重分布,得到了不完全译码器中发生译码错误和译码失败的概率.根据译码错误和译码失败对MDS码误比特率的影响,推导出精确的误比特率公式.利用该公式可计算出不同长度的MDS码在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信道中的误比特率.仿真结果表明,该公式比传统的误比特率上限公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Turbo码中交织器的倍距变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重2自结尾序列及重2组合自结尾序列的交织变换特性,并引入交织器的倍距变换概念.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出:s交织器中的s值对于重2自结尾序列产生的低码重分布的影响并不明显,生成多项式的周期对交织器的低倍距变换有着明显的影响.2重重2自结尾序列对低码重分布的低端没有重2自结尾序列的影响大,但随着码重的增加,码字数目的增加远大于重2自结尾序列产生的码字数目,因此,它对低码重分布的中段有着很大影响.这些结论有助于Turbo码中编码器的设计、交织器的设计以及码重分布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间切割方式对移动基站自适应阵列天线进行码资源分配,可以提高系统功率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空中信号的整体干扰,从而提高系统容量.介绍了移动基站自适应阵列天线区域覆盖原理和码资源常见分配算法:固定码资源分配算法和群组码资源分配算法,分析了两种码资源分配算法的基本思路和码分配策略.通过两种分配算法的通话阻塞率仿真比较分析可知,群组码资源分配算法所产生的通话阻塞率比固定码资源分配算法所产生的通话阻塞率要低.  相似文献   

9.
将Turbo码进行你级调制,然后进行多步译码。根据信息理论,将Turbo码设计出不同的码率,让低层码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而让高层码具有较高的传输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系统传输率,并对Turbo码多级调制的误码性能进行分析,得出误码率计算公式,还对Turbo码调制方案进行了仿真,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HSDPA系统中OVSF码资源分配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东弼  林君 《科技信息》2009,(35):64-65
无线资源分配方案对无线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HSDPA系统中静态码资源分配和动态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HSDPA系统中本小区及邻近小区用户等多用户并存环境下,有效地分配码资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图像压缩中一种改进的快速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基于平方欧几米德距离的剔除码字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码字搜索方式,以一维矢量替代码字搜索过程中的码书缓存空间,加快了搜索速度,减少了编码过程中的内存占有量。仿真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存储量不变,编码时间明显减少了,同时保持了与全搜索一致的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效可逆变长码的构造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逆变长码以其出色的抗误码扩散的能力而被近来的视频压缩标准 (H.2 6 3++和 MPEG- 4 )所采纳。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逆变长码的效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逆变长码的构造算法。该算法中使用二叉树结构进行码字的构造 ,并分析了二叉树中可逆变长码的构造条件。提出了一个代价函数 ,用它来决定各层中叶子节点的数量 ,并且在选择叶子节点的位置时 ,充分考虑到不同叶子结点位置的组合对于下层可用节点数目的影响。相对于现有的其它算法 ,这种算法能够构造出更为高效的可逆变长码 ,并且算法本身非常简单 ,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一种矢量量化的快速码字搜索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范数和方差相结合的码字快速搜索算法。该算法在搜索前预先计算码书中码字的范数和方差,并按范数的大小对码书中的码字进行排序;搜索时,利用有序的码书和有效的删除准则,大大减小了码字的搜索范围,从而降低了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14.
以平面上长2π—2的简单、封闭随机行走为编码,构造了n结点有序树的顺序生成和随机生成算法.并证明顺序生成或随机生成任意一棵n结点有序树均是O(n)-时间的。对于有序树的生成来说,简单、封闭的随机行走是最有效的编码.  相似文献   

15.
将矩阵的投影引入到矢量量化中, 达到了在搜索最佳匹配码字的过程中首先在降维空间中将一些侯选码字排除,其中利用了最佳匹配码字的和待编码的矢量的均值和方差与MSE 距离之间的关系不等式.[1]实际结果表明约 98%的侯选码字被排除,只有2%左右的码字需要直接计算其欧氏距离.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极化码译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极化码联合SC球形列表(joint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sphere list,JSCSL)译码算法.JSCSL译码算法结合了串行消除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和球形列表(list sphere decod...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变换的矢量量化快速码字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矢量量化过程中编码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快速码字搜索算法.该算法使用欧几里德距离的平方作为量化的失真测度,首先为输入矢量选择合理的初始匹配码字,然后利用多控制点的三角不等式和变换域中矢量的性质去排除不可能匹配的码字,最后通过搜索空间的逐次降低找到与输入矢量最匹配的码矢量.仿真结果表明:在需要很少预先计算量和额外存储量的条件下,文中算法的编码质量和全搜索算法相同,但是其计算量却极大地降低.  相似文献   

18.
图象压缩编码数据在进行传输时对信道的误码显得十分脆弱。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块变换和变长编码技术的压缩编码图象提高传输质量的误码控制信息恢复方法。其处理过程是:首先通过在编码码流中加入扩展同步码以将误码控制在一行之内,然后在解码端对发生差错的数据进行误码检测并采用差错信息恢复算法重建原始信息。该方法对编码器只需作很小的修改,所增加的信息冗余度很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后重建图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广播信道多用户调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反馈条件下的用户快速调度算法.算法中用户端将信道对应码字和可达传输速率估计值反馈给基站;基站预先将码字分组,调度时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将用户归入不同码字代表区域进行快速筛选;然后比较各码字组对应用户确定最优的用户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系统传输速率较高,能够实现多用户分级,并且算法复杂度较低,在实际系统中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0.
码本模型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提前进行离线训练构建码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码本模型的实时应用。为此,将人类三阶段记忆机制引入到码本建模过程,基于记忆机制进行在线码本建模。每个像素点的时序信息被抽象成码本中不同的码字,并通过在瞬时、短时和长时记忆空间模拟记忆、遗忘、回忆等认知行为,实时地对码字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算法不仅提高了模型的实时性而且对场景突变的适应能力也强于原始模型;同时,新算法在交通监测等现实应用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