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随着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升地震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在分析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省级和市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思路与建议,并设计出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结果】通过对建设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地震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搭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保障措施等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体系。【结论】该体系的应用能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及数据分析和决策水平,为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有关部门的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由于地质灾害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全部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1/4~1/5。环境破坏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一大原因。因此,减少或防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于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2):F0002-F0002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省属专业机构。主要任务是对我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考察、研究、预测、预报和防治,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承担着省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应急考察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任务。2005年,取得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3项国家甲级资质。该所现有高级技术人员14人(其中正高8人),博士4人,有9人入选省“333”、“555”创新人才工程,先后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4.
岩石工程施工中会遇到一定的地质灾害问题,严重的地质灾害会给岩石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文通过对岩石工程中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防治岩石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对策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扼要地阐述了我国地质灾害情况,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的建议,对我国提高防灾抗灾工作的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甘肃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防治进展情况,指出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技》2021,(1):150-152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频繁、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分布广、时段集中、损失严重等特点。近年来,受全球生态环境改变、极端天气、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更为频繁,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威胁和严重损失。地质灾害具体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因为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所以防范难度较大。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护与治理,必须综合采取防治措施,有效预警和规避各类地质灾害,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及可能遭受地质灾害进行评估,提出防治措施,为公路合理选址和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对用地的审批提供依据。本文以上武高速公路南阳至西坪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河流塌岸、地裂缝、路基坍塌等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地质灾害体的特征、稳定状态、易发程度和发展演化趋势等,结合拟建工程的特点,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论证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并对防治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实施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24日,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为常务理事单位。我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员王得楷研究员当选为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所长周自强研究员当选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副所长吴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冶铁矿独特的地质教学资源和大冶铁矿实践教学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土木工程地质实习从内容、安排和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教学方案的构想,探索了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西藏米林县县城工程地质情况,本文通过SH30-2型冲击钻机对现场地基土进行取芯钻探,在孔内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并利用SM植物胶护壁,采用XY-100型钻机回旋钻进,对现场探孔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深入分析勘探场地岩层特性,并基于现场试验,说明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对该县城拟建工程提供一定的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秦岭金矿田地处华北地台南缘,是我国第二大金矿集区,仅次于山东地区。经过20多年高强度开采,浅部含金矿脉将被采空,勘探工作逐步向中深部转化。小秦岭地区从北向南可划分为多个矿带,其中北中矿带研究尚少。小秦岭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太华群,具有较为频繁的岩浆活动现象,促使多条金矿脉产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石英脉型金矿床含义及分布的基础上,以小秦岭北中矿带为研究对象,对石英脉金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浅层地震等勘查手段查明了陕县刘家山滑坡的性质、规模、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削坡、挡渣墙、截水沟和覆土生物措施等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5.
频频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多发性在高山峡谷地区也为政府减灾防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无人直升机具有机动性强、获取数据快速、低空飞行的特点,加装航测系统的无人直升机,具有在地质灾害监测、应急、灾情评估等方面提供快速数据支持的极大优势。  相似文献   

16.
GPS技术是地质测绘中的重要技术,GPS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地质测绘的效率和准确度。基于此,本文探讨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技术流程,并以GPS-RTK技术为例,探究其在地质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评价某水库的工程地质条件,本文综合该水库现场踏勘、钻孔以及平硐等勘察资料及室内试验成果,对坝址区主要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论证及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库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两岸山体较宽厚,库岸稳定,河流河床及岸坡覆盖层不厚,岩体风化不深,弱风化下部岩体作为大坝基础持力层可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左右两岸T_1yn~1属弱岩溶地块,坝址区为强可溶岩,因此形成管道型及裂隙渗漏的可能性均较大,需要进行坝基和两岸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面对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因此,加强工程地质勘察越来越重要。水文地质勘察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加强水文地质勘察有利于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内容和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作用与意义,然后探讨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造成危害的因素,最后,提出应对因水文地质条件引发的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易滑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研究"项目经过多年的攻关,通过对甘肃省三类典型易滑地层的物质组成、物理、水理和力学性质研究,分析了黄土脆性破坏特征的峰-残强降比与含水量间存在三阶段变化趋势;建立了土体微结构定量化指标(孔隙形态分形维数)与土抗剪强度指标间的升维生成型分形模型;验证了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在描述炭质千枚岩类易滑地层大尺寸剪切本构关系方面的适用性;建立了炭质千枚岩类特殊易滑地层的指数动力本构模型。在炭质千枚岩、板岩类易滑地层工程地质性质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