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是为了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它不仅反映了我们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本思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在此情况下,教育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晓璐 《科技信息》2012,(31):263-264
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人学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中再一次以其核心地位突显出来,不仅表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更是人学思想新的升华,充分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上。这就是把人看作社会关系的总和,着重从社会关系中的最根本的关系即经济关系出发来研究人。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以人为本"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马克思实际上是把人放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中来考察,同时又把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提升到人的高度来认识。他提出这样一个重要命题:"人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和承担者。"这一命题蕴含着深刻的人学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能带来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巴黎公社作为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先驱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雏形,为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巴黎公社在艰苦斗争的两个多月中,展现出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一可贵思想对于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红英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56-57,131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它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辩正扬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毛泽东人民利益观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师德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理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代师德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分析了师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必须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教师的成长为出发点,优化制度环境,同时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观。  相似文献   

8.
9.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角落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从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主体、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中心点、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等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艾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境域中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马克思科学而丰富的"人学"思想;毛泽东完整而系统的"人民群众"思想;新时期邓小平的"人民"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为民"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11.
人本问题的提出和演化虽已经历二三千年,但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正确的人本观才出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亦即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主义,认为人本观研究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人是有着社会属性的。由人集结成的社会有合理改造自然和创造历史的巨大能力。无论是能力还是个性,人都应当得到全面发展,但人的发展又受社会的制约,因此全面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又由于人和社会互为因果,人和社会都应当共同努力,弥补当今社会不足之处,为构建和谐社会谱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平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平等观通过对抽象平等观和资产阶级平等原则的批判,对近代空想家和启蒙思想各种平等观念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所谓的平等权利和地位的研究,以及对以往一切平等观念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改造,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创造性地把平等理论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认识,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又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缺乏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是造成高校田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内在根源。应试教育是造成田径教学偏离以人为本的主要根源,以人为本是对过去应试教育的教学扬弃。为此,我们应坚持发挥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统领作用;在全面发挥田径运动两大功能中实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贯彻以人为本;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学界热议的理论问题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二者之间的肯定性或积极性关系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肯定性关系的讨论长期停留在语言和概念的表述性使用层面,模糊含混,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和逻辑分析。从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积极性关系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四种逻辑图式完备地表现出来。通过对这四种逻辑图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真实关系应当是一种交集关系,这一交集的重合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在最终目标上的一致性——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和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主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现的主线--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论述了其文化渊源、读者满意的宗旨和员工发展,认为以人为本是在党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实现资源协调发展、服务互动共进、管理科学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老舍《骆驼祥子》中的国民性批判内涵,只是作为一个隐性主题存在于文本之中,从根本上讲,还是一部社会人性批判小说。作品中融入的老舍的"本土化平民特质",体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文人道主义"关怀。文章通过"祥子"这一人物塑造的再解读,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老舍这种对普通人的理想、品格和尊严的高度尊重的创作态度,进而追溯了小说独特的非主流视角和平民化创作风格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论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批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形成过程的历时性考察,找到了他辩证批评理论发展变化的关节点,并对这一关节点进行适当理论解读,在此基础上讨论其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批评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在图书馆新的诠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就“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的具体实现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和“以馆领导为本”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论唐君毅的“人文”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却含混不清的模糊概念,在唐君毅的文化哲学体系中,人文概念处于核心地位。而结合人文概念在中西文化交流背景卞的发展,来理解唐君毅创造与贡献尚属罕见。在人文之两种内涵的继承与关系处理上,唐君毅先生的人文概念是汉语“人文”概念诠释和运用的一个典范和高峰,而唐君毅人文概念的道德价值主导倾向却限定了其再诠释的发展空间。这种限定并非是不可动摇的。灵活应用唐君毅道德本体的超越内涵,其人文概念中存在的可供再诠释的“未济”之门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