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将抗疟原虫基因移入媒介按蚊种群,可能会成为公共卫生工作者防治疟疾的工具。目前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尚难将这一设想转变为现实。科学家着重对确定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过程中的潜在弱点进行了研究。 通常认为在选择的作用下,疟原虫可以克服任何一种遗传建立的屏障进入按蚊体内。然而疟原虫适应的多面性是有限的。哺乳动物的疟原虫由按蚊传播,而鸟类疟原虫则由  相似文献   

2.
疟疾介绍     
 疟疾俗称“打摆子”、“寒热病”,是由按蚊传播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会引起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疟疾患者可引发脑、肝、肾等器官损伤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由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传播,全球97个国家受其影响,以非洲中西部地区最为严重。该公司境外受影响的项目主要分布在西非加纳、尼日利亚和东非乌干达,目前已出现数例重症疟疾和恶性疟疾死亡病例。由于疟原虫耐药性的存在,疟疾复发的现象越来越多,而复发或多次感染将对健康的影响更大,这些都对境外项目员工身心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4.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的大劣按蚊是新近从美国引进的食蟹猴疟原虫巴氏亚种的适宜媒介;该虫对大劣按蚊的最佳感染时机是在原虫血症高峰后的一段时间;实验结果说明按蚊的感染性与保存这种原虫的方法无关。提出以原虫血症高峰后的天数作为按蚊最佳感染时机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受疟原虫感染的实验猴肌注氯胺酮后供蚊吸血 ,氯胺酮是否会影响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方法 给已感染疟原虫的供血猴肌注氯胺酮之前及之后 ,各供大劣按蚊吸血一批 ,于吸血后第 9天 ,解剖蚊胃 ,第 12天解剖唾腺 ,观察卵囊和子孢子发育情况 ,共作了 5个不同剂量的重复实验。结果 各对照组和用药组之间 ,卵囊和子孢子感染阳性率无差别 ,均为 10 0 % ,卵囊感染密度和卵囊平均大小及子孢子平均感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1)。结论 给受疟原虫感染猴肌注氯胺酮后供蚊吸血 ,不影响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还能提高蚊媒吸血效果 ,缩短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缘起自有人类以来,疟疾就如影随形。四种能够感染人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上万年间,与人类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生存竞争,甚至人类的基因都为之变异。在西非和中非,人们演化出了Duffy血型,使得红细胞表面的Duffy抗原缺失,阻断了间日疟进入红细胞的通道。而针对危害性最大的恶性疟,非洲人还演化出了镰状细胞贫血,这是β珠蛋白基因单一碱基突变导致的性状,可将恶性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4,(11):64-64
正近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第340期)刊登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虫媒控制疟疾研究最新成果——《沃尔巴克氏体侵入斯氏按蚊种群中并诱导对疟原虫感染的抗性》(Wolbachia invade Anopheles stephensi Populations and Induces Refractoriness to Plasmodium Infection)。这项发明也许将为科学家和全球卫生机构解决世界上最主要的虫媒病——疟疾,提供一件利器。该研究由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虽然疟色素很早就为一些病理学家所报道(Meckel,1847,Virchow,1849,1858),疟原虫的发现主要应归功于Aphonse Laveran.他于1880年11月6日使用一台较原始的显微镜观察到“出丝”现象,于是认为疟疾是由一种产生色素的寄生原虫入侵红细胞而引起的(Laveran,1880).尽管它为另一法国自然历史学者Richard于1882年所证实,但Laveran的发现并未立即被当时有影响的意大利学术界所接受。可是不久,意大利人弥补了自己的过失,涌现出疟原虫形态学、疟疾病理学和临床特征及症状的许多专家.Golgi、Celli、Grassi和Feleti描述了人和鸟类的疟原虫.尤其Grassi被认为是伟大的形态学者.Celli成为“罗马热”(Roman Fever)的伟大史学家.Marchiafava、Bignami、Celli和Bastianelli相继对疟疾热作了明确的描述(Grassi  相似文献   

9.
磷酸萘酚喹是一种新结构的疟原虫裂殖体杀灭剂。适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疟疾,包括抗氯喹恶性疟。与国内外主要抗疟药氯喹、哌喹、咯萘啶、奎宁、氨酚喹、青蒿素、蒿甲醚、甲氟喹和本芴醇等对伯氏鼠疟原早K173及其抗氯喹株的疗效进行平行对比观察,该药的效分别是其他抗疟药的2—103和15—334倍;预防疟疾的作用比哌喹箍长1—2周。  相似文献   

10.
嗜人接蚊是我国南方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1980我们在崇安五夫和建阳周墩开展疟疾和马来丝虫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它的子孢子和感染蚴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4%和5.2%。为采取相应防制措施,降低该蚊种群密度,以期控制疟疾和马来丝虫病在我省的流行,我们从1980年开始,开展嗜人按蚊在省内的地理分布及其生态习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六十年代世界上发现第一例抗氯喹恶性疟虫株于哥伦比亚以后,陆续在东南亚各国,发现广泛的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株,我国地处于东南亚北部,解放前疟疾是广泛存在.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领导下,组织抗疟队伍,培养抗疟技术人员,对人民进行抗疟教育,在疟疾流行区积极进行抗疟措施.三十年来,大部地区,疟疾已基本消灭,目前的部分疟区,是在邻邦边境,及个别南方的岛屿.我国抗疟工作者,于一九七五年首次在南部两个县调查六十七个点,当时发现一例抗氯喹的恶性原虫株,是二度的抗药性(按国际卫生组织标准),从此引起注意本地抗药性问题.本文收集一部分材料报告,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祥蚊”是热带雨林区的特有蚊种,也就是通称的大劣按蚊 Anopheles(Cellia)dirus Peytonet Harrison,1979。“dirus”这个词是拉丁文,其含义是不吉祥,危险可怕。此蚊也确是热带地区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的传播媒介中重要的成员,广布于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在我国见于海南岛和云南的热带雨林地区。这种大劣按蚊是1979年才正式命名予以科学记述的,是白踝按蚊群(An.leucosphyrus group)中的新成员。以往曾将此种误认为是白踝按蚊,也曾一度将海南岛此蚊种订为巴拉巴按蚊(An.bal-  相似文献   

13.
从疟原虫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的疫苗成份和宿主的遗传基因限制性等方面,深入研究抗疟疾疫苗。作用于红细胞前期的疟疾疫苗主要是抑制疟疾的临床发作,控制疟疾的传播;作用于红细胞期的疟疾疫苗诱导宿主体液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抑制疟原虫侵入和感染红细胞,达到减少疟原虫虫荷,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用于疟原虫有性生殖时期,控制疟疾传播的疟疾疫苗,其在于控制一个地区疟原虫的感染率和疟疾发病率,但对已感染疟原虫个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意义不大。在设计疟疾疫苗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不同个体的遗传基因限制性问题。由于疟原虫生活史的复杂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疟原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成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Harrison,1980)过去称为巴拉巴按蚊(Ano-pheles balabacensis Balsas,1936),是我国海南岛及东南亚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由于它是一种野牺性的蚊种,常用杀虫剂滞留喷洒防制,效果很不理想。而人们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知之不多,种的分类还存在争议.Peyton and Harrison 认为大劣按蚊是属于白踝种团的一个新种.另一些学者如Kanda,P.等却认为它不是独立的一个种,仍叫它为巴拉巴按蚊。  相似文献   

15.
用大量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2.1×10~6)和猪尾猴疟虫子孢子(9.53×10~6)各经股静脉接种一猕猴。前者在接种子孢子后第7天,后者在第8天分别出现首次原虫血症。两猴皆用氯喹(10mg/kg)连续5天作胃管灌服,以清除血中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经氯喹治疗后出现3次复发,时间分别为子孢子接种后30,56和155天。每次复发均用上述剂量的氯喹作同样的治疗。在猪尾猴疟原虫则在第1次氯喹治疗后一直无复发出现。用间接荧光抗体染色(IFAT)和吉氏染色法在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后第7天和62天的猴肝切片中均找到典型的休眠体,而在感染猪尾猴疟原虫第8天的肝切片中,只查到发育成熟的裂殖体而无休眠体。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疟疾“复发”是“休眠体”经过一段时间蛰伏后发育成裂殖子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被公认的人体寄生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間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和卵形疟原虫(P. ovale),此外经报告尚未肯定者尚有P. falciparum quotidianum Claig, 1909; P. vivax var. minuta Emin, 1914; P. ienue Stephens, 1914; P. perniciosum Ziemann 1915; P. falciparum var. aethiopicum Raffaelo and Lega, 1937; P. wilsoni Roberts 1940; P. sp. James and Kauntze, 1930等。1961年我校生物系和卫生保健室共同检查疟疾患病者的血片,发现一部分的教工和同学的血液中有一种疟原虫,其形态颇特异,虽与间日疟原虫比較接近,但是有好些重要的特点和Roberts氏1940年所记载的威氏疟原虫(Plasmodium wilsoni)相同。威氏疟原  相似文献   

17.
按蚊属昆虫包括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具有特别的医学重要性。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和专著,订正了中国按蚊属名录,共2亚属62种。新的名录中增加了许氏按蚊(Anopheles(Anopheles)xui)和哈里森按蚊(Anopheles(Cellia)harrisoni)2种,删除了瓦容按蚊(Anopheles(Cellia)varuna),把阔麟按蚊(An.ramsayi)更名为伪詹氏按蚊(An.pseudojamesi);并暂保留存疑种斯氏按蚊(Anophele(Cellia)stephensi),确认库态按蚊复合体(Culicifacies Complex)在中国存在种A和种B。新的名录及其分布地的记载可以为蚊虫分类和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按蚊属昆虫包括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具有特别的医学重要性。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和专著,订正了中国按蚊属名录,共2亚属62种。新的名录中增加了许氏按蚊(Anopheles(Anopheles)xui)和哈里森按蚊(Anopheles(Cellia)harrisoni)2种,删除了瓦容按蚊(Anopheles(Cellia)varuna),把阔麟按蚊(An.ramsayi)更名为伪詹氏按蚊(An.pseudojamesi);并暂保留存疑种斯氏按蚊(Anopheles(Cellia)stephensi),确认库态按蚊复合体(Culicifacies Complex)在中国存在种A和种B。新的名录及其分布地的记载可以为蚊虫分类和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 疟疾俗称发疟子;也叫打摆子;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冬春季是根治疟疾的最好时机,在这个季节对有疟疾史者进行一、二次抗复发治疗,很有必要。1 疟疾复发的原因疟原虫在人体内寄生有两处,一处是血液中,另一处是肝脏里。血液中的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大量放出毒素,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典型疟疾症状;肝脏里的疟原虫,如果不经治疗,能长期存活,在身体抵抗能力低时,乘虚而入,进入血液里繁殖,造成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20.
由于疟原虫对传统抗疟疾药物出现耐药性问题,导致感染疟疾的人数居高不下,仅在2019年全球就有超过2亿人感染疟疾.疟原虫的耐药性问题给消除疟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促使新药的研发加快脚步,目前已有多项抗疟疾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从传统抗疟疾药物、利用不同方法筛选的抗疟疾新药以及新发现的抗疟疾药物靶点几个方面综述抗疟疾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