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狗变成宠物是从中国开始的.近来,有关狗的起源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 狗在形态上所呈现出的多样性,让人们普遍觉得各种类型的狗应具有不同的起源.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再没有比这种看法更加背离事实的了.看来,人们都被狗的外表所迷惑了.  相似文献   

2.
狗年说狗     
狗是人类忠诚的伙伴,似乎还没有其他动物可以取代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研究显示,世界上所有狗的99%的基因是相同的,剩下1%的差异形成了400多个狗的品种。仅从体形上看,难以相信藏獒和哈巴狗同属一个物种。有关研究人员认为狗的祖先可能最早出现在非洲和亚洲。养犬专家可能清楚某些品种的狗在过去几年或几十年内的繁育过程,但说到狗何时与狼分家、在何处被人类驯养,就没有人知道了。一百多年前,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曾悲观地认为,包括狗在内的许多家养动物的起源可能永远也弄不明白。芸芸众狗,和人一样,个性长相都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也…  相似文献   

3.
在古罗马,每年七月,当天狗星首次从晨曦中的地平线出现时,人们总要献上红毛的狗,作为他们的祭品。他们的诗人写道:“火星闪烁着温和的红光,而天狗星的红色却比它更强。”很多有名的古典作家都把天狗星的光芒描写成红色。甚至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古巴比伦人也用他们的楔形文字记录下这颗星的颜色是红色的。  相似文献   

4.
狗与人的情感最新的实验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驯养狗的历史始于狩猎时期,那时人类还住在山洞里,嘴里不时嘟噜着今天称之为语言的声音。由此看来,狗与人共同生活的历史比人们预想的要长得多。目前研究者正在试图揭示狗与人类的伙伴关系对于狗的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有一点是明确的,狗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家庭或其他的人类社会环境。因为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共同进化,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人和狗拥有某种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们的生活走得非常接近。并区,狗对人的情感和意识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学习并遵守人…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对开花植物(被子植物)惊人的增长速度和早期的多样性感到着迷。达尔文将被子植物看似爆发性的多样性描述为"讨厌的谜团",而关于促使被子植物物种形成的起源与过程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传统上,被子植物起源的年代测定是研究植物化石记录的古植物学家的特权,然而随着DNA测序技术愈加成熟,分子年代测定法开始走上舞台。许多被子植物化  相似文献   

6.
河南贾湖稻作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起源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始终是国际学术界长盛不衰的话题.关于主要栽培作物的起源,国际上对西亚小麦起源、美洲玉米起源的研究,均有权威性结论,但对于稻米的起源问题,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1970年代以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提出作物起源一元论,认为作物起源中心必然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在其影响下,国际学术界一直认为南亚是稻米起源的中心,中国稻米则是从印度传来.中国学者丁颖、周拾禄曾在1940年代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中国栽培稻起源于中国,但在当时被学术界冷落.1970年代初,在距今近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丰富的稻作遗存并开展了研究;而美国学者哈兰(J.R.Harlan)又提出作物分散起源论,认为作物起源的中心不一定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这些成果打破了陈腐的一元论,把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中国.  相似文献   

7.
狗的故事多     
今年是我国农历丙戌年,在“十二生肖”中戌年属狗,因此2006年是狗年,出生孩子的属相为狗。再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养狗玩狗的人也就愈来愈多。在这里,我想说说狗的故事。家犬的起源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说过“: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乃是对狗的驯养。”家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认为,一般家犬最早出现在15000年前的中石器时代。我国已发现的最早家犬化石,大约在7000年前,它是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据说,德国曾经发现过14000年前的狗化石,这说明原始人与觅食的史前犬类动物有过亲密…  相似文献   

8.
《自然杂志》2006,28(6):F0002-F0002
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该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将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恒星和星系的起源,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9.
徐娜 《科学之友》2006,(2):54-55
狗是人类忠诚的伙伴,似乎还没有其他动物可以取代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据研究,世界上狗的99%的基因是相同的,剩下1%的差异形成了300多个狗的品种。仅从体形上看,难以相信藏獒和哈巴狗同属一个物种“。芸芸众狗”,和人一样,个性长相都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也有格外“出众”的  相似文献   

10.
狗从哪里来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狗的品种是最多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狗都起源于大约1万年前的一个单一种类的狼群。人们自然要问:仅仅一个种群的狼,怎么会在相对来说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了如此多样的狗呢?  相似文献   

11.
长鼻狗可能具有天生的防止因吸入香烟烟雾而患肺癌的能力,这一结论是人们通过对狗及其他人类同伴的流行病学分析得出的。以往的不少研究曾证明,被动吸烟者也具有患致死性肺癌的高风险。新近美国流行病学家探索了暴  相似文献   

12.
狗的叫声也许听起来像是噪音,但其实它编译了复杂的信息。在2005年有科学家指出,仅通过狗的叫声便可分辨它是孤独的、高兴的或带有攻击性的。如今,他们又提出狗狗们可以判断它所听到的狗的叫声是来自伙伴还是陌生的狗,从而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个小组给宠物狗播放了狗叫声的录音来测试它们的反应,声音来自它们熟悉的和陌生的狗。  相似文献   

13.
大概人们都知道《圣经》中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上帝用泥土造人,取名亚当,并以亚当的肋骨造出其妻夏娃,同置于伊甸园中,由于他们的繁衍生息便出  相似文献   

14.
徐娜 《科学之友》2006,(3):54-55
狗是人类忠诚的伙伴,似乎还没有其他动物可以取代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据研究,世界上狗的99%的基因是相同的,剩下1%的差异形成了300多个狗的品种.仅从体形上看,难以相信藏獒和哈巴狗同属一个物种."芸芸众狗",和人一样,个性长相都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也有格外"出众"的,可爱的,丑陋的,大的,小的,各具千秋.  相似文献   

15.
看了这题目,也许你会怀疑我是否写错了,美国不是"人权至上"吗?在美国,有着许多爱狗人士。他们爱狗爱得如痴如醉,爱狗爱到让我们许多中国爱狗人士自叹弗如。的确,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最忠实的朋友。中国有句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只要你养了它,成了它的主人,它就会一辈子记得你。我们大家也都该听说过迷途的狗花了数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也都听说过狗为了救主人奋不顾身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6.
雪地奇犬     
颜丽 《科学之友》2002,(7):19-20
1911年11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4名考察队员,驾着由52只爱斯基摩狗拉的4副雪橇,向南极点进发。他们一路上遇到许多危险,狂暴的风雪,危险的冰裂缝,都不止一次险些使他们“全军覆没”。但是依靠爱斯基摩狗的帮助,阿蒙森和他的同伴只用了近两个月,于1911年12月14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征服了南极点。  相似文献   

17.
花的起源是植物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分子系统学、进化发育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不仅为花起源的研究带来了新思路,而且更新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基于这些领域的新进展,人们不仅纠正了前人在理论和模型中的错误、提出了可验证的新假说,而且揭示了花发育MADS-box基因的进化对花起源的贡献.然而,已有研究只能笼统地解释花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起源的,并不足以全面揭示花和花器官起源的根本机制.本文在总结与花和花器官起源相关理论和假说的基础上,介绍人们对花和花起源问题的新见解,探讨花起源机制的复杂性,指出花的起源和基本结构的建立涉及诸多"小"的关键性状的改变,认为只有对这些性状进化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揭示花起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狗跑到你跟前快速抖动它那湿漉漉的皮毛?现在请您看看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所观察的结果。狗和长毛的动物,都会通过某种比洗衣机甩干更美观和有效的方法将毛抖动干。实际上,这就是洗衣机制造商所搜寻的涡流效应。这种涡流效应,激励了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来调查研究所谓"湿狗抖动"的效应。其实并不只是对狗,这个研究小组还检验了15种动物,包括老  相似文献   

19.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狗也许可以感受人类的内心.当狗听到人类打哈欠的声音,也会跟着打哈欠,且如果打哈欠的声音来自主人,狗打哈欠的概率就会增加5倍. 不过,研究人员认为,狗可以轻易模仿人类行为,是否真的能了解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9只与主人生活至少6个月的狗进行了测试.他们录下主人打哈欠的声音,然后播放主人的哈欠声、另一女人的哈欠声及一个控制声给狗听.  相似文献   

20.
宇宙线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在1912年高空气球实验中发现的.此后,人们在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众多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中微子振荡的最早发现也来自太阳中微子和大气中微子实验.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最高能量的粒子也来自于宇宙线的观测.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是一个世纪科学问题,从中诞生了高能伽玛天文学、高能中微子天文学和极高能宇宙线天文学.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为数众多的电子加速源,但作为宇宙线成分中最为主要的核子,其起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精确测量宇宙线核子的成分和能谱,观测和研究高能伽玛射线、高能中微子及极高能宇宙线的产生地点和相关机制,有助于解决宇宙线的起源问题.此外,这些研究也是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研究宇宙演化和新物理学规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