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能不能成才,能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人才,更主要的取决于这所大学所蕴含的大学精神。综观世界著名的、具有久远历史传统的大学在坚守大学本质精神的基础上,无不具有自己独具一帜的大学精神。事实也证明,这样的精神构成也造就了一所所大学的坚持存在与发扬光大。因此本文提倡大学在坚持独立思索、向往学术自由、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未知的统一性精神的同时,更要追求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多样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决定着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是今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和趋势,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精髓和灵魂。创新决定现代大学的价值观,决定现代大学的发展、特色和贡献,是具有重要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崇尚创新,弘扬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建设一流大学和特色大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由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稳定而持久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是大学文化的集中表现。大学精神的本质可以概括为自由、独立、民主、科学等等,但是,其灵魂则在于自主创新。主要包括知识的自主创新、思想的自主创新、体制的自主创新和人格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然而,当前大学精神建设却存在着以局部建设为主、功利意识凸显、人文精神缺失等诸多缺陷,这就需要高校从自身的历史中发掘内涵,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强化教师和大学生的主体素质建设为依托来重建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承袭传统文化,又随着时代变迁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性,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迫近,及大学的惊人发展,大学要完成历史及国家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必须用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倡导民主的精神来弘扬和发挥大学的文化精神。作为“大学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顺应历史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观念和工作方法,使大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谋生也要谋道——论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育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培养有高尚人格和优雅气质,而且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尊重他人、明辨是非的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大学应该对人类理性精神的进步有所贡献。技术教育、职业训练不应该成为大学的主要工作,因此以职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大学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将人文关怀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发挥人文关怀上的范导性作用、学生研习人文经典以及学校创造浓郁人文色彩的校园文化,是大学落实人文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分类推进教育职员制度改革是当今大学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精神与职员制度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当今大学面临困境,主要是:受到政府行政干预,大学自治受到牵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大学学术自由弱化;"官本位"根深蒂固等。因此,大学人文精神受到极大挑战,需要重塑大学精神。而大学的人文精神、学术自由呼唤建构起科学的教育职员制度。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它具有体现人文关怀、追求科学自由、注重求实创新、彰显时代精神等特征。在市场经济下,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大学精神日益衰微。大学应从突出名师、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民主自由等方面塑造和培育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全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它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开放不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西游记》生长于独特的思想文化土壤,作品的整体文本结构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即人类审视自身本性的反思意识,个人成长历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努力寻求超越外在限制、克服自身弱点、追求无限自由的人生理想和浪漫精神。  相似文献   

12.
儒家德行观与民族精神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行观以儒学的“仁爱”为核心,是体现并贯穿在其义利观、和谐观、国家观、人本观诸方面的道德思想与实践。义利观是其基础,和谐观是精髓,国家观是归属,人本观是出发点,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这四方面不仅完整体现了儒家德行观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确立后,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冲击波使人们的行为、价值、人生观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要自我牺牲精神,并且需要深入理解自我牺牲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自我牺牲精神具有深刻内涵,它不排斥个人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如何更好地发挥自我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人类及其理性从孕育到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探索和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过程之中,不仅理性自身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类德性需求的发生和增长。理性和德性是人类个体成长与类成长的基本精神之维,这既是一种人性的事实,也是由此而产生的人性价值标准。求真、致善并实现理性与德性的和谐发展,应该成为我们每一生命个体以及整个人类精神成长与自我超越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传播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和建设新时期精神文明的直接参与者和传播者,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完成历史重任的质量。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扭转社会风气,促进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志愿精神与个人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关系,认为志愿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意义是通过促进个体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来体现的,从而也使得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了可持续的合理的人文支持和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史表明 ,并不是所有优秀的科学家 ,甚至包括最为杰出的科学家都能创立起自己的学派 ,这确实要取决于某些优异的个人品质。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 ,科学学派是具有一定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学术共同体 ,学派领袖在其中担负的角色必然有其相应能力上的要求。对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水平 ,有助于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李皓诗歌的文本细读,阐述了李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关注乡土与都市的现实世界,感时忧国,多角度、多侧面地书写生活,同时又拥有纯正的个人情怀的表达,对自我的言说、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建构了属于诗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之维。  相似文献   

19.
郭爱民  丁海芹 《河南科学》2010,28(7):888-892
以企业家精神代表创新和创业精神,用1996—2008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河南省和全国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动态趋势,得出创新、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河南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全国其他省分的企业家表现基本相同.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河南发展企业家精神提供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翻译家朱生豪在抗日战争期间将《哈姆莱特》译人中国。从该剧本诞生的社会语境、译人中国的时代语境和译者个人的翻译目的乃至译本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综合来看,《哈姆莱特》译本在中国抗战的大环境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