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古里雅冰芯中NO^-3浓度可以揭示太阳活动变化的事实,研究了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的Maunder极小期(1645~1715年)的太阳活动状况,结果不仅证实这一时期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存在,而且也证实这一时期内太阳活动周期是正常的,即存在11a左右的黑子周期。研究还发现,太阳活动可能存在36a左右的周期,这一结果对于日地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表层的各种活动变化的总称。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地球物理现象及人类活动,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 现在,表示太阳活动性强弱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太阳黑子相对数(简称黑子数)。黑子数多时表明太阳活动强,黑子数少时表明太阳活动弱。依据实测,每天有一个黑子数,但它变化较大。通常用一年内每天的值取平均,得一个年均值。 从长期的黑子数年均值的分析,得知太阳活动有11年左右的基本周期,此外还有22年磁周期,80-90年的世纪周期。依据极光等资料,还发现太阳有400多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三千年来火灾群发期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三年十年来火灾群发期主要出现在中国周代(600~49aB.C)、西汉(60~0aB.C)、东汉(100~200aA.D)、南北朝(480~570a.A.D)、唐代(700~850aA.D)、南宋(1120~1240aA.D)、明代(1500~1600aA.D)及清代(1660~1760aA.D)八个时期.灾害事件时间序列谱分析得出火灾的周期序列为517,173.29,90.63.32.23.16.11年。火灾群发期与太阳活动及中国典型地区环境变化对比分析得出,近两千年来的火灾群发期出现在太阳活动的异常时期及中国温度变化的寒冷期.  相似文献   

4.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自转长周期变化的新证据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1818-1999年期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月平滑值资料和小波分析方法,发现太阳活动的Schwabe周期的长期波动与日长变化的低频分量有强相关性。比较近百年(1892-1997年)的日长变化数据表明,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日长变化滞后太阳活动的5a,把日长变化数据再向后延伸到1818斫,两者的相关关系虽然降低到0.4附近,但仍然超过95%的置信度水平。是太阳活动可能影响地球自转长周期变化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5.
佘承莉  万卫星  徐桂荣 《科学通报》2007,52(24):2876-2881
利用120°E子午线上的GPS TEC数据, 计算了1996~2004年间的等效电离层全球电子总含量(GEC). 应用偏相关方法分析了GEC与太阳活动指数F10.7, 以年为基频的季节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GEC与F10.7, 年变化和半年变化因子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据此, 构建了一个由太阳活动指数和季节因子共同驱动的GEC经验模式, 并考察了太阳活动指数的修正对建模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GEC的变化主要由太阳活动周变化, 年变化和半年变化3种分量构成, 其中太阳活动周变化由太阳活动指数控制, 其变化幅度最大; 年变化与半年变化的幅度也受太阳活动指数调制, 半年变化的幅度略大于年变化幅度. 此外, 经过对比分析, 文中构建的GEC经验模型优于Afraimovich等人提出的GEC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太阳活动通常是指发生在太阳上的黑子、耀斑、日珥及日冕等现象形成的全部物理变化的总和,通常在天文学中,把太阳黑子相对数作为衡量太阳活动的“指示器”:黑子相对数多,表示太阳活动程度强;黑子相对数少,表示太阳活动程度弱。根据太阳黑子相对数的谱分析,太阳活动除11年周期和22年磁周外,还有5~7年的半周期,80~90年的世纪周期,以及更长的时间周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北京天文台米波综合孔射电望远镜(MSRT)新发展的工作模式:太阳一维日像仪和行星际闪烁(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IPS)望远镜,简述了两种新工艺模式的科学目标、硬软件配置及系统功能,并给出了观测太阳米波爆发和IPS的实例。实测结果表明:这两种新工作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太阳活动空间及时间演化的信息,而且可追踪监测太阳活动引起的行星际等离子体激波的传播、空间分布及电离层不稳定性等,两者构成了填补部分前沿空白的新设施。  相似文献   

8.
太阳爆发对产妇分娩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0年前后,太阳活动将进入第23周高峰年.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宇宙环境的突然改变,将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自2O世纪20年代以来,关于“太阳-生物圈”问题的大量研究已表明,人体的许多生理指标都受到太阳活动的调制.本文从优生角度回顾、调查并分析了在第22太阳活动周期间,太阳耀斑爆发(简称太阳爆发)对产妇分娩的影响,发现  相似文献   

9.
高朋鑫  李可军  李启秀 《科学通报》2007,52(15):1725-1727
利用Carte Synoptique solar filament archive的暗条观测资料研究了高纬度太阳活动的纬度漂移. 定量分析了高纬度活动的两种漂移: 已知的太阳活动从中纬度(40°)向太阳两极的纬度漂移, 以及新发现的从太阳两极向太阳中纬度的纬度漂移. 在一个太阳活动周内从中纬度向太阳两极的纬度漂移的时间(约4.4 a)比从太阳两极向太阳中纬度的纬度漂移的时间(约6.6 a)要短约2.2 a, 这两种漂移的转换发生在太阳活动的极大期. 将来, 太阳活动发电机理论要考虑这种从太阳两极向太阳中纬度的纬度漂移. 太阳活动延伸周是从太阳两极向太阳赤道的连续纬度漂移活动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向太阳奔去。“夸父一号”重约859千克,运行于720千米高的晨昏太阳同步轨道上。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卫星可以长时间连续地对太阳进行观测,能最大限度地为科学载荷提供良好的观测环境。“夸父一号”的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它们是构成太阳活动的关键要素。那么,“一磁两暴”是怎么回事?太阳活动又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相似文献   

11.
黄寅亮 《科学通报》1984,29(22):1380-1380
一、引言 近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太阳活动影响对流层天气和大气环流的最可能途径是通过电过程。这是因为它避开了“能量困难”。太阳活动影响大气电场问题,许多人作过统计相关分析;用气球测量了南极地区上空耀斑前后的电流密度变化;也做了全球电状态的数值模拟。有关太阳活动与天气间的相关分析也得到了不少有益的结果。目前,大多数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幅度及时间的一种预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韩延本 《科学通报》2000,45(4):356-360
介绍了一种预测估计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的幅度及出现时间的方法.回归分析太阳活动周初期月黑子数的变化率与周峰值及上升段时间长度的关系,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变化率较大的活动周的峰值一般较大,而上升段的时间又往往较短.分析了第23周初期约2 a间实测的黑子数,并依其变化率对该周作了预测估计.认为其黑子数月平滑值的峰值将可能是139.2±18.8,上升段的时间长度约为(3.31± 0.42) a,即峰值将可能出现在 2000年春季前后,月均值的峰值将可能接近170.1±22.9,上升段时间约为(3.42±0.56)a,即该峰值出现时间略晚于月平滑值的峰值出现时间.  相似文献   

13.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是指太阳表层的各种活动变化的总称。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地球物理现象及人类活动,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太阳黑子时多时少,表示太阳活动变化。又由于太阳黑子跟太阳表面的其他活动现象(如耀斑爆发,日冕物质抛射)密切相关,因此人们用太阳黑子相对数(简称黑子数)来代表太阳活动的强弱。黑子数多时,表明太阳  相似文献   

14.
谢懿 《世界科学》2009,(8):9-10
太阳活动是否进入休眠期 自1843年德国天文学家萨缪尔·H·施瓦布(Samuel H.Schwabe)首次发现太阳黑子具有大约11年的循环出没周期以来.科学家已经非常细致地监测了太阳的活动。在最近的这一阶段,太阳似乎在去年秋季已进入它最平静、黑子最少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赵新华  冯学尚 《科学通报》2014,(14):1284-1292
基于太阳黑子历史数据、太阳总辐照(TSI)重构数据和实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数据(全球、陆地、海洋),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表温度变化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及相关性.主要结果有:(1)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太阳活动(包括黑子和太阳总辐照)存在4个置信度高于95%(白噪声)的主周期变化,分别为11 a周期、50 a周期、世纪周期和双世纪周期,全球温度存在64.3 a的主周期变化,接近太阳活动的50 a周期;(2)太阳活动与全球温度变化具有22,50 a的显著共振周期;(3)太阳活动与地表温度长期变化的相关性高于其短期变化的相关性,以黑子为例,它与地表温度年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31~0.35,11 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58~0.70,22 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64~0.78,太阳总辐照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高于黑子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4)太阳活动在近100年里有明显增强,它与全球温度(包括陆地、海洋)近100年的升温是一致的,太阳活动与海洋温度的相关性略高于太阳活动与陆地温度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在百年时间尺度上对于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肖子牛 《自然杂志》2021,43(6):408-419
太阳辐射是地球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气候形成和演变的根本驱动力。在千年以上的长时间尺度上,达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变化与地球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但在百年和百年以下的时间尺度上,人们尚不清楚太阳活动对气候是否有明显的影响。太阳活动可能通过多种路径影响地球气候,过程极为复杂。气候系统对太阳外强迫的响应又具有非线性特征,造成了太阳活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梳理和归纳总结了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的最近研究工作,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讨论了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气候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可能途径,以及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变化响应的敏感地区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表层的各种活动变化的总称.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地球物理现象及人类活动,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太阳活动长期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元章 《科学通报》1977,22(2):59-59
对未来几年的太阳活动年平均水平(以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表示)和未来几十年太阳活动的一般趋势进行长期预报,有着明显的实际意义。宇航研究部门往往需要太阳质子事件年平均水平的预报,而质子事件出现的频数与黑子相对数曲线有着大体平行的关系。对近地卫星寿命的估计,也需要太阳活动的长期预报资料。太阳活动长期预报对无线电通讯条件以  相似文献   

19.
不久的将来气候会变冷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武  闻新宇  黄建斌 《科学通报》2010,55(30):2980-2985
对未来全球气候是否会变冷的研究做了评估. 指出: (1) 目前太阳活动明显减弱, 已经或即将回到20世纪初的较低水平. (2) 目前的太阳活动极大期已经持续了8个太阳活动11 a周期, 并可能于未来1~2个11 a周期内结束. (3) 未来100~200 a内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太阳活动极小期. (4) 2013年前后, 太阳活动11 a周期的峰值年(M年)的太阳黑子数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应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盛冰期太阳活动在南京石笋年层序列中的印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南京葫芦洞一支石笋高精度230Th年龄及纹层计数, 确定该石笋在24~21 kaBP期间发育连续3000年左右的年层序列. 石笋年纹层厚度与光面灰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 0.55), 支持纹层厚度反映夏季风降水效应的观点. 年纹层厚度与反映太阳活动的冰芯10Be记录在百年-千年尺度上的一致性, 说明全球冰量最大背景下东亚夏季风气候的高频变化仍受太阳活动驱动. 年层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十年-百年尺度的季风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