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铋膜电极代替汞膜电极,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发中锌含量,可避免汞对环境污染和对人的危害.实验考察了支持电解质中铋离子浓度、溶液pH值及部分干扰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依据实验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证明,采用铋膜电极伏安曲线峰形好、灵敏度高、峰电流值大,线性方程为I=6.682 7c 0.011 8,相关系数R为0.998 6,检测限可达1.0×10.mol/L,线性范围0.5×10-6~2.5×10-4mol/L,相对标准误差RSD为3.14%,回收率为92.8%~102.3%,可以用铋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固体膜常用硫化铜为电活性物贸。我们合成铜的硒化物或碲化物,分别制备了性能较好的固体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与用硫化铜为电活性物质制备的电极相比,能斯特响应的浓度范围宽,其斜率接近理论值,响应时间、选择性以及电极的寿命等性能都较为优越。该电极正试用于污染土壤或石油化工催化剂等样品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常压低温条件下在NH3-(NH4)2 SO4体系中使用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对硫氧混合铅锌矿中的锌进行浸出实验,系统研究了搅拌速度、浸出剂浓度、氧化剂浓度与温度对于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93.2%,且浸出过程中几乎没有其他离子进入溶液,实现了锌的选择性高效浸出,从而简化了后续的浸出液净化与材料制备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硫氧混合铅锌矿中锌的氧化氨浸过程遵循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的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7.89 kJ·mol-1.  相似文献   

4.
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硒(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银基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硒(Ⅳ)在0.10moL/L HClO4与1mg/L Cu(Ⅱ)离子的电解液中,以硫氰酸根离子为增敏剂的阴极溶出行为,硒浓度在5~30μg/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研究了铁(Ⅲ)、铅(Ⅱ)、锌(Ⅱ)、镉(Ⅱ)、硫(Ⅱ)碲(Ⅳ)等离子对测定硒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L-半胱氨酸和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席夫碱(Schiff-base),用红外光谱对席夫碱进行了表征.将金电极置于席夫碱和铜离子的乙醇水溶液中,用自组装方法在金电极上制备了铜离子席夫碱印迹膜,该印迹膜是一种新型的铜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印迹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用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铜离子在该电极上的响应,实验表明铜离子在3×10-6~5×10-5 mol·L-1浓度区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7 2,检出限为1×10-7 mol·L-1.该印迹电极可用于铜离子的电化学测定.  相似文献   

6.
水系锌电池(ZBs)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能装置。然而,在放电和充电的过程中,负极上的异常生长的锌枝晶导致其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和低库伦效率低。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富含氮和碳的氨基多糖。当高温烧结时,形成的碳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石墨化程度,碳膜可以增强锌离子均匀沉积的性能。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烧结制备了一种碳膜,并将其作为水系锌电池电极的保护层材料。结果表明,当采用800°C的烧结温度时,样品可以保持更光滑的表面,组装的电池在0.2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以循环使用达到700 h左右,远大于没有碳膜保护层的同类电池。  相似文献   

7.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采用电位法测量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跃程度。离子选择性电极就总体而言是一种膜电极,膜电极拥有一层敏感膜,但它们的种类却不尽相同,离子浓度的测量主要利用了膜电位原理,该过程遵循能斯特公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空气扩散电极的结构对扣式锌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辊压法制作了单层膜、三层膜和两种不同结构的双层膜分别作为扣式锌空气电池的空气电极;测试了空气电极的透气性、极化曲线;并测试了用各种膜电极制作的扣式锌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层膜空气电极的透气性能最好,在相同的极化电位下的极化电流密度最大;三层膜空气电极防漏液性能相对最好;催化层与透气层直接接触的双层膜电极由于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放电电流密度较高、防漏性能好并延长了电极使用寿命,因而由其装配所得的扣式锌空气电池具有最长的放电时间和最高的平均工作电压.  相似文献   

9.
基于煤基炭膜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控膜分离系统,在煤基炭膜电极上采用电控离子交换(ESIX)技术,使铅离子进行周期性的吸/脱附过程,并结合液路系统实现废液中低浓度铅离子的连续分离。实验中分别考察了膜电极施加电位、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再生液pH值对炭膜铅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而评价膜电极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膜电极施加电位时,铅离子的吸、脱附效率与未施加电位时相比分别提高了2.2倍和2.3倍;随着膜电极吸附/脱附时所加电位分别增大至-0.5 V和1.1 V,铅离子的吸、脱附效率不断增大,且施加电位时,经炭膜处理后的溶液中铅离子质量浓度为0 mg/L,去除率为100%;随着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铅离子的吸附量不断增加;由再生实验可得,再生液pH=3时脱附效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首次在金电极制成一种新的类普旬士-亚换氰化锌膜,研究发现,膜的民不仅与新生成的Fe(CN)^4-6和Zn(Ⅱ)有关,同时也受溶液中共存的其它离子的品种和浓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制作了以氟脲嘧啶离子与汞离子的配位化合物 (配合比为 1 :1 )为电活性物质的氟脲嘧啶PVC涂丝膜电极 .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氟脲嘧啶得到了良好的电极响应曲线 ,线性范围为 2个数量级 ,检测下限为 1 0 -3 mol/L ;在pH7.6~ 9.0的范围内H 对电极响应无干扰 ,十多种常见无机离子与一些嘧啶类离子对电极基本无干扰 .这一电极稳定性较好 ,寿命至少为 1 0 0天 .用其测定商业药品时 ,获得的结果与标准值基本相符 .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稀土掺杂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电极,在氯化钾溶液中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由所得到的循环伏安图讨论了类普鲁士蓝修饰膜的氧化还原过程.同时在该电极上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奶制品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锌的灵敏度较高,该修饰电极上锌的阳极峰电流重现性较好,建立了一种测定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ClO_4~-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国外已有不少报导,并有商品电极出售,但其中应用碱性染料仅见亮绿和亚甲兰。本文研究了结晶紫——ClO_4~-缔合物氯苯体系的PVC液态膜ClO_4~-离子选择电极的制作技术、性能以及三种体系的电位滴定曲线。此电极结构简单,一般实验室易于自  相似文献   

14.
以合成的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3-丙二醇酯为载体,采用双层膜电位法直接测定了溶剂聚合物膜中载体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生成常数.制备并考察了以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3-丙二醇酯为载体的银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选择电极对银离子有良好的响应性能和高选择性,在10-3~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响应斜率为56.0 mV/paAg+,检测下限为3.7×10-7mol/L,碱金属、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不干扰银的测定.该电极可作为测定维生素B1药片中维生素B1含量的电位滴定指示电极和水样中银离子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5.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低、理论能量密度高和本征安全等,在储能电站、柔性可穿戴电池等领域极具发展潜质.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实现锌离子电池相关材料在纳微米尺度上的掺杂、复合和结构设计,实现其在宏观性能上提高,抑制/减缓锌离子电池中枝晶生长、结构坍塌和析氢/氧等问题.因此,静电纺丝纤维基材料具有组分可调控性广、柔性自支撑能力强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好等特点,使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根据静电纺丝技术特点和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储能特性,总结分析了静电纺丝纤维基材料在电极活性材料和电极隔膜中的研究进展,并对静电纺丝技术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硫属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各种制备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其中陶瓷薄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和膜的机械强度好等优点,很受人们的重视。国外制备该电极薄膜的方法手续欠简化,而国内曾用短铜丝与硫在高温下直接作用生成复盖硫化亚铜层,方法虽简便,但灵敏度较差,仅在10~(-1)~10~(-4.5)MCu(Ⅱ)成线性,且其成型不易一致。本文提出了一既简单又灵敏的制备方法,获得10~(-1)~5×10~(-7)M的线性范围,电极电位响应时间短。本文还对硫、硒和碲与铜银合金所成的薄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改进了Smith等的络合抗氧缓冲剂,用还原法研究了消除银离子的干扰方法,并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铜的测定,不须分离和富集手续,测定方法简便、灵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以多排石墨芯(MRGC)为基体材料, 采用阴极沉积法制备了具有电化学控制离子分离(ECIS)性能的电活性NiHCF膜电极.采用SEM和XPS分析考察了NiHCF薄膜的形貌与组成;在1 mol/L的NaNO3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可逆地置入与释放Na+, 考察NiHCF膜电极的离子交换容量、再生性能;在1 mol/L(NaNO3+CsNO3)混合溶液中比较不同混合浓度下膜电极的伏安特性曲线, 分析了膜电极对Cs+/Na+的选择性.同时采用离子色谱测定了氧化态NiHCF膜电极在初始[Cs+]为10 mg/L模拟液中进行ECIS过程的Cs+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MRGC基体NiHCF膜电极离子交换容量大、再生能力好, 对Cs+有较强的选择性, 可用于Cs+的电控离子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文用醋酸纤维素膜为固体支撑体,研究了镉离子在三辛胺-仲辛醇-二甲苯组合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考察了料液相和膜相搅拌速率、料液相H+和Cl-浓度、载体浓度、膜溶剂对镉离子迁移的影响,选择了迁移的最佳条件.迁移10 h后,含100 mg/L镉离子料液迁移率达98.5%,回收率达96.5%.当三辛胺浓度发生变化时,对镉离子传输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镉离子传输的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验证.料液中氯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动力学方程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19.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药片中的奈福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种以奈福泮与苦酮酸形成的缔合物为电活性物的新型PVC膜奈福泮离子选择电极 ,电极的Nernst响应范围为 5 .0× 10 - 2 ~ 5 .0× 10 - 4 mol L ;斜率为 5 6mV pC ;检测限为 7.9× 10 - 5mol L .已将该电极应用于盐酸奈福泮药片中测定奈福泮的含量 ,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符 .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5种新型酰胺型三脚架有机化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的响应行为。比较了,这5种三脚架化合物的结构对电极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较大萘环的配体适于作为离子选择电极的载体,所制电极可作为Li^ 或Ca^2 选择性电极,当电极膜中增塑剂的极性较大时,有利于电极对二价离子的响应,若配体中基团的体积较大时,则不利于配体对金属阳离子的络合及所形成络合物在膜相中的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