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抽油机应用于低产油井时体积大、重量大、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产油井抽油机,实现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能耗低。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该机型的运动和动力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机型减速器输出轴净扭矩和电动机有效输出功率波动较小,全周期做正功,提高了电动机瞬时利用率和系统效率,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高尚堡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低产低效井不断增多,而油田新增储量越来越少,老区油层后备接替层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油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对低产低效井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低产油井间开模式定量优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低产油井实行间开生产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合理确立油井间开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油井静液面恢复快慢程度与其产能的密切关系,引入油层折算压力,初步确立该油井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考虑液面恢复过程中液柱自重抑制了地层的供液能力,建立了井筒液柱高度恢复随时间变化的模型,拟合出实际液面恢复高度随时间变化方程,从而优化了工作制度.应用于现场一口生产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洋油田受空间环境等限制,油井几乎全为大斜度定向井或者水平井,且平台空间狭小,无法安装地面体积较大的人工举升设备。作为主力采油手段的电潜离心泵在小排量、稠油、出砂等油井中损坏比例较高,而杆驱螺杆泵在这种井中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技术改进后的杆驱螺杆泵在NB35—281井成功应用,已连续运转超过1000d。对此进行相应的技术应用总结。  相似文献   

5.
油田用抽油机常见故障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荣  董吉新 《科技资讯》2010,(24):116-116
根据辽河油田抽油机使用情况,全面分析了抽油机的常见故障、科学选型配套,可为油田更好地应用抽油机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油田为例,从地面和井下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系统效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确定抽油机井合理流压是采油工程与油藏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建立了以系统效率最高为评价指标的抽油机井合理流压仿真方法,具体包括:基于抽油机井井筒油气水多相稳定流动的泵排出口压力与油井产液量的耦合仿真模型;有效功率的仿真计算方法;基于抽油杆柱轴向振动与悬点示功图仿真的电动机输入功率仿真模型;系统效率与流压、油藏参数、抽汲参数之间函数关系的仿真模型;给定流压条件下系统效率极值的仿真模型;系统效率极值随流压的变化规律以及合理流压的确定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流压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有显著影响,优化流压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效率;含水率、气油比与饱和压力等油藏参数是影响合理流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抽油机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从油井间开机理分析入手,在确保油井不减产的前提下,摸索油井间开规律,经过现场与理论论证,准确确定了不同产量油井间开周期,解决了低产低效井能耗高、泵效低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抽油机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从油井间开机理分析入手,在确保油井不减产的前提下,摸索油井间开规律,经过现场与理论论证,准确确定了不同产量油井间开周期,解决了低产低效井能耗高、泵效低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10.
勘探了40余年的义和庄凸起,2001年通过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三维地震勘探等先进的理论与技术,精细描述出馆下段各砂组超覆线的准确位置,在开展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系列有利含油圈闭,2年共部署探井18口,探明含油面积21.9Km2,石油地质储量2654×104t,实现了老区勘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的运行效率普遍下降,系统能耗升高,因此建立集输系统能耗分析模型并对其能耗分布和能损分布进行研究是很必要的。针对江苏油田瓦6接转站集输系统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对其能耗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加热炉总热负荷主要分布在650~900 k W之间,且随着季节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夏季相对较低,冬季相对较高,加热炉月日平均效率夏季一般较高,为75%~78%,冬季较低些,为55%~60%;加热炉火用效率偏低,经分析主要是由于供给燃料量过高、加热炉出口水温过高等原因造成的。并且对影响能耗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减小燃油量或在较高负荷下运行可以提高加热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