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来水厂的出厂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指标,但是到用户后的水质变差,甚至变成被污染的水,究其原因,合格的自来水在从水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被二次污染,本文探讨给水系统各环节二次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来水厂的出厂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指标,但是到用户后的水质变差,甚至变成被污染的水,究其原因,合格的自来水在从水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被二次污染,本文探讨给水系统各环节二次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常英 《科技资讯》2006,(22):192-192
二次污染是指自来水在从水厂经供水系统输送至建筑物室内用水点的过程中受到污染而导致的水质下降,随着人们对水质的要求的日渐提高,二次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自来水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饮用水对健康的影响,对自来水中的"红水"、"黑水"这一现象反映日益强烈,这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中提出,将提高自来水的水质作为今后的目标之一.在水厂处理后的自来水都能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然而对用户的自来水进行长期监测,其余氯、混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四项常规指标和综合合格率均有较大的下降.故水质在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水质二次污染和对其防范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输送到用户后,经常会受到二次污染.文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造成水网二次污染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改善管网水质的多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早苗 《小学科技》2009,(12):21-22
在中国,人们习惯把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称为“自来水”,但是欧洲人却将其叫做“给水”,而日市人则称之为“上水”。不同地区对自来水的称呼告诉我们.自来水其实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神奇,它是不能“自来”的。那么,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捷的自来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API细菌鉴定和PCR/RFLP菌种分析,检测自来水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硝化细菌的分布和消长情况,评估出特有的水质NO2^--N生物模式,连续动态分析自来水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NO2^--N生物模式的变化,培养出特有的硝化细菌优势菌群,结果初步确定来硝化硝化生物氧化的最佳理化平衡条件,从而探索去除NO2^--N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肃 《广东科技》2005,(7):51-52
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都是采用“一管到底”的统一给水模式,居民的一切日常用水均使用自来水,不利于保护日益匮乏的水资源和能源节约。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水体污染也日趋严重,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彻底去除新的污染物,自来水的卫生安全受到严峻考验:自来水的二次污染日益严重,致使部分居民的用水达不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业和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单一的自来水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赵云梅 《科技资讯》2010,(1):127-127
给水管道因内部腐蚀而产生的锈垢对供水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增大了供水成本。从给水管网腐蚀机理出发,给出几种防治措施,即:建立监测系统,采用非金属管材,阴极保护,提高出厂水质,管道涂衬等,具有显著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网安全供水需要同时满足用户在水质、水量覆水压三方面的要求.符合水质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输送给用户后.水质常常会发生二次污染.本文从管网管材、管网水自身物化反应、管网附属设施、盲肠段、二次供水设施、管道施工等方面分析了造成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善管网水质的多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源水与自来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采用健康影响指数评价法,确定了某源水与自来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分析中还发现,凡源水中出现的有机物,出厂水中几乎仍然存在,水厂出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均多于源水的。某些有机物在源水中并不存在,而出厂水中可以检出。如B水厂平水期检测25项,其中6项有机污染物在源水中未检出,而在出水中检出,出水中另有6项有机污染物比源水的高。  相似文献   

12.
生物可降解性有机碳(BDOC)为给水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细菌生长必须靠这些营养基质的支持,所以通过减少水中BDOC的质量浓度来控制异养细菌生长,能取得决定性的效果.本文主要对东北某市出厂水中的BDOC阈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出厂水BDOC对给水系统中细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向水厂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给水管道在供水过程中通常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管道腐蚀现象。腐蚀不但会造成管道阻力增大、增加能耗、减少管道使用寿命,引起水质二次污染等问题,同时腐蚀严重时会造成管道泄漏,引发重大事故。因此从给水管网产生腐蚀的机理出发,简要介绍了几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表水中农药兽药复合污染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民众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而现行自来水处理工艺对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削减效率,则是新的研究热点.以280种农药和100种兽药为目标物,应用本课题组建立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分析了2015年12月采自某市两个自来水厂的源水、沉后水、滤后水及消毒后出厂水中的目标污染物,分析了检出和削减情况.结果发现:水样中检出总计28种农药和8种兽药;源水和消毒后出厂水中,单一农药的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212~87.85 ng/L和ND(未检出)~43.27 ng/L,单一兽药的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4.742~54.16 ng/L和ND~40.66 ng/L.经传统自来水工艺各环节处理后,部分农药兽药的质量浓度并非逐级递减;在过滤和消毒环节存在质量浓度回升的现象,可见传统自来水处理工艺无法彻底消除农药兽药.  相似文献   

15.
经常使用自来水的人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拧开自来水龙头后,随着喷涌而出的自来水会有一股氯气味弥漫开来。这不但使用水的人心有余悸,还因此浪费掉不少珍贵的水资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来水厂在进行饮用水消毒时,对消毒后可能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的祛除稳定性不够,测定方法落后导致了测定精度不稳定,进而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6.
经水厂一次处理后的自来水虽达到生活用水要求,但因自来水经管道传输、楼顶水箱供水或高层住宅泵供水的二次污染,用户实际是不能直接饮用的。为此,而设计一种装置,使得经过该装置流出的自来水可直接饮用。  相似文献   

17.
张建策 《科技信息》2010,(26):124-124
本文分析了自来水二次污染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危害性,结合具体工程操作,提出了最根本的防治措施,为饮用水的技术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滨海 《科技信息》2011,(9):I0329-I0329,I0418
生活用水经水厂净化处理后,再经市政管网、建筑小区管网到建筑内主管道,最后到用户,途经很长的管线,传统管材(钢管)的锈蚀,使得在水厂处理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遭受二次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批新型管材相继问世,这些管材有着无比的优越性。本文将从这些管材的分类、性能、施工安装等方面,探讨它们在建筑给水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夏瑞 《汉中科技》2011,(5):8-9,13
水池(箱)容积设计;施工及结构;管理不善等者燃成自来水二次污染的重要原因。防治主要从以下兀.个方面进行:水池(箱)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用水量还要考虑到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水池材料要采用防污染卫生材质。施工单位必须要有相应资质并加强工程监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自来水水质现状.对小区饮用水水质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输配水管道内的腐蚀、沉淀及粘垢,防腐衬里层渗出,余氯,管网管理不善,调贮水设备形成的二次污染及其它外界因素,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