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阳市近年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作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绵阳红层地区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该区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红层地区地下水体主离子特征主要受该地区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水文气象条件所影响,运用经典统计学、Piper三线图、等值线图、相关性分析、主离子比例关系分析以及Wilcox分类图等方法对绵阳市红层地区地下水水样中的主体离子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地下水中Ca~(2+)、Mg~(2+)、HCO~(3-)占主要优势,从山前补给区到河谷平原排泄区,Cl~-和TDS逐渐增大,水化学类型由Ca·Mg—HCO_3型变化为Ca·Na—HCO_3·Cl型,化学过程主要以风化-溶滤作用为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铝硅酸盐的溶解、碳酸盐的溶解以及蒸发岩盐的溶解,饮用水水质和灌溉用水水质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大庆长垣南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和前人的天然气分类标准,认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为生物气和油型气两种成因类型。综合松辽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断层活动规律、砂体分布规律和圈闭类型分析,认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的富集主要受源断裂和圈闭类型控制。由源断裂控制的断背斜圈闭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赣南红层地区地下水资源及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Pipper三线图、Gibbs模型、水化学平衡法、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Ca·Na为主,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Ca2+和HCO-3;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研究区地下水起源于大气降水,Sr同位素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的混合。地下水中石膏、岩盐、白云石、方解石和硅酸盐岩均处于未饱和状态。影响研究区地下水离子组成的是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区以方解石溶解为主。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以地下水中的Ca2+、Mg2+置换围岩矿物的Na+、K+为主,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离子组成的影响较小,其中工矿活动的影响大于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  相似文献   

4.
德阳市地下水富集规律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德阳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利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的方法,归纳了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了地下水富集规律,并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富集规律的差异性将德阳市划分为断褶山区裂隙-岩溶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Ⅰ)、平原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Ⅱ)和红层裂隙-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Ⅲ)。研究表明,禀赋区(Ⅰ)具备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的功能特点,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禀赋区(Ⅱ)具备规模开发利用的特点,可开展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增加地下水储存量;禀赋区(Ⅲ)地下水仅能满足基本的人畜饮水,有效储集大气降水,拦截地表水流,增加蓄水量,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阐明水文地质特征,总结地下水富集规律,进行地下水资源禀赋分区是研究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勘探资料,分析了永寿梁隧道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确定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进行了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施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西坝镇高产农田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现场调研、室内实验、水化学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成因及水质。结果表明:地下水中Ca2+、HCO- 3占主要优势,水化学类型为Ca-HCO3和Ca-SO4;NO- 3离子超标严重,超标点位占总取样点的66.7%,空间分布变化幅度大并出现局部的高浓度现象;研究区Ca2+、Mg2+与溶解性固体(TDS)呈高度线性相关、Ca2+和Mg2+呈高度线性相关和Ca2+和Mg2+与Cl-呈显著线性相关,地下水化学过程主要以风化-溶滤作用为主,化学类型主要形成作用为大气降水以及碳酸盐和硫酸盐的溶解;通过水质分析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不适合作为居民饮用水源,灌溉用水盐度危害中等偏高,建议对污染水体做处理后利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地下水中铁、锰质的迁移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地下水中铁锰质的来源,铁锰的主要存在形态及铁锰质的迁移与富集规律,指出地下水中的铁锰质的迁移与富集除受含水介质成份、迳流条件、上覆土层性质、酸碱条件等影响外,主要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8.
测试晋江市浅层地下水的pH值、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电导率等相关指标,利用GIS结合数理统计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工具分析该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中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电导率、Na++K+、Ca2+、Mg2+、Cl-、SO42-、HCO3-的变异系数较大,导致局部地段水质可能较差,其中矿化度、Na++K+、Ca2+、Mg2+、Cl-、SO42-绝对含量较大,是随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因子.区域水化学类型以Cl-·HCO3-—K++Na+·Ca2+型为主.水化学成因主要受各种岩盐矿物的溶滤、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影响,其中溶滤和阳离子交替吸附、海水入侵贡献率最大,其次受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对研究区内非可溶岩区地下水进行分析和研究,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与岩性、构造、接触关系以及补给条件有密切关系,结合当地地下水水开发利用现状,总结地下水赋存及富集规律,为当地利用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统计学结合GIS研究太原盆地浅层地下水中As、F、Cr6+、Cl、Fe、Mn 6种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空间变异性所用拟合理论模型主要是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太原盆地浅层地下水Fe浓度超过地下水Ⅲ类标准样品,占总样品数的45.8%,Mn占48.4%,F占27%,As占24.9%,Cl占24.7%,Cr6+占16.3%.其质量浓度均呈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表明,6种元素都存在块金效应,变程为2~33.8 km,其中Cl,Fe,F,Mn块金系数值与基台系数值的比值小于25%,说明系统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地质条件、气候、含水层性质、土壤类型等)占主导地位;As,Cr6+块金系数与基台系数比值在25%~75%之间,则说明系统变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与随机性因素(人为因素、特殊的地质条件等)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铮 《甘肃科技》2016,(11):50-52
通过对民乐盆地地下水的成因分析、认识,了解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及存储量,并探讨如何开采利用、以弥补地表水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2.
根据阿拉善左旗贺兰山山前平原地下水系统内井孔采样分析结果.得知系统内部分地区存在高氟水,地下水中F的含量主要受F-物质来源控制.地下水中F-的富集受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地质和水化学环境影响.由于系统内地下水储存条件、循环条件及影响因素不同,则地下水中P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深部煤层开采导致地下水流场系统生变化,并诱发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以鄂尔多斯北部某矿为例,采用遥感与统计分析方法获得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与和地下水流场特征,并从沉积环境、地质构造及采动模拟分析了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白垩系地下水动态受大气降水和蒸发影响大而煤层顶板疏放水影响小,但采后其发生变化显著,反映了采动产生垂向裂隙带不仅破坏含水层间的隔水层,且延伸至白垩系含水层内部,使得整个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流由水平方向转为垂向方向,表征了地下水流动系统演化过程,为深井地下水合理疏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砷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环境与安全健康问题,研究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能够为高砷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当地居民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以新疆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5个地下水水样的实测数据,结合地统计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高砷地下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砷含量0.05~210μg/L,均值8.66μg/L,各县市15.09%~27.27%为砷含量大于等于10μg/L的高砷地下水;研究区地下水砷含量整体表现为承压水>潜水,中下游>上游,且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的阿克苏河流域中下游;研究区具备原生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地质条件,主要受自然因素的控制;高砷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Na、SO4·HCO3-Na型;碱性环境下砷的解吸附及脱硫酸作用和岩石风化作用产生的阴离子与吸附态砷的竞争吸附造成地下水砷含量的升高,加之研究区中下游缓慢的水动力条件和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使得地下水中的砷进一步富集。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  相似文献   

15.
北方岩溶山区地下水具有不同于南方岩溶的一般特点,枣庄市山亭区既具有北方岩溶的共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地下水富集规律。重点分析了山亭区地下水富集的一般规律及其动态特征,并提出了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1:5万水文地质调查,结合水文地质钻探技术手段,分析江西上栗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地下水的富集规律,总结岩溶区打井找水规律。结果表明,上栗地区不同地段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差异极为明显;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等因素对区内岩溶发育程度严格影响;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及补给条件密切相关。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部位、垂直于主构造线的张性裂隙以及向、背斜轴部张裂隙部位是研究区内找水建井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岩溶区地下水易受到污染的情况,以柳州市竹鹅溪片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岩溶地下水污染特征。在对竹鹅溪片区的5个地下水监测点先后进行6次取样检测,检测的26项指标中污染比较严重的水质指标有总硬度、挥发性酚类、硝酸盐、氨氮、镉和总大肠杆菌群,其余20项指标检测含量都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Ⅱ类水标准限值内。依据检测结果对地下水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并且结合竹鹅溪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现状调查情况、地表水检测结果等分析了地下水水质指标中超标及污染严重的成因,对研究该片区地下水污染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利用盐和鹵水中所含的杂质Ca和Mg与硅酸钠生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作为栽体,富集分离撒量元素Fe、Mn、Cu的新方法。研究了大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和组成与试样中Ca、Mg含量配比及与溶液盐度的关系。探讨了富集分离的最佳条件。此方法用于山东两大盐场(莱州和羊口)的盐和卤水中的Fe、Mn、Cu的富集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地下水污染的方式、途径以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从立法、管控和工程等方面对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郭俊湖 《甘肃科技》2020,(20):24-26+7
文章利用新的勘查成果,白露窑金及多金属地层、矿区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获得如下认识:(1)晚期的花岗岩脉附近及北西向断裂带附近是寻找同类型矿产的构造标志;(2)三叠系滑石关组第二岩段是该区内的赋矿层位,为寻找该类型的金及多金属矿的地层标志;(3)区内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化及糜棱岩化是区内的矿化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