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室外照明工程设计主要是住宅小区道路及附属景点、城市广场、风景区等场地照明设计。IEC将户外照明装置列为电击危险大的特殊装置,这是因为户外照明装置需要承受种种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室外照明设计中线路保护措施:室外照明一般采用TN—S系统,在电源点与路灯间设专用保护线PE;室外照明线路对过负荷保护不做要求,保护侧重于短路和接地故障保护。室外照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照明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完善结合,路灯设计的配电系统方式改变。技术上更加安全可靠,经济上降低造价,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网配电线路的特点,对农网配电线路分段和联络,配网线路的分支首端、客户分界处装设智能开关设备和故障指示器,实现故障隔离、供电恢复、故障指示,同时利用APN无线网络建成通讯系统和建设后台监控系统,实现一种经济适用的农网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和隔离系统的应用,提高农电供电可靠性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10kV配电线路故障多发,受制影响因素较多,而单相接地是配电线路中最为常见的故障类型。本文以宿迁供电公司配网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单相接地的故障特点,阐述当前监控及运行人员对处理单相接地故障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带有零序电流保护的分界断路器使用在10kV配电线路中,用来快速判断是否为永久性接地还是瞬时性接地,以快速判断并隔离故障,大大缩短运行人员查找故障时间。  相似文献   

4.
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能在不依赖通讯的前提下快速、有选择性切除不对称故障,以此为核心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在发生对称故障时却性能不佳。该文提出一种在对称故障时快速切除故障、闭锁备用电源投入的方案:靠近电源的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在对称故障时瞬时动作切除故障,避免电气设备过热损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检测电压跌落时两周期前的负序电压大小,避免环网开关在对称故障时合闸到永久性故障后再次跳闸。EMTP(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中线路运行故障已经成为干扰线路运行的重要问题。采用HHT法(自适应的时域频率分析法)判断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并对配电线路中出现的局部故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配电线路故障中的非线性、非稳态信号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农网配电线路的运作特点,对农网的线路分段以及联络、配电线路的两端分支、客户交接处的自动化开关设备以及故障智能指示器实现故障指示、隔离与供电恢复。此外,利用无线网络设备建立一条通讯通道和后台监控体系,将农网的故障定位以及隔离系统运用实现经济化运行,提高农网的配电线路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农网线路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配电线路快速保护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配电网络通讯系统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城市配电光通讯网的建立,利用通讯通道实现快速保护成为可能,基于通讯的配电线路保护能够有选择性地实现快速故障隔离和系统重构,是配电自动化发展方向.分析了方向闭锁式过电流保护和方向允许式过电流保护的动作原理以及配电系统的特殊性,表明闭锁式方向过电流保护满足配电线路快速保护的要求.提出的配电线路快速保护方案,能准确选出故障线路,瞬时动作隔离故障.当馈线远方终端(FTU)拒动或通讯中断时,变电站馈出线的保护可作为远后备.  相似文献   

8.
电网中发生潮流转移现象后,受影响的输电线路会承受大量的转移负荷,进入过负荷运行状态.线路过负荷将会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后备保护段带来影响,造成后备保护段当前的定值与过负荷状态不匹配,严重时保护将会发生误动,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一种基于阻抗修正算法的输电线路过负荷识别方案.该方案基于广域保护系统,利用WAMS可测幅值与相角的特点快速计算线路的视在阻抗值,可以快速、准确判断潮流转移发生时输电线路的过负荷状态,并且将PMU测量量折算为与距离保护Ⅲ段整定计算密切相关的视在阻抗值,在潮流转移发生后能够便于距离保护Ⅲ段定值快速调整,实现与距离后备保护自适应算法的友好衔接.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样例,采用BPA仿真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供电系统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工作作为研究基础,对供电系统配电线路常见的高阻故障、短路故障、单相接地故障、间歇性故障的产生原理和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提供了供电系统配电线路运行工作中做好主动定位、被动定位、智能定位、监测定位技术的应用,提升供电系统配电线路检测工作的要点,希望为提升供电系统配电线路故障的识别效率,提升供电系统配电线路故障的检测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郝建春  韦汉菁 《科技信息》2011,(29):117-117,77
分析了各种常见配电方式和接地系统的户外照明装置的接地故障保护问题;总结出采用漏电保护器是户外照明装置接地故障保护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点,研究基于小波分析的配电系统在线故障选线。方法采用小波分析理论对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并应用MATLAB软件对选线方法进行仿真。结果实现了配电系统故障线路在线选线及仿真。结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分析理论,能够准确地实现故障线路在线选线。  相似文献   

12.
重合闸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的时间整定与重合闸的时间整定配合困难,因此配电线路一系列无通道保护都没有使用重合闸功能,这会造成部分负荷停电时间过长。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的重合闸方案。负荷侧断路器跳闸后闭锁重合闸功能,其下游负荷由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环网开关合闸后恢复供电;电源侧断路器进行三相一次重合闸,瞬时性故障后可重合成功。该方案在瞬时性故障后能恢复对所有负荷供电,缩短了用户的停电时间。EMTP(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对配电线路本级的要求以及对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电器上下级保护选择性的要求,探讨了采用低压断路器作为配电线路保护电器的形式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线路保护技术不完善是目前制约直流配电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具有多级馈线的直流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案及其整定方法。利用不同故障位置下,直流电容放电电流变化率不同构成了保护判据,并且在时序上将直流故障的发展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根据每一阶段的等效电路及故障电流的计算结果对保护进行整定。在RT-LAB实验平台上对该线路保护方案做了一系列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保护方案能够与换流器保护形成配合,分辨故障是否发生在本级线路,保证直流断路器的动作具有选择性,有效地保护直流配电线路。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低压配电线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对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或者由于线路发热而造成损毁电气设备甚至引发火灾事故。必须对配电线路采取防范手段,以确保安全用电和线路的安全。因为低压配电线路在建筑物及其附近到处都有,非常容易出现故障。本文对低压配电设计有关规范中对于保护以及选择性的规定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关于低压保护电器的整定以及选型工作,找出了目前配电低压线路在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10kV以下配电线路故障主要的三种类型:自然灾害型、外力破坏型、设备及管理不善型线路故障问题,并对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管控策略,包括因气候原因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因外力影响而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对配电装置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加强对配电系统的维护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郭晋湘 《广东科技》2014,(Z1):52-53
总结了10kV以下配电线路故障主要的三种类型:自然灾害型、外力破坏型、设备及管理不善型线路故障问题,并对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管控策略,包括因气候原因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因外力影响而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对配电装置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加强对配电系统的维护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在向露天矿大型移动用电设备远距离输送高压动力电的线路中,地线的良好连接至关重要,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文章通过在移动变电站中安装主监控装置,在每一个移动开关柜中安装检测控制装置,组成地线连接状态实时监测及故障定位系统。主监控装置和检测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检测控制线进行载波通信,主监控装置根据检测控制装置上传的信息判断线路中地线连接状态,一旦发现连接故障,就显示故障位置信息并声光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及时进行高压电断电操作,并且在提示的区域查找故障。本文设计的线路监测及故障定位系统与电桥检测方法相比,能够减少故障的误报率,缩短查找故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张晓升  许晓毅 《科技信息》2011,(25):I0365-I0365
为了防止人身间接触电以及配电线路由于各种原因而遭损坏,引起火灾等事故,保证设备和线路的热稳定性,我国现行的电气设计、施工等有关规范都提出了在低压配电线路中需设置接地故障保护。在国家标准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4.4.10条明确指出了采用接地故障保护的两种方法,零序电流保护与剩余电流保护(亦称漏电电流保护)。这两种电流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相同,但使用范围、安装等要求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针对10kV山区配电线路故障频繁的现象,采用基于GPRS通信故障指示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故障自动定位指示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出故障点的确切位置,缩短了故障修复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