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定向越野运动员的科学饮食与营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定向越野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有间歇的特点的分析及各类营养物质与定向越野运动的关系,研究得出定向越野运动的合理饮食与营养方法是能量供应的基本保证。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运动员更好的消除疲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萧斯塔科维奇是前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战争交响曲”充分表现了战争中人性的扭曲与挣扎,展现了作曲家悲天悯地的情怀,人们对“战争交响曲”误解与批判的根本原因在此,但其恒久魅力也正在此。俄罗斯伟大的人文传统、20世纪的人类历史灾难、作曲家悲天悯人的忧郁天性是其作品悲剧色彩的重要源泉。悲剧与哲理则是解读萧斯塔科维奇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过程离不开呼吸,呼吸对健康影响很大,人们必须一刻不停地吸进新鲜空气。尤其在体育活动中更应重视呼吸运动。然而,多数人在体育活动中不懂得正确呼吸,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在参加体育锻炼中要合理地进行呼吸运动,通过体育锻炼的主动呼吸作用,使肺部得到锻炼,使肺活量增加,使呼吸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同时由于项目不同,运动结构不同和技术要求不同,就必须采取与其相应的合理的呼吸方法,以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运动作为一种特殊刺激会引起机体内皮细胞分泌水平发生改变.该文总结人们研究的不同运动形式、不同运动强度及运动训练对内皮素分泌的影响,旨在促进运动对内皮素分泌的影响的研究,并为在运动训练中,探索合理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提高运动成绩,防止运动性疾病产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采用放松技术的实际情况,充分论述了各阶段的放松技术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较大的相关,同时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中长跑运动在比赛,训练后对放松技术的运用加以充分的论述,进一步说明了在训练,及比赛中合理协调的放松技术对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的合理分配及调节,四肢肌体与内脏器官的协调合作,以及提高机体抗疲劳的能力和产生较好的超量恢复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志英 《科技信息》2012,(30):332-332
在赛艇运动训练过程中,身体成分从力学上和能量代谢上对机体产生不同作用,对人体的生理特性、运动能力均有影响。身体成分的结构和比例合理,对有效控制体重,科学安排训练,保证最佳运动能力十分重要。同时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形式,对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要求不同。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运动员的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密切关系。综观各个运动项目,身体成分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外学者各自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不同项目、不同等级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成分分析,本研究拟对河南省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佳竞技能力的身体成分模型.  相似文献   

7.
武术“劲”的运动生物力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了武术运动中力的分类、力与劲的区别和劲的力学本质,探讨了在武术运动中,如何把人体内蕴之力,也即劲,合理有效地化为外力发放出来,并验证了古代拳论的科学性,为武术训练提供了现代力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试,对运动训练专业男大学生的闪烁值在不同运动负荷中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目的在于对男大学生在不同运动负荷中运动疲劳的生理指标进行量化测定,为合理、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运动与营养的角度,研究科学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与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关系,提出了延缓衰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民族乐派的“强力集团”中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一些作品为研究对象,概括阐述民族乐派作曲家在民族调式和声思维与和声方法上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史上,"形式"对于艺术的作用及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历来成为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形式学说,从中吸取合理因素,获取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即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本文试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强调价值作用的形式阐明了某种审美理想;二、取得自主地位的形式表达某种审美情感;三、作为艺术本质的形式揭示了形式感的本质作用.于是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形式感是艺术构成的本质要素.艺术即形式是饱含了审美情感与表达某种审美理想,又传达出某种形式感的形式,形式感是它的生命线.还需明确的是本文所谈之形式与具体实存之形状无关,实指逻辑意义上之形式,哲学层面上之形式.  相似文献   

12.
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该在艺术史上处于重要地位,然而当它登陆中国之后,却遭到了高雅艺术审美和通俗大众审美的双重拒斥。这一现象,与其“表现的失当”和“过度的解构”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3.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其题跋文内容丰富,或谈文说艺,或论古言今,或感怀人事,都见解深刻、思致绵长;在形式上又自由灵活,随机生发,长短不拘。晁补之的题跋文议论英锐,鞭辟入里,语言洗练,情致深婉,含英咀华,颇具艺术表现力。晁补之的题跋以浑厚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在繁花似锦、璀璨夺目的宋文百花园中独标风韵,芳馨远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辽宁科技大学艺术系部分琴房的通风系统设计,针对房间的使用功能要求、综合技术经济两方面因素,比较几种方案最终确定了系统形式。根据有关理论要求进行了通风量的计算,合理地进行了管路的布置,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噪声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原始艺术充满神秘美的魅力。现代艺术从造型到审美都融合了原始艺术的内蕴,从而扩展了现代艺术的创造力,促进艺术风格的形成。随着现代艺术向原始艺术回归,现代艺术开始以抽象形式突破了以具体形象表现思想与感情的传统艺术的窠臼,否定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形成了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大地艺术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家在新时代对旧形式的反叛、超越和创新。以大地为载体,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产生受到景观设计的影响,二者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并为景观设计的新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7.
波普艺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50年代中期兴盛于美国。1956年,艺术家汉密尔顿用图片拼贴手法完成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被认为是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波普作品。今天在世界舞台上诞生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从老一代的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坦到现代的村上隆以及现在在日本非常流行的文化形式——萌文化和潮流文化。我们可以依稀感觉到波普艺术就在我们身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形式、思维方式。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一场席卷全球的深深影响人类生活、思维的伟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宗教美术作为人类宗教文化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群体的精神行为。宗教推动了人类美术文化的发展,美术又推动了宗教文化的兴盛。不仅宗教利用艺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借助于宗教,宗教不但为艺术提供了题材、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而且宗教思想对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建筑、雕塑、绘画所展现的辉煌成就,给整个世界的艺术带来了夺目的光彩,宗教艺术因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是一座艺术宝库,有出息的作家都能从这座宝库中获取有价值的宝物。延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文艺,延安文艺运动实际是一场民间文艺运动。它的成功经验正是学习民间文艺,其中包括情节、人物、语言、文体形式以及美学风格等。学习民间文学成就突出的是李季、赵树理、高敏夫等诗人作家。延安文艺的辉煌成就对当下文艺创作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抽象和移情都不是以主客体分离而是以主客体融合为其本质的,因此,抽象和移情的对立并不意味着彼此仅仅相反,而是意味着二者是相反相成的,也就是说,种种艺术创作活动,大多或是偏重于移情,或是偏重于抽象,但只有移情没有抽象或只有抽象没有移情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无情感固然无艺术,然而对艺术最为重要的是能唤起艺术情感的艺术结构,换言之,结构既是情感的起点,更是情感的归宿。我们之所谓构形是从移情到抽象的美感性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的。总之,艺术创作是相对于一定对象“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者依凭其心灵构形的过程,也就是从移情到抽象的关感性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