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激波后沉积粉尘的燃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波掠过可燃沉积粉尘后将使粉尘颗粒上扬、点火与燃烧。该文给出了描述该现象的理论模型,并对此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激波马赫数越大,气相中氧气含量越高,颗粒初始直径越小,则颗粒的点火延迟时间越小,颗粒温度及化学反应速率上升越快,颗粒的燃烧时间愈短。  相似文献   

2.
空气中悬浮金属微粒子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悬浮于空气中的金属微粒子的燃烧特性,基于金属的燃烧热、升温及相变过程的热焓,定义用以预测金属燃烧反应相态的两个比例系数Rmp和Rbp,并对一些常用金属的燃烧相态进行了分析预测.另一方面,利用装有光学扩大装置的高速摄像仪对典型金属的铝粒子和铁粒子悬浮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行进行实验研究,同时用扫描电镜对它们燃烧前后粒子的形态和粒径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熔点及沸点不同的轻、重金属粒子在空气中的燃烧特性绝然不同,由实验验证得到的铁和铝微粒子的燃烧反应相态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4.
三维方管中柱体可压绕流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大涡模拟,对可压缩流体绕经安装在方管底部的长方体和矩形体的绕流现象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了流体绕经障碍物后各涡的形成和耗散过程. 分析了不同Re时柱体绕流流场的结构.发现长方体壁面上的各个涡在小雷诺数时基本稳定,在大雷诺数时涡容易脱落,流场呈现复杂的湍流结构.通过改变柱体障碍物的高度,得到了绕流流场在不同阻塞比下的结构变化,发现湍流现象随着阻塞比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平展流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ESCIMO湍流燃烧理论的要点。采用差分数值求解的方法,对描述平展流燃烧过程的时均方程及ESCIMO湍流燃烧理论的“经历”和“统计”方程进行组合求解,得出了平展流燃烧过程近壁(z′/D=0.24)截面上的温度和组分分布,揭示了平展流燃烧区域温度最高且变化平缓,然后逐渐降低的重要特点。其温度及组分的变化规律与实验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基本能反映实际燃烧过程的特征,表明文中所阐述的数值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将正三角形钝体后尾迹流近似地分为回流区、射流主流区、尾流恢复区、充分发展区;用半理论半经验的分析方法对尾迹流动力方程进行了求解;讨论了尾迹流中高温烟气回流、煤粉浓度局部富集及低速高湍流度等流动特性对煤粉提前着火及火焰稳定等燃烧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建忠  游振江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2):1258-1262
在纤维取向张量基础上,建立了纤维悬浮流本构方程,并推导了纤维悬浮流的修正Orr-Sommerfeld稳定性方程.采用谱方法和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对无纤维存在的流场进行计算后,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且比以往的计算结果有更高的精度.对纤维悬浮流场计算结果表明,纤维的存在减弱了流场的不稳定性,使流场临界Re数提高,扰动增长率降低,不稳定扰动波的存在区域缩小.减弱的程度与纤维的体积分数和长径比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采用标量联合PDF(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方法结合修正的k-ε湍流模型、EMST小尺度混合模型以及GRI3.0化学反应机理对甲烷-氢气混合燃料(体积比为1∶1)高温伴流射流JHC(jet in hot coflow)火焰进行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高温伴流中氧气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9%时的3种不同的MILD(moderate and intense low oxygen dilution)燃烧火焰,3种火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均质流假设,研究了SF6气体与Li液间的燃烧反应,在101.325Pa(1atm)下当反应体系处于相和化学平衡时,混合物分数可处理为唯一的状态变量,其他各状态变量表示为混合物分数的函数。分析了体系的密度、温度及各组分浓度对混合物分数的函数变关系。按混合物分数的变化可得特征不一的5个状态区域;边界区、相变区、火焰区、冷凝区及核心区,讨论了各区域的特征。计算显示:当SF6气体与Li液混合比接近化学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了水平管螺旋流中的均匀固粒接近均匀分布这一重要性质,从动力学与运动学原理分析其原因,并以初步试验结果作了验证,从而为提高流体输移固粒的浓度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r-z子午面与r-θ横截面将三维湍流场进行分解,成功地完成了有旋流湍流场的数值计算。比较分析了直射流与有旋射流的燃烧室内流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利用激波管测量丁醇着火延时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膜化学激波管实验装置上,运用反射激波测量了丁醇 氮气 氧气混合气在温度1 04332~1 16372 K、压力671~835 kPa、当量比分别为1.0、1.5、0.5下的着火延迟.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丁醇的着火延时缩短,并且着火延时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正比,满足Arrhenius关系式;随着当量比的升高,着火延时减小. 根据试验数据,构建了丁醇 氮气 氧气混合气着火延迟的Arrhenius关系,丁醇着火延时对压力的依赖性很高,而活化能对当量比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数值模拟了圆筒燃烧室内双股同心强旋流流场及其湍流参数的分布。计算中,对Kolmogorov-Prandtl旋涡粘性系数假定中的经验系数C_μ做了初步调试,认为C_μ对不同流场及同一流场中的不同点都有可能不同,而且C_μ应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对模拟轴对称强旋流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双横臂扭杆悬架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精确分析悬架受力、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基本公式,给出了按选定的偏频和相对阻尼比确定扭杆刚度和减震器阻尼参数的设计步骤.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发出了简明实用的双横臂扭杆悬架系统刚度和阻尼参数非线性分析与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能量估计和Helmholtz分解方法证明了在二、 三维空间上, 当马赫数趋于零时, 可压缩燃烧方程解的极限收敛到不可压缩燃烧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EDC(涡耗散)燃烧模型和DO(离散坐标)辐射换热模型对多重射流燃烧反应器内的流动及燃烧状况进行了三维全尺寸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燃烧反应器内温度、速度以及各反应组分的分布状况,考察了燃烧反应器径向温度分布等参数对最终颗粒尺寸、形貌特征的影响规律,并与同工艺条件下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燃烧反应器结构设计和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依据,同时模拟结果也为纳米颗粒成核生长过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辨识模型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悬架实体在ADMAS中建立1/4悬架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辨识模型参数,得到了一个更能真实反映悬架性能的简化辨识模型.在此简化辨识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基于天棚阻尼原理的控制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优化的混合阻尼半主动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免疫优化的混合阻尼半主动控制方法能够改善被动悬架的性能;在一定控制指标下,混合阻尼控制对被动悬架性能的改善优于天棚阻尼控制和地棚阻尼控制.  相似文献   

18.
贫油预混燃烧室燃烧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业燃气轮机所使用的典型贫油预混燃烧室内的不稳定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应用非定常N—S方程,基于重整化群的RNG k-ε紊流模型及甲烷与空气的单步反应模型,数值模拟了某典型燃烧装置内2种条件下(空气入口速度分别为30和60m/s)的气流流动和压力振荡特性.在2种情况下分别可观察到稳定燃烧和不稳定燃烧,数值再现了由于当量比的扰动产生的不稳定振荡燃烧,所得结果同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在模拟的2种情况下,燃烧可以是稳定的或非稳定的,取决于燃料喷注位置到火焰前沿的迟滞时间.通过改变燃料喷注位置,可使得振荡情况发生变化.所得结果为振荡燃烧的进一步分析和有效控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林南仓矿所采各煤层均属于自燃煤层.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煤较多,加之漏风通道较多易造成采空区遗煤发生自燃.利用束管系统对1226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的发火规律,为合理选择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的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A.Harten的高分辨率总交差不增(TVD)格式,对激波反射问题和带有台阶的二维风洞中高超声速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TVD格式比传统的数值格式如Godunov,BBC,Muscl,及PPM等有较高的激波分辨率,且伪振荡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