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小平  胡海兰 《甘肃科技》2003,19(11):161-162
从意义考证的角度出发,拨去了长期以来关于严复翻译理论的种种误解和争论,并从此上溯到严复的翻译思想,探究了其翻译理论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达旨”是严复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作、译作及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析。指出“达旨”式翻译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现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体系间转换的翻译方法。它蕴含了多种现代翻译思想,是构建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的宝贵资源.同时对当今的翻译实践还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信”是翻译标准的核心。“译界泰斗”杨宪益、戴乃迭对鲁迅作品翻译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译著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与原文一致,译文与原文一样流畅通顺,达到了翻译的“信”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4.
严复在他的巨著《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但是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一些专家发现这一翻译标准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旨在分析严复这一翻译思想的特点和其弊端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信、达、雅”是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我国翻译实践家们历来以此为翻译标准。本文通过对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的两中译文《人生三愿》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分析与评鉴,探究了不同译者在此理论观照下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严复自己没有说“信达雅”就是翻译的标准,但他比较全面、完整地强调了忠实原文的重要性。如今,人们认识到,准确是翻译的唯一标准,忠实是翻译的唯一原则。对翻译标准的争议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对翻译方法的选择,由此产生了“直译”和“意译”之争。直译和意译均需讲究适度,把握分寸。无论直译还是意译,其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准确;翻译的原则也只有一条,就是忠实。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习语翻译便有相当的难度。根据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习语翻译应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力求做到对原文信息转达的准确和忠实。  相似文献   

7.
从"改写"角度研究严复《天演论》的翻译,认为严复的"会通"思想和当时主流诗学影响其翻译的整个过程,以期更好地认识严复"做"出来的《天演论》。  相似文献   

8.
孙小云  张婕 《科技信息》2007,(15):136-136
本文主要从鲁迅的翻译目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批评以及重译等方面分析了鲁迅的翻译思想,并指出该理论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赖海燕 《科技信息》2010,(19):279-280
鲁迅的翻译思想零散地见于他的著作或为别人的的跋序中,本文从其翻译阶段、翻译目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文学翻译观几方面对鲁迅的翻译思想稍做整理。  相似文献   

10.
黄小军  吴楠 《科技信息》2010,(2):185-185,188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对翻译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它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如翻译目的和宗旨、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等,见解独到而深刻。这些译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对鲁迅的翻译思想作深入发掘研究,对新世纪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着眼于近代特殊的历史文化状况,探讨林纾、严复、鲁迅及林语堂基于中国近代文化状况的不同态度对他们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得出结论,翻译策略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译者本人,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在中国翻译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雅明和德里达提出的翻译理论成为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本文对严复和本雅明、德里达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进一步强调文化翻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自提出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在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达、雅"本是三位一体的有机体,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但"雅"字引起较多争议,褒之贬之,见仁见智。本文是对其翻译思想的综述,从三个方面分析严复并未严格遵守"信达雅"的原因,并指出他的翻译思想还包括变体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4.
白丹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60-161
中国文化名人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首先是翻译家。本文通过对鲁迅翻译活动做以详尽探查,对其翻译思想做以系统深入分析,阐明了鲁迅对翻译理论的独特贡献。同时广泛联系国内外翻译理论史,旨在让读者对鲁迅的翻译理念在全球翻译研究中所占的位置有一个通贯的理解。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盛行的大环境下,挖掘本民族的译学文化,无疑具有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近代翻译家严复说过,译者有三难: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对原文忠实;“达”就是语言要通顺畅达;“雅”是指文字古雅。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而灵活地再现原文。直译和意译是翻译史上很有代表性,概括性的两种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1、直译法所谓“直译”,是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表达法,句子结构与原文较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  相似文献   

16.
赵现标 《科技信息》2009,(18):136-136,137
严复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也是享誉中外的大翻译家。严译著作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西方近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至今还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无疑,严复的翻译是很成功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的成功?本文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就五个方面分析了严复翻译成功的人文因素: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和古文根底;扎实的西学功底;严复的特殊地位;正确的翻译策略;人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韦努蒂(Venuti)和鲁迅分别是西中方异化翻译的代表,都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因素。然而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是以抵抗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为出发点,提倡保留译入语文化;鲁迅以丰富汉语,传播西方先进思想为目的,提倡“直译”外国作品,甚至不惜牺牲译文的流畅而引进外语文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具体解读两种异化翻译思想;第二部分析了两人异化翻译思想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两人思想对于译坛的影响;第四部分对比了韦努蒂和鲁迅异化翻译观。  相似文献   

18.
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翻译有它的基本原则,如奈达的等效原则(Prineiple of Equivalence);鲁迅所说的“保持原作的丰姿”;严复所持的信、达、雅;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19.
严复从拯世救亡、强国富民的教育目的出发,举西学大旗批判旧式教育,竭力宣扬“教育救国”论,其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中极为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改革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从性质上看,严复的教育思想不属于维新派教育思想的范畴;“西学救亡论”的实质是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和文化;“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的文教纲领是融合中西文化的创造性探索;教育实践是教育方法的核心。研究和借鉴严复改革教育的有益见解及尝试,对当前的创新教育改革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及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工作中较常用的翻译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直接体现出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思想,这恰可以体现出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严复和林纾是中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本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社会的目的来翻译国外作品,一方面彰显了翻译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把西方文化思想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翻译界的先驱。虽然他们翻译文本的角度和翻译策略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启发民智"的共同目的,其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起到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