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不仅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而且以优质的啤酒闻名于世。笔者曾遇到不少捷克朋友把啤酒和茶相比较,他们说:“茶是你们中国的民族饮料,啤酒则是我们捷克的民族饮料。啤酒就是捷克的茶。”起初,我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认为啤酒毕竟是酒,无论如何是不能当茶喝的。后来我才发现,啤酒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比起茶之于中国人民,似乎更重要一些。在捷克斯洛伐克,啤酒并不被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饮料中,最流行的是茶和咖啡。奇怪的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这两种饮料对身体健康有着相反的作用。咖啡经常背负损害健康的恶名,人们常常把少喝咖啡列为健康忠告。咖啡一度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的致癌物,不久前才被平反。近年来,有关咖啡的保健作用的研究才逐渐多了起来。相反地,茶一向被视  相似文献   

3.
张文 《遵义科技》2005,33(4):55-55
茶,被誉为养生的仙药,长寿的绿色食品,是世界上三大天然饮料。现代科学证明茶类所含的多种成分具有保健功能,亦是保健的珍品。茶称为“灵丹妙药”。我国以肉、奶、纤维多的粗粮为主食的新疆、内蒙、西藏、甘肃等省的人们必须喝茶来去脂减肥,清肠降火,除臭。他们常说:“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茶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这里就谈一谈茶内含成分与人体保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皖南山区,名优茶资源丰富,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使之出口创汇,为振兴山区经济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茶叶作为饮料,已历两千余年,当今更成为尽人皆知的珍品,日本人誉茶为“美貌和健康的妙药”,英国人视茶为“饮料之王”。中国名茶誉满天下,它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而且也成为加强同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友谊的纽带。人们越来越重视茶叶品质,欲饮高档茶、优质茶的人越来越多。目前,保健茶已崭露头角,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速溶茶、茶精、茶露亦十分抢手,趋向食品化饮料化  相似文献   

5.
金矿挖尽,金子有殆尽之时;而茶树的片片绿叶,只会越长越多,采了又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金子”。茶树被世界各国公认为“金树”。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有160多个国家饮茶,饮茶人数达20多亿。茶叶不仅与咖啡、可可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而且被称为“世界第一饮”。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种植茶的民族。但也有人说,茶树原产地在印度。科研工作者对茶树的染色体和儿茶素进行研究发现,染色全核型进化最原始的是中国四川省金佛山的大叶茶,依次为云南省双江大叶茶、台湾大叶茶、印度阿萨姆大叶茶。茶树中…  相似文献   

6.
<正>咖啡是消费量仅次于茶的饮料,全世界一天要喝掉16亿杯以上的咖啡。一说起喝茶,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喝咖啡。《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科学世界》2017年第7期)发表后,一些读者希望我再谈谈喝咖啡和癌症的关系。现在经常能看到喝咖啡能够防癌的文章,比如有一个健康科普写手写的《那些广为流传的抗癌方法基本上都是错的》在网上流传甚广,文中在列举了各种错误的抗癌方法后,作者也建议了一些预防  相似文献   

7.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在中国.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健身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因此,茶成为中国的举国之饮。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茶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我们斗山茶场的“斗山绿茶”名闻遐迩,它已成为八士经济和文化的命脉。综合上述原因,我校开发实施了“茶文化研究”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英格兰人一直以世界喝茶冠军著称于世。据统计,英格兰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喝茶1,650杯,平均每天4杯半,是世界上消费茶叶最多的民族。然而,据最新统计,当今的“喝茶冠军”已让位于爱尔兰人。爱尔兰人每年喝1,724杯,平均每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际茶叶委员会有关专家对21世纪世界茶叶发展趋向进行了预测。专家们认为,今后世界茶叶将沿着以下5种类型发展。 1 营养保健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把饮茶作为一种嗜好,更希望通过饮茶达到保健目的。虽然茶叶本身就含有大量营养保健物质,但与现代保健饮品仍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营养保健型茶将是21世纪发展开发趋向。据预测,在下世纪初,抗癌茶、抗衰茶、健美茶、增智茶、减肥茶、防爱滋病茶等新型营养保健型茶将不断涌现,并为人类健康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茶、咖啡、可可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这三种饮料中都含有咖啡碱,所以适当饮用后,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利尿,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能力等有益的作用。它们已成为当今人们饮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属山茶科,落叶灌木,秋、冬开白色花,花瓣5~8枚,雄蕊多数,种子卵形,淡褐色。茶叶内含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挥发油等,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及利尿的作用;茶根可入药,能清热解毒;种子油不仅可食,并且是很好的润滑油。早在16世纪,葡萄牙人就将茶叶带到欧洲,后来还成了那里的珍贵饮料。19世纪,英国派…  相似文献   

11.
正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对喝汽水成瘾作出解释。跟温暖、无气泡的水相比,带有冷气泡的饮料更能够让人神清气爽。来自费城莫耐尔化学感官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冰苏打水是最有效的解渴方式。为了确定哪种感觉可能有助于解渴,研究人员让100名志愿者在12个小时内不吃不喝,然后让他们喝下13.5盎司(约383毫升)的"实验"饮料,以触发他们的不同感觉。据了解,这些饮料包括普通的水、苏打水、糖水、口感像茶一样的涩水(加入了葡萄的萃取物)以及加入柠檬酸的水等等,有些饮料是  相似文献   

12.
茶,原名“茶”,又名“槚”、“(艹设)”、“茗”、“荈’、“皋芦”,唐代陆羽著《茶经》时始改今名.作为人类健康的良友,茶是寰宇最为普遍的饮料,居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可可、咖啡)之首.我国是茶的故乡,从神农时代的神农氏发现并开始饮用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说,信阳茶肇始于距今三千三百多年前的商代晚期.1987年春,考古工作者在固始白狮子地十四号楚墓内发掘出革质树叶,初步鉴定为战国中晚期的茶叶.这证明信阳茶的起源至迟不晚于两千三百年前.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科技》2012,(3):67-67
炎热天气容易上火,部分美眉会选择喝凉茶和绿豆汤“降火”,但是专家指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凉茶。下面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人们用食物去火时常犯的四种错误。  相似文献   

14.
《应用科技》1998,(11):43-43
酒醉这是人们熟知的,而对饭、茶、水、鱼、油、烟等也可使人产生“醉意”却知之者不多,因此更应引起重视。因为由食物引起的醉态,即所谓“食醉”,对人体健康甚为有害。茶醉短时间内喝下大量浓茶,经常有过敏、失眠、头痛、恶心、站立不稳、手足颤抖、工作效率下降等异常状况发生,这就是茶醉。茶醉的罪魁祸首是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严重的茶醉还可发生肌肉颤动,心律紊乱,甚至惊厥抽搐。南方人喜喝的“功夫茶”,茶叶浓烈酽苦,确有独到的消暑除渴功效,但一般不会一口气大量喝。下,多半仅用小盏浅酌一二杯而已,这。种小盏可以作为预…  相似文献   

15.
Q&A     
《科学世界》2012,(7):92-93
Q:为什么气泡饮料里要用二氧化碳,而不是空气?A:很多人都喜欢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汽水,是充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可乐、苏打水等都是碳酸饮料。人们为什么会想到往饮料中加入二氧化碳呢?其实,人们最初尝到碳酸饮料的味道,是从饮用天然的碳酸泉水开始的。后来,人们发现人为地将水和二氧化碳气混合在一起,与含有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6.
在大多数普通欧洲人心里,茶=英国红茶+东方香料,这玩意已经深入人心了。塞缪尔·佩皮斯先生在日记里写道:"后来,我确实要了一杯茶,这种饮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喝过的。"那是1660年9月25日,这句话的里程碑意义在于:这是英语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到他喝了茶。  相似文献   

17.
成果简介 “CZLL上型系列茶”饮料采用天然优质茶叶制成。已研制成功的“1号饮料”和“2号饮料”可常温饮用,不含色素和防腐剂,保持茶的全部营养价值,含有茶多芬、咖啡碱、芳香油、蛋白质、维生素、必需的氨基酸以及氟、钾、硒、锗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安神益气、止渴、消食、利水道、明目益思、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研人员最近成功研制出茶含片,变传统的“喝”茶为“含”茶。 樊华轩副教授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成功地将现代制药和食品加工新工艺相结合,通过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并加入薄荷等物质,精制成茶含片。 实验结果表明,茶含片掩盖了茶叶的苦涩味,变得清凉爽口。它能兴奋精神,减轻疲劳,消除睡意,并且携带方便,能最大限度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茶叶也能含着“饮”  相似文献   

19.
饮料风波     
初夏到了,天渐渐地热了起来,孩子们喝饮料开始盛行起来。说实话,天气热了,孩子带饮料无可厚非,问题是班上出现了不该有的攀比风。不仅比多,而且比好。而小A在这方面尤其突出,一天带两三瓶。而且都是名牌,还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于是,我在班级举行了“节约在我班”的主题队会,借此约法三章:不带饮料,一律喝白开水或纯净水。  相似文献   

20.
茶叶被誉为“绿色金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机化合物450余种,无机矿物质也有15种之多,它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物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茶可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具有治痢、降火、解毒、清热、提神、消食、利尿、强心等功能,是天然的保健饮料。我们知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