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平面研究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综合评述最近世界海平面研究的进展,主要概括为:(1)海平面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发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即与海平面上升有关。(2)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应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卫星雷达测高、GPS等。(3)对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侵蚀的Bruun定律提出若干补充和修正意见。(4)比较详细地研究和监测了滩涂(湿地)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5)比较阐明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6)分析了各国防治平面上升造成的灾害的  相似文献   

2.
海平面上升及其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将持续上升,自1990-2100年,全球绝对海平面将上升9~88cm,对于上海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理条件,相对海平面变化幅度将远远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平均水平,为此就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大气变暖,海平面有升高的趋势,对住在海岸两边的居民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它的预测能帮助人类制定宏观的政策,但是最新的天气变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分析显示:20世纪对海平面上升预测出的平均值,低于实际观察得到的值,影响海平面高度的因素很多,20、21世纪,最重要的影响来自随大气变暖引起的热膨胀,另外起作用的还有融化的冰川、北冰洋及格陵兰冰层质量的变化,地面贮水的高度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加拿大研究人员的调查,世界海平面正以平均每年约0.245厘米的速度上升,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呈上升的趋势.全球海平面为什么上升,海平面上升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这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全球海平面的变化世界海平面变化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些学者研究了各地验潮站的记录后认为,从1880年到1980年间,世界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多数国家学者认为从1985年到2085年的100年间,世界海平面平均将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全球变化中的热点问题-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意义,将海平面变化研究分为基本理论创立,定量研究,迅速发展和成因研究四个阶段,分析总结了海平面变化研究了各阶段的理论,成果,着重评价了各阶段海平研究的相关理论,据此对海平面变化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注重综合研究,加强分区,分时段研究,跟踪国际研究动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及其对海啸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20世纪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事实,预估了21世纪地表气温的可能变化,分析了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红树林、珊瑚礁等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现状和未来演变趋势,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对海啸灾害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呈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已得到普遍肯定的结论.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量为10~20cm,上升平均速率介于1~2mm/a.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预计21世纪全球海平面还将加速上升,上升速率可能达到过去百年平均速率的3~5倍.  相似文献   

9.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大气低层“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地区自然环境状况、全球海平面上升趋势,上海相对海平面状况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列出了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政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海平面。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每年1.8毫米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海平面上升对广西沿海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数十年来全球海平面相对上升明显,部分海岸及海滩已被侵蚀。根据初步研究成果,简要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对广西沿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2011,(11):29-31
什么是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相似文献   

14.
微藻工程固定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业污染,大气中CO2和其它气体(如N2O9H4)的含量持续上升,引起了水储备、农业、海岸保护、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全球性变化,CO2含量的上升主要是由人类过度的燃烧木材、煤、石油以及对森林的破坏引起的.CO2等气体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而全球逐渐的变暖则引起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为了防止海平面的上升,必须降低CO2的含量.因此,利用植物,特别是微藻来固定CO2就是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我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回顾了2006—2015年我国在海平面变化规律、机制及影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全球及区域海平面以及比容海平面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海平面的变化机制,海表热通量、淡水通量、环流、风应力以及Rossby波对不同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动力及热力影响;采用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21世纪海平面变化进行了预测;同时海平面变化会影响海洋的动力过程(如潮波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对近海和海岸带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河口咸潮入侵、近岸低地淹没、红树林衰退等)。  相似文献   

16.
高频海平面的波动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由于区域海平面升降指标、构造沉降、降雨和沉积物年代等诸多因素的困扰,长期难以达到统一的认识,影响全球变化的2个重要因子——海平面升降和气候变化之间驱动与响应机制的讨论。以珠江三角洲3个代表性钻孔为例,基于旋回沉积学和磁化率值大小变化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SX97钻孔记录的地磁倾角变化与从亚洲其它湖泊重建的地球磁场长期变化曲线相对比,确定沉积物的年代学框架。进而以环境磁学参数χARM/SIRM为高频海平面波动的替代性指标,讨论珠江三角洲百年-千年尺度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初次海侵发生在约9.2 ka BP,在9.1~7.7 ka BP和4.0~3.2 ka BP分别存在2个高海平面阶段,几次显著的低海平面时期,如1.2~1.5,3~3.2,4.0~4.75,5.25~5.75,6.2~6.3和7.25~7.75 ka BP与全球变冷事件或东亚夏季风的减弱相一致,说明在全球尺度,高频海平面的波动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存在同步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3—2008年法国空间局的AVISO多卫星融合高度计资料,采用随机动态、EOF等方法分析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1993—2008年间太平洋海平面呈西升东降的形态,印度洋绝大部分海区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大西洋除湾流流域外的其他海区海平面的长期趋势以上升为主;(b)全球海平面变化存在显著的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等季节信号,无论是半球平均还是洋盆平均,北半球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明显大于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季节变化的振幅最大;(c)北印度洋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高于同纬度带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受西边界流、赤道流系等强流影响的海域海平面变化幅度大于周围海域;(e)赤道海域各大洋东、西边界和大洋内区海平面变化不同步,可能受赤道海洋波动的影响较大;(f)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明显降低,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平面明显升高,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边界的海平面变化与其相反.  相似文献   

18.
基于MIKE 21SW建立了长江口波浪数学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波浪模型进行了验证,分别模拟当前海平面和海平面上升0.5,1.0,1.5m情景下的不同风向下的波浪分布,比较分析了波浪随海平面上升的变化特征,长江口波浪随海平面上升的一般特征为:波高和周期变化过程与潮位变化过程一致,波高增量高水位时大于低水位;口内波高增量明显小于口外,滩地增量最大,滩地迎风向的波高增量比背风向大;波周期变化特征与有效波高相似,但变幅明显小于波高变幅.  相似文献   

19.
覃鸿毅 《广东科技》2010,19(6):181-182
本文利用美国宇航局和法国空间局联合公布的最新版本Jason-1卫星高度计数据,选取DNSC08模型为参考海平面,计算了2003~2007年共6年的南中国海海平面变化和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提取出了南中国海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长期性趋势与季节性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两个区域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中国海长期趋势为1.26cm/a,全球变化长期趋势为2.1mm/a,两个区域之间的原始海平面变化时间序列相关为0.6,而其季节性变化特征相关性达到了0.97,但受近岸环境影响,南中国海局域海平面变化各项幅度均远大于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六盘山盆地火石寨剖面沉积物连续采样和色度测量,结合地层沉积及磁性地层年龄,获得128.10~115.30 Ma色度变化序列.发现在地表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环境亮度值低并呈升高趋势、红度黄度值高且逐渐降低,在滨浅湖环境色度值趋势性不明显,波动幅度不大;亮度值与岩石胶结物有关,而红度值与赤铁矿质量分数有关.综合沉积环境、岩石及色度值变化分析表明:六盘山地区128.10~115.30 Ma气候变化分为128.10~125.00 Ma相对湿热阶段和125.00~115.30 Ma相对温湿阶段,基本与全球海平面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气候转型以沉积相变化和色度值的渐变为特征,转型时间比全球海平面温度在123.30 Ma由高到低转变提前约1.70 Ma,说明陆地系统比海洋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