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摄影工作只会操作器材和掌握造型技巧是不够的 ,要登上艺术殿堂 ,还必须具备生活积累和美学修养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提出了摄影工作者从美学、哲学的高度把握摄影的特性和创作规律 ,使创作的摄影作品有着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钟仕安 《科技资讯》2006,(24):173-174
一幅摄影作品是通过点、线、面、光、影、色等摄影语言来表现的。如何运用好这些摄影语言就涉及到摄影构思的问题。那么什么叫摄影构思呢?我认为所谓摄影构思即是在摄影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用摄影语言来表现摄影画面的信息载负能力的思维过程。摄影构思贯穿在整个摄影创作过程中,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有人认为摄影不能算作一门艺术,因为它太简单了,它是利用照相机、感光材料对物象的再现。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对摄影认识肤浅的表现,一知半解的流露。简单的物象再现不可能成为一幅艺术作品。而要通过摄影构思和摄影家对生活原料的加工、整理、提炼,然后创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3.
色彩作为摄影画面创作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摄影造型中担当传递信息、使人产生联想等情感反应、渲染情绪、升华主题、叙事造型等功能,是摄影艺术创作中一个"有意味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臧崴臣  张连军 《科技资讯》2011,(16):235-235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摄影带来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和较为不同的摄影创作方式。摄影的范围非常广泛,而商业摄影也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商业摄影中,随着数码相机的出现,数字暗房技术的发展,因为其具备太多传统相机不具备的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商业摄影。本文通过数字影像技术在商业摄影中的应用,浅谈数字技术对商业摄影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科技与艺术携手共同缔造着数码时代。摄影作为艺术表达和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必须符合整个经济社会的效率、节奏、传播和审美需求.因此,数码摄影以其不可抵挡的速度向传统摄影提出挑战,突破了传统光学摄影暗房处理的束缚。创造了无限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摄影实践中存在重技术轻思想的偏见,而摄影是科技、想象与设计、专业技能与组织能力的混合体。从审美心理的各个层面剖析了摄影过程中摄影审美心理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只有全面重视并提高摄影审美心理素质才可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7.
作为具有记录和保存历史价值的纪实摄影来说,它能通过作品更加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文精神,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构建真实的生活框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当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将有力促进纪实摄影的发展。该文以纪实专题摄影"集市"创作为例,谈新媒体环境下纪实摄影创作研究,旨在通过纪实专题摄影"集市"拍摄创作以及相关思考,使摄影作品发挥出激发广大学子早日关注社会,及时融入社会,为未来创新创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针孔摄影这一古老的摄影技术,在诞生初期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发展,仅仅是作为画家辅助绘画的工具,即使后来成为了印象派摄影家重要的创作手段,也由于画面清晰度欠佳的原因,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针孔摄影又一次登上了摄影舞台,并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王伟 《华东科技》2013,(7):75-75
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审美样式及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是摄影文化真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其次是摄影的创作理念及手法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再次是摄影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趋于平民化与大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婺源的秋色在我心中早已是一幅美丽的构图,这里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11月11日,在这个被国人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我背上沉重的摄影行囊起程,参加由《中国摄影报》组织的婺源、古徽州塔川秋色摄影创作团,进行采风。  相似文献   

11.
李利平 《科技资讯》2011,(1):224-224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艺术创造上应该有较高的意识,有较高的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力求创新,突破视觉规律,创作出有摄影者特定的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针孔摄影这一古老的摄影技术,在诞生初期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发展,仅仅是作为画家辅助绘画的工具,即使后来成为了印象派摄影家重要的创作手段,也由于画面清晰度欠佳的原因,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针孔摄影又一次登上了摄影舞台,并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图像生成技术的快速发展,此项技术被迅速运用在了摄影领域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AI摄影,它融合了数字技术、算法和艺术创作,拓展了传统摄影的想象边界,同时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加入,也引发了人们对于AI创作表达、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国家行动的三峡移民,是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更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作为以直接记录反映社会现实所擅长的摄影来讲,国内一度出现了众多作品,比较集中地从视觉上呈现出移民的动态过程的现象。从长江三峡移民文化的历史成因着手,深入分析在江河背景下的三峡人地关系与移民心理特征,深层次地阐述摄影对于三峡移民主题的挖掘路径,提出在三峡移民启动二十年后运用纪实摄影手段、数字技术,结合当代艺术创作,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进行影像考察采集等多种手段,以进一步深化中国摄影对于三峡移民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视觉化书写,完成对该题材的立体框架、全过程、大作品构建。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摄影创作的创新在于挖掘作品与社会相适应的新意,注重细节表达,注重摄影对象的不同差异,常备出奇创新意识,并符合民族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16.
白杨 《科技咨询导报》2012,(16):253-253
数码影像技术为商业人像摄影开辟了新的局面,为人像摄影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得人像摄影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商业人像摄影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包括光线、色彩、影调、形体、线条等。摄影工作者在进行商业人像摄影创作时,需要遵循和谐优美、对比反衬、均衡对称、节奏韵律等形式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摄影既是一个易事,也是一个难事。易在摄影的动作、摄影器材的日益现代化,难在摄影的构思和创作,难在对关的发现和捕捉。要使自己进入摄影艺术的创作阶段,就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提高艺术修养;要关心现实生活,注重生活积累;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善于捕捉关的瞬间。  相似文献   

18.
陕北文化旅游摄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摄影这一近代纪实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拍摄出陕北独特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特色,能使广大旅游爱好者前来陕北进行旅游摄影创作.拍摄出更好、更具有生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推动陕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月波 《科技信息》2012,(18):212-213
纪实摄影作为摄影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笔者之所以关注纪实摄影,因为它的两方面特性:一方面是对现实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它融入了摄影师的主观态度。此两者使得纪实摄影创作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张颜华 《科技资讯》2014,(28):242-243
由于单幅图片在对重大事件进行创作,表达摄影人思想情感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摄影人更青睐于有着多样表述形式,蕴含丰富思想的组照。虽然现在组照在摄影作品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对组照的编排认识不足,导致组照种类不够丰富,作品质量偏低。该文从组照的逻辑性入手,首先从理论层面对组照的定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图片示例对组照逻辑性的表现形式进行解读;最后随着对组照认识的加深,论述组照的编排逻辑受作为编排元素的单幅图片的采集逻辑和后期编排时运用的视觉、情感规律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摄影组照逻辑性的全面认识,帮助摄影人拓新创作并为更好地进行组照编排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