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介了孙中山的教育活动,并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育才、选才、用才的几个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体系。同时,评述了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德育思想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孙中山在爱国主义教育上重视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在理想教育上要求认清国情,树立正确理想,立态“做大事”;在道德教育上,提倡造就地人格,宣扬传统道德的恢复和改造,提出了个人利益服务从共同利益的道德原则。孙中山的德育思想在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阶段具有重要的思维指导意义,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原则等.认为研究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对于今天的对外开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孙中山“发达资本”与“节制资本”的矛盾观点出发.一方面探讨了孙中山先生要求“发达资本”的愿望;另一方面阐明了孙中山先生有关“节制资本”的主张.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孙中山先生对资本问题的看法,以及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对资本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孙中山“发达资本”与“节制资本”的矛盾观点出发 .一方面探讨了孙中山先生要求“发达资本”的愿望 ;另一方面阐明了孙中山先生有关“节制资本”的主张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孙中山先生对资本问题的看法 ,以及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追求民族复兴,从孙中山伊始,便有系统的诉求.1894年,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实际上就是民族复兴的口号.嗣后,孙中山在其信使往来和大量著述中,倡导实业救国、引进外资、突出民生建设等,均为民族复兴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践导引.  相似文献   

7.
创立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军事事业的重大决策。用革命为三民主义来武装军校学员,训练出“党的军官人才”,则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确立的一条重要办学的原则。为了使以主义建军这一原则在黄埔军校中得到贯彻执行,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不仅为黄埔军校的诞生付出了许多心血,而且为军校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军校推行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是其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自治是革命程序论中训政时期政府主要推行事项,南京国民政府在训政时期曾积极推行地方自治,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依照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对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有继承也有修正.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爱国者的典范.明确的爱国目标,注重提高爱国本领,把爱国主义和坚持国家统一紧密结合是孙中山爱国思想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今天仍能给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在"人心就是立国之本"、"国计民生是国之大事"、"主权在民"三个方面.通过对孙中山先生撰写<建国方略>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理想与主张的分析,从历史角度谈<建国方略>未能实现的原因,以及<建国方略>中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和孙中山先生民本思想执政理念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从1887年开始在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至1892年以各科考试成绩最优、名列第一名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先生毕业后即于澳门、广州等地悬壶济世,成绩斐然,誉为国手.香港西医书院创办人何启早年留学英国,得医学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证书,回国后任香港议政局议员兼执律师业务,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批判封建政制的论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活动,受何启的直接影响,后来,中山先生发动乙未广州起义,亦得何启大力帮助.由于学医,使孙中山先生能够较完全地接受与封建思想对立的近代科学思想;锻炼了孙中山先生注重实践的精神,推动了孙中山先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知行学说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政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从一个新的独特的视角解读孙中山先生关于立法与行政关系的思想,介绍孙先生对西方立法与行政关系的批评,以及对西方立法与行政关系制度的改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教育思想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没有教育方面的长篇大论,但在他的论著中,有不少的阐述教育见解与主张的言论记载,这些于今仍有借鉴作用。 一、“革命事业需要教育,建设事业更需要教育”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腐朽卖国,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富于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而奋起抗争,孙中山便是无数仁人志士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晓静  徐晓霞 《科技信息》2007,(29):203-203
孙中山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认为发展中国经济,振兴实业,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发展中国的科技力量,而壮大中国科技实力的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借鉴外国经验,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创立了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中心是发展资本主义,目的是推进国家工业化,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孙中山思想最具特色的部分.民生主义所展现的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祖国富强的强烈愿望,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充分体现了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代并进的革命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过去,曾有人认为,要加强语文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讲一通大道理,从唯物史观到辩证法,从伦理道德到行为准则,都必须系统而深刻的进行论述,否则,就不算思想政治教育。因而穿靴戴帽,油水分离。谈爱国主义就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系统而深刻”的论证一番,俨然一部近代史;谈国情,就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纵横摔阖,海阔天空,上下联系,无休无止,宛如一部长百集的电视剧。这种语文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在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关于国民心理建设的论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却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重温孙中山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菏泽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发表了贾祥伦老师的一篇文章——《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建国方略摭议》。作者认为孙中山先生不应做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对待,要重视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其精心构思的建国方略”.作者的许多观点实在令人不敢苟同,兹提出几点幼稚的看法,希望能求教于贾祥伦老师. 一、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贾祥伦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孙中山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从而得出结论: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辛亥革命结局之表述,存在孙中山让位说、袁世凯窃取说、孙中山还位说、袁世凯上台说、北洋集团与同盟会共建说等不同观点.这些观点是基于不同的事实认识和背景考量而形成,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客观、真实的历史为基础,推进历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新桂系的崛起与孙中山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政治上,孙中山是新桂系的引路人,新桂系的主要领导人是受孙中山的感召才走上革命道路的;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孙中山在军事上给予了巨大帮助;在治理广西、壮大实力的过程中,新桂系借鉴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