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击矿压作为一种特殊的矿压显现形式,已成为煤矿开采特别是深部开采矿井的主要灾害,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分析了冲击矿压的形成机理及条件,并根据产生的原因,探讨研究了冲击矿压的防治技术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治东荣二矿17#煤层回采巷道冲击矿压事故,结合矿压事故调查情况,分析了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探、测、控有机组合的深部回采巷道冲击矿压控制原理及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开采深度超过发生冲击危险的临界深度、煤中赋存半岛煤柱、支护结构不合理等是该矿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原因。超前勘探、围岩观测、适时预测、质量监测、方案对症、施设当机等冲击矿压灾变控制技术及钻屑法预测、钻孔卸压、松动爆破解危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应用于该矿,防治效果良好。该研究为东荣二矿深部煤层开采的冲击矿压防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星村煤矿深部冲击矿压危险问题突出。分析了E3101里面两集中巷冲击矿压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冲击矿压防治方案:首先采用微震区域性监测、电磁辐射局部危险性监测及钻屑法进行冲击矿压危险性监测,其次依据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采用钻孔卸压、煤体爆破等软化煤体手段解除冲击矿压危险,最后根据"强弱强"理论对已卸压的巷道形成高强度支护体系,制定并落实危险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实践证明,通过多种冲击矿压危险监测、预测预报与冲击矿压解危技术、深井支护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深部矿井开采中的冲击矿压灾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崔庙矿薄煤层诱发冲击矿压的原因,验证了薄煤层深部开采时具有冲击矿压现象,实验研究了薄煤层的冲击矿压危险性与煤岩体的结构特征的关系,即组合煤岩试样的冲击能指数随着顶板与煤样高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煤岩高度比减小,组合煤岩单轴抗压强度增大,煤层厚度的变化对煤体中的应力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探讨了薄煤层应力分布及转移规律和冲击矿压机理,即煤层越薄,煤体承载能力越强,越不容易产生应力转移,由于开采煤体,引起峰值应力区垂直应力升高,水平应力对煤体约束减小,导致冲击矿压。文中以崔庙矿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设置切顶巷和顶板深孔爆破降低了冲击危险性,取得了显著效果,验证了薄煤层开采切顶巷防冲技术和顶板预裂爆破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兴煤矿冲击矿压频发的情况,结合该矿工作面概况,从地质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入手,分析影响冲击矿压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危险区域划分.结果表明:煤层冲击倾向性、开采深度、顶底板坚硬程度、多种应力叠加作用、相邻开采区、巷旁留垛等为影响新兴煤矿冲击矿压的主要因素.41051工作面和41062工作面的冲击危险区域为工作面回风巷130 ~200m与其上出口40~50 m范围;特别冲击危险区域为工作面上出口附近.该结果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拉面开采的矿压进行观测,并将观测结果与本区已采完的单工作面的矿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类似有冲击危险的煤层中开采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我国的冲击矿压现象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必须及早引起重视。本文通过钻屑法对长春羊草二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拉面与单壁面开采的矿压观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拉面开采的矿压进行观测,并将观测结果与本区已采完的单工作面的矿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类似有冲击危险的煤层中开采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深部矿井开采过程中,受开采深度、煤岩性质、顶板岩层结构特点、地质构造及开采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击矿压事故,给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赵各庄矿业公司3137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防动压技术的研究及工作总结,提出防治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强矿压冲击工作面及巷道支护状况,以华亭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实践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实验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冲击矿压的灾害特征及冲击倾向性进行分析,研制了新型工作面及巷道支护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冲击矿压灾害具有突发性、剧烈性及巨大的破坏性,华亭煤矿5号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顶板为弱冲击倾向性,具有较强的冲击危险,采用新型工作面端头支架、巷道超前支架及"O"形防冲击支架能够很好地解决矿井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钻屑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对龙凤矿的不同回采工作面进行的现场试验、利用自制的围压装置进行的实验室试验、以及理论计算结果,试验研究出钻屑法一整套确定冲击危险指标和判断冲击危险程度的方法和手段,具体给出了龙凤矿开采冲击地压危险煤层检测标准和冲击指标,并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冲击矿压具有非常复杂的行为特征,矿压监测数据隐含着冲击矿压系统参与演化的全部变量的信息,可以利用矿压监测数据对冲击矿压预测。文章首先对矿压监测数据进行混沌分析,构建混沌矿压监测数据的相空间,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矿压监测数据的预测模型。经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文章所提出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压监测数据预测模型更加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增大和深化,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情况也复杂多变,致灾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冲击地压灾害仍然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根据新疆准南煤田宽沟煤矿条件,采用系统的矿压观测手段,结合工作面煤柱观测和液压支架工况研究,分析了冲击煤层顶板卸压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对液压支架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冲击煤层在顶板卸压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矿压特点。结果表明,适时进行工作面的顶板水压预裂和爆破切顶处理,对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控制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对类似冲击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各种"孤岛"采场中,有大量的全部区段回采结束后留下的采区煤柱类"孤岛"采场,由于采场中分布有大量的废旧巷道,导致开采难度增加,而二面或三面,甚至四面采空使得矿压显现十分突出,冲击矿压的危害显著增加,煤柱中的旧巷及断层使得"孤岛"采场开采面临的问题和安全隐患都更加突出。针对杨村煤矿315工作面面临三面采空、旧巷密布及断层横穿等诸多不利因素,从地质条件、采矿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315面开采的冲击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三面采空综放采场采动阶段受到高应力作用容易引发冲击地压、顶板大面积来压等动力灾害,通过研究岩层运动与矿压关系,孤岛工作面掘进、回采过程中覆岩空间结构形式及其运动规律,揭示工作面开采初期和开采期间岩层运动诱发动力灾害机理.结合工程实践,基于微震定位监测结果验证三面采空综放采场采动阶段诱发动力灾害规律,揭示应力分布、变化,为治理矿压动力灾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赵佳 《科技信息》2011,(32):389-390
本文通过对同煤集团忻州窑矿冲击地压地段的开采研究,采用卸压孔、卸压沟槽防治冲击地压,确定了卸压孔、卸压槽的布置参数,观测站的设立,并对回采期间卸压槽内岩移进行了观测,实践表明利用卸压孔、卸压沟槽可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这对类似条件下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以红 《甘肃科技》2006,22(4):159-160
研究矿压显现规律,岩层移动规律及邻近煤层,区段的相互影响,为合理的开采顺序和巷道布置提供依据,掌握矿山冲击地压显现规律,为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贾甲 《科技资讯》2013,(7):121-122
本文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煤矿冲击地区的防治措施,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压动力灾害显现日趋严重,极大的增加了煤矿开采的难度,尤其增加了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的风险,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给矿井的生产和安全带来极大危险.本文针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论述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矿综采工作面发生的一起冲击地压事故,主要从地质因素和开采工艺分析了诱发冲击地压事故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煤层自身具有的强冲击倾向性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内因,坚硬厚层顶板形成了冲击地压的力源,采煤机进刀后支架支护不及时导致顶板压力转移到工作面煤壁,工作面支架选型不合理使工作面留底煤形成了能量释放出口,工作面夹矸造成工作面局部煤体应力集中,加剧了冲击地压危险。  相似文献   

20.
冲击矿压对采煤、掘进工作影响极大,应更深入、全面地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冲击矿压形成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冲击矿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