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方行政伦理随着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嬗变。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把行政视为政治的工具,伦理被排斥在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外。新公共行政注重行政的公共性和政治性,这直接推动了行政伦理的兴起,但问题重重的行政伦理仍然处于困境中。新公共管理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其理论预设偏向于效率价值观,这对行政伦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民主行政、治理、新公共服务和伦理性的公共行政文化等理论则试图超越新公共管理,行政伦理因此将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七个主要核心观点。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域中审视我国市级政府网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管理实践发生了变化,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逐步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与之相应,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的效率观念及绩效管理也发生了变化。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与新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效率观念、绩效管理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模式下的效率观念进行比较,对我国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梦建 《科技咨询导报》2009,(27):159-159,161
新公共管理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形态,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本文概述了新公共管理思想基本涵义和核心思想,结合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改革的实际,论述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管理实践发生了变化,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逐步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与之相应,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的效率观念及绩效管理也发生了变化。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与新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效率观念、绩效管理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模式下的效率观念进行比较,对我国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在历史上一度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效仿的对象,随着行政管理市场导向的推进,新公共服务模式进入西方行政管理的视野。通过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思考,提出了新公共服务行政责任观,同时对传统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予以对比和批判,提出新公共服务模式的行政实践,即竭诚为公民提供服务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张秉福 《创新科技》2005,(12):20-21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针对管理型政府失效的症状,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中兴起了一场借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的运动。在这场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理念是: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应该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物品。与统治型行政文化、管理型行政文化相比,服务型行政文化是建立在服务型政府理论基础上的,它奉行这样的价值观念:公共行政主要是为满足社会需要、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而存在的一支力量;它以公共利益代表者的面貌出现,从而必须积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它的运行方式、作用范围必须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否则就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对理性官僚制的再思考--兼谈当代中国行政体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宁 《枣庄师专学报》2004,21(3):109-112
7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先后进入后工业社会.以韦伯的理性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被认为陷入了困境,正被新公共管理所取代,客观地分析历史与现实,我们发现,对理性官僚制的创新与挑战,动摇不了这一古典制度范式在公共行政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尚处于官僚制不足阶段,必须强化官僚制的优点,弱化其缺点,并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对我国行政体制进行理性构建.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和反思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运而生。新公共服务理论旨在强调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公共行政中的政府角色、价值追求、责任控制、领导观、效率观等方面都形成了整体性观点,对我国公共服务的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本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出发,通过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说明了新公共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应运而生的必要性,随后简要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希望可以从宏观整体把握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对政府管理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论及运动,它为政府管理与改革提供了不同的视野,但其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治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多主体(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民社会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共同参与,它代表着一种与统治不同的新的公共管理思想。治理理论及其思想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理性地思考治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公共管理作为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在政府的角色、公共管理主体等方面有很大的理论创新,研究这一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新型城市市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而20世纪20年代掀起的市政改革运动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阐述在这一运动中,被时人称为市政专家的董修甲的市政管理观,并分析共管理观的时代特点。他的市政管理观及其特点,标志着中国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营化、行政外包等现象的出现,政府职能逐渐向社会转移。公共行政的变迁使得传统行政权的界定遭遇挑战。"行政权"本身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时代赋予了行政权新的内涵。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强制性、国家意志性已经不足以解释公共行政变迁之下出现的新现象。在公共行政变迁的大背景之下,反思传统行政权理论,对行政权的属性进行重新界定,对解释行政法上的控权理论从而实现最佳行政之目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但是存在收入分配不合理,医务人员职业责任和风险高,工作量大等问题。在医改进程中,保障并提高非营利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薪酬标准,建立新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体系,是医疗改革问题的根源,也将保障医改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的体制改革原因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之所以风起云涌,其现实依据是,它是整合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动力的现实选择,化解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规范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程序的必然要求,提高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水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