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45 ℃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荆[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荆间生成双核配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认为本反应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2.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5~40℃区间氧化异丁醇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离子为一级,对异丁醇的表观反应级数为正分数.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剂[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但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不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生成双核加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3.
在硫酸介质中铂阳极上Ag~ 对于Cr~(3 )和Mn~(2 )的氧化有一种很有效的催化作用.在Ag~ -e→Ag~(2 )氧化峰的电位处,Mn(Ⅱ)和Cr(Ⅲ)放催化氧化的电流效率皆高,其电流为为Mn~(2 )、Cr~(3 )离子向电极表面的扩散过程所控制.选择适当的条件,Mn(Ⅱ)被催化氧化的产物可以是Mn~(3 )、MnO_2和MnO_4~-.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这—Cr_(2)O_7~(2-)的阳极再生过程曾和有机溶剂中进行的有机物氧化过程联用,结果表明苯甲醇向苯甲醛、蒽向蒽醌的转化率是高的.  相似文献   

4.
铜(Ⅱ)催化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方法研究了在氨水-氯化氨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实验获得速率方程的通式为:r=k[Cu2+]1.0[NR]0[H2O2]1.0,实验活化能Ea=48.98kJ.mol-1 .动力学处理导出的方经验速率方程获得满意的吻合.  相似文献   

5.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_(1-x)Ce_xCoO_3钙钛矿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N_2物理吸附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e掺杂对La_(1-x)Ce_xCoO_3物化性能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的掺杂不仅增加了样品的比表面积,还增强了其氧化还原性能,提高了样品对CO的氧化活性.但当Ce掺杂量(即Ce/La+Ce原子比)大于10%时,样品中出现CeO_2物相,覆盖了活性位,破坏了钙钛矿结构,使CO氧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阳极电解氧化Cr^3+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隔膜式板框压滤自动循环电解装置,以纯铅板为电极,研究了影响Cr3+阳极氧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时[C3-+]、阳极电流密度和温度,电流效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当[Cr3+]=1.20mol·L-1、DA=800A·m-2、温度为50℃、液体循环速度为0.3~0.4 m·s-1时,阳极电流效率达71%,Cr3+转化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铬(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C~45℃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abs随催化剂[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 ]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的反应机理,通过ka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荤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353K的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Ni(Ⅱ)一步不可逆还原为金属Ni,测得在Pt电极上α为0.27,D0为4.65×10-5cm2.s-1.该条件下Ce(Ⅲ)不能单独还原为Ce,但可以被Ni(Ⅱ)诱导而共沉积.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Ce-Ni合金,Ce的含量随阴极电位的负移,Ce(Ⅲ)/Ni(Ⅱ)摩尔比增大及电解时间延长而增大,最大可达32.76%.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电中性原理对Sb(Ⅲ)-Cl~--H_2O系,Sb(Ⅲ)-Me(Ⅰ)-Cl~--H_2O系和Sb(Ⅲ)-Zn(Ⅱ)-Cl~--H_2O系进行了常温下水解平衡的热力学分析.计算及绘制了[Sb~(3+)]_T,[H~+]与[Cl~-]_T,[Me~+]或[Zn~(2+)]的热力学关系图.经验证,彼此符合较好.又将计算及实验数据分别回归拟合,得出了相应的数模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微量Zn~(2+)在电解还原铕(Ⅲ)离子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阴极中含Zn~(2+)时,铕(Ⅲ)离子将缩短到达定量还原的时间,用循环伏安法监控电极过程的结果表明:电极过程是准一级的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索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绿色技术,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Hmim]PF6和[Omim]PF6)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性能,并与正丁醇相应的萃取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螯合剂加入时,离子液体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均很低,螯合剂的加入可使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分别由原来的2.31%和2.18%提高到99.89%和98.64%;离子液体阳离子取代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不利于Cu(Ⅱ)和Ni(Ⅱ)的萃取.与传统有机溶剂相似,离子液体在萃取重金属离子过程中具有很强的pH摆动效应,pH<2时,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几乎为0;pH>6时,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均大于90%.利用该pH摆动效应,可对Ni(Ⅱ)进行反萃取,实现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Ce(Ⅳ)在2mol/LHCl 介质中氧化二苯硫腙褪色的慢反应,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二苯硫腙的浓度,建立了非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测定Ce(Ⅳ)的新方法。反应速度的检测是在620nm下测定反应前后CCl_4相中二苯硫腙吸光度的变化。方法的检测限为5.0×10~(-7) gCe(Ⅳ)·ml~(-1) ,线性范围为0. 5-5μgCe(Ⅳ)·ml~(-1)。对干扰严重的金属离子 Ag~+、Au~(3+)、Cu~(2+)、Hg~(2+)等可在 pH4-6条件下,用二苯硫腙的四氯化碳溶液萃取除去。将方法用于测定合成水样中Ce(Ⅳ),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函数f(x)在无穷区间内一致连续的一个充分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设f(x)为(a,+∞)内的连续函数,若lim[f(x)-(px+q)]=0(p,q为常数)(1)则称f(x)在(a,+∞)内有渐近线y=px+q. 引理1 若函数f(x)在(a,+∞)内有渐近线y=px+q,且lim f(x)存在,则f(x)在(a,+∞)内一致连续。证明(?)ε>0,由于f(x)在(a,+∞)内有渐近线y=px+q,所以lim[f(x)-(px+q)]=0,于是(?)N>max{0,a},当x>N时有  相似文献   

14.
Mn(Ⅲ)/Mn(Ⅱ)体系电极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于间接有机电合成的Mn(Ⅲ)/Mn(Ⅱ)体系的电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证实Mn(Ⅲ)离子在浓H_2SO_4溶液中将形成络合离子,以MnSO_4~ 形式存在。提出了Mn(Ⅲ)/Mn(Ⅱ)在浓H_2SO_4溶液中电解氧化还原时与前人不同的电极反应历程,即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存在着前置化学转化步骤。阐明在不同过电位条件下,电子转移步骤、扩散传质步骤和前置化学转化步骤均可分别成为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硫酸稀土电解氧化分离铈(Ⅲ)的工业化问题,对阴离子膜耦合电化学反应氧化铈(Ⅲ)同时析出铜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阴极液的酸度为3~4 mol/L,电流密度适当等条件下,阴极和阳极电流效率可分别达到95%和80%,铈(Ⅲ)的氧化率大于98%,铜成粉率和成粉电流效率分别达到93%和85%;变电流电解氧化铈(Ⅲ)和同时电解氧化铈(Ⅲ)为氧化铈(Ⅳ)的能耗分别只有恒电流电解时能耗的40%和33.6%;放大试验结果与小试验结果一致;阴离子膜耦合电解氧化铈(Ⅲ)同时析出铜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促进[Ru(bpy)3]2+(bpy = 2,2′-联吡啶)对次黄嘌呤(Hx)的电催化氧化作用. 结果表明,Tris的加入明显地增强了[Ru(bpy)3]2+对Hx的电催化氧化,扫描速度、溶液pH和Hx浓度对Hx电催化氧化均有明显的影响,Hx电催化氧化产物能与Tris发生后续的化学反应,[Ru(bpy)3]2+对Hx的催化氧化是基于后续化学反应增强均相电催化反应(EC′C)的机理. 在10 mmol/L Tris/50 mmol/L NaCl (pH 7.2)缓冲溶液中,Hx的电催化氧化电流在0.10 ~0.15 mmol/L区间随Hx浓度线性地增大,相关系数为0.991,检测限为0.12 μmol/L (S/N = 3).  相似文献   

17.
在pH5.4的0.05mol/l HAc-NaAc溶液中,Cr(Ⅲ)-三乙四胺六乙酸(TTHA)-NO_3~-是一个平行催化波体系。用极谱法测得NO_3~-氧化Cr(Ⅱ)的反应速率常数k_f为1.4×10~3dm~3mol~(-1)s~(-1)。当稀土离子加到Cr(Ⅲ)-TTHA中,由于生成杂多核络合物RE(Ⅲ)-Cr(Ⅲ)-TTHA,在-1.37V(vs.Ag-AgCl)呈现一个极谱波。  相似文献   

18.
铕(Ⅱ)的电解制备和电极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铕(Ⅲ)的还原方法国内外均有很多报道,但很少对铕(Ⅱ)电解制备的电极过程进行研究。我们分别从 EuCl_3、Eu(CIO_4)_3和 Eu(HCO0)_3三种溶液中电解制备铕(Ⅱ),并研究它们的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讨论了电极反应付产物对制备铕(Ⅱ)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电解制备铕(Ⅱ)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诸如电解液、电极材料、pH 的选择以及如何防止铕(Ⅱ)氧化等。  相似文献   

19.
超声电解氧化Mn(Ⅱ)电流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铅作为阴、阳极,超声电解氧化Mn(Ⅱ)成Mn(Ⅲ),比较了超声电解与搅拌电解时的电流效率,得出了超声电解氧化Mn(Ⅱ)的最优化的条件:0.4mol/L MnSO4、7mol/L H2SO4的溶液中,电流密度为80mA/cm2,在 3.5V进行电解.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体内植入医用钛合金的抗菌能力,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向钛片基底注入Ag~+,然后利用阳极氧化法在注入Ag~+的钛片上制备TiO_2纳米管(Ag~+-TNTS).利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XRD)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纳米管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同时分析了Ag~+注入剂量对Ag~+-TNTS抗菌效率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NTS相比,Ag~+的注入有效提高了TNTS的抗菌效率,同时增强了TNTS的亲水性,Ag~+注入剂量为5×1017 ions/cm2时,Ag~+-TNTS的抗菌性和亲水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