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污泥与煤混烧过程中Nox和N2O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热输入为0.2 MW的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城市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着重研究了污泥/煤掺混质量比、空气过剩系数、二次风率等因素对NOx及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污泥掺烧比例的增大,流化床密相区和稀相区的温度明显下降,烟气中NO和NO2的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而N2O的质量浓度则明显上升;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NOx和N2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呈增加趋势;在空气过剩系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密相区的还原性气氛增强,NOx和N2O的排放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O2/CO2气氛下燃煤过程中NOx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沉降炉在O2/CO2和O2/N2气氛下对煤粉燃烧过程中NOx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了不同停留时间、燃料/氧化学当量比、温度等因素对燃煤过程中NOx的排放特性的影响,并对2种燃烧方式下NOx的排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O2/CO2气氛下NOx的生成量远远低于空气气氛下NOx的生成量,其主要原因是在O2/CO2气氛中高CO2质量浓度导致气氛中生成较高含量的CO,从而在未燃烧碳表面发生NO/CO/Char的反应,促进了NO还原为N2;O2/CO2气氛中没有N2,避免了热力型NOx和快速型NOx的生成;约80%的再循环烟气致使NOx的停留时间大为增加,即延长了NOx的还原反应时间,从而降低了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以流化床反应器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过量空气系数、煤种及煤与生物质混烧对NO和N2O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化床反应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2O,且NO和N2O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NOx的生成量还和煤种有很大关系。煤的含氮量、煤中氧与氮的质量比和氢与氮的质量比都会直接影响NO和N2O的生成量。采用煤与生物质混烧的方法,羧基主要作用于中间产物HCN,从而减少NO和N2O的生成量。煤与生物质混烧可以降低燃烧过程中NO和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在 0 .2 3m× 0 .2 3m燃煤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掺烧城市生活垃圾的实验 ,研究了掺烧垃圾过程中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随垃圾加入量的增加 ,飞灰中含碳量减少 ,燃烧效率增加 ,HCl排放浓度增加 ,NO ,SO2 排放量减少 ,N2 O排放浓度先降低后增加 ,灰渣中二恶英含量随垃圾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燃用天然气制油的氮氧化物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台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分别燃用五种不同天然气制油(GTL)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油.研究其总的NO2排放,以及NO,NO2,N2O等氮氧化物主要组分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各GTL混合燃油的NOx排放曲线形态较为接近,低负荷时差异较小,随负荷增加,排放差异增大.NOx排放以NO和NO2为主,各GTL混合燃油的NO排放随着负荷上升而增加,NO在总NO2排放中始终占有最高比例.NO2排放也占有相当比例,在低负荷和高负荷均较低,中间负荷最高,大负荷高温不利于NO2的生成.N2O排放量极低,在低负荷时有一定生成量,中高负荷N2O排放几乎为零,缸内高温不利于N2O排放的生成.随GTL混合比的提高,NOx和NO排放降幅增大,NO2排放有所增加,但总体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流化床中NOx和N2O排放的途径.在一个实验室规模的小型鼓泡流化床上进行了生物质燃料(木屑)与煤混燃的研究.结果表明:木屑与煤混燃可以有效地降低NOx和N2O的排放,并且还发现,对NOx和N2O的削减能力与混合比例有关.掺入木屑的比例越大,削减的程度越强,但随温度的升高.削减程度有所下降.对木屑与煤混燃能降低NOx/N2O排放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CFB)由于煤种适应性好、负荷调节能力强、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近些年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N_2O排放浓度较高成为制约循环流化床应用的一大因素,因此对N_2O的生成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总结N_2O的减排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在循环流化床燃煤中N_2O的生成机理,并对煤的各项性质、床温、过量空气系数等影响N_2O排放的因素进行分析,从各类影响因素出发对现有的N_2O减排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反向分级、混燃生物质及CFB解耦燃烧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可应用于均质充量压燃(HCCI)发动机的二甲基醚(DME)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M燃烧模型,该模型包含97种物种和457个基元反应.拓展M模型的应用范围,分析了DME发动机HCCI条件下关键基元反应和重要物种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获得了DME氧化反应的主要历程.研究了NOx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NOx排放中NO生成量达到最大值后出现“冻结”现象,NO2与N2O最终排放浓度极少且受缸内温度影响不大.随着缸内温度的增加,NOx排放中NO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基于化学反应速率及敏感度分析,得到了DME发动机HCCI燃烧的NO排放主要受扩大Zeldovich机理和N2O途径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滴管炉上对无烟煤、烟煤及其混煤在O2/CO2气氛下燃烧时的NOx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燃烧气氛、温度、氧浓度、掺混比例等对NOx排放浓度及氮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之O2/N2气氛下,无烟煤与烟煤在O2/CO2气氛下混烧时NO排放浓度平均低大约12%;随O2体积分数增加,NO排放浓度仅小幅增加;随混煤中无烟煤所占比例的增加,NO排放浓度先减小后增加,当无烟煤/烟煤比例为1:1时,其达到最小值;混煤的氮转化率随混煤中无烟煤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混煤的氮转化率与掺混比例有较大的关联,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依据闪电产生氮氧化物(LNOx)的基本理论,利用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半经验公式,计算了在闪电消散阶段对产生一氧化氮(NO)有主要贡献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结果分析表明:闪电冲击波之后,通道温度从10 000 K衰减到2 000 K的过程中,等离子体复合生成氮氧化物(NOx).随着温度的降低,生成N原子和O原子的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而由N原子和O原子复合生成NO及O2、N2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温度衰减到2 000 K左右时,复合生成NO的主要反应的速率最大.由此推断:对于给定的反应物浓度,此时生成NO达到最多.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物料平衡观点出发,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一种模型。由此模型经数学推导出得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n,燃煤一次上升进入分离器的质量份额atm及循环燃烧份额rxh间的关系式。提出系统可能达到的最大循环倍率的概念。此关系式可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一个设计准则,根据该准则设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将能保证具有所要求的循环量,达到设计所预期的燃烧和传热方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分析,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特性、燃烧特点和技术关键进行比较,以便于更好地在电站锅炉设计和运行中应用这一新型的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14.
反应型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免疫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首创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TCIC)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种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新分类方法,并在科研中实际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三等奖。在对抗原/Ig和抗原/补体-TCIC的研究中,发现了抗原/IgA-TCIC是有关疾病慢性化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论证了抗原/补体-TCIC的免疫病理作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对Ig/补体-TCIC的研究中,阐明了免疫复合物病理生理意义的Ig类型决定性和临床病型相关性等免疫生物学规律,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循环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循环平稳理论,建立了具有旋转特性的机械设备的信号模型,对其振动信号的二阶循环统计量的解调性能进行了分析.指出利用循环谱图及其轮廓图可以有效识地从复杂的机械振动信号中提取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频率特征,为设备的故障识别及故障定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太钢能源动力总厂新炼钢水处理作业区中碳钢浊环系统为例,论述了太钢水处理在连铸浊环水处理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为连铸浊环循环水系统的水质保证以及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概述WINDOWS系统的基础上,描述了WINDOWS环境中通讯设计特点。还提出了软件所采用的双消息循环法,以解决通信任务,既适时工作又不独占控制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循环流化床(简称CFB)边壁下降流的现象入手,首次揭示了边壁下降流的生成机理,并就床顶结构对边壁下降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边壁下降流内循环模型.通过分析和数学推导,给出了边壁下降流内循环速率以及轴向截面平均物料浓度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图书污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山西科技》2009,(5):59-60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图书污损的现状及原因,指出了这种情况的危害,并进而提出了解决图书污损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和开发增压循环床燃烧装置,在一个床体内径为80mm,高为6m的增压循环床内对其流动及操作特性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本文发表了床料粒径、筛分对床内空隙率分布的影响以及压力对增压循环流化床运行特性影响的试验结果,并讨论了它们对煤在增压循环流化床中燃烧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