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显良的古诗《春晓》英译是基于对中西思维差异透彻理解之上而形成的翻译佳作,也给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参考:诗歌翻译有别于普通文学文本翻译,只有遵循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诗歌翻译方能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2.
程利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1):97-100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地把握了近代中国国情,抓住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盟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它贯穿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马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
在古今数千年的数学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数学表现出两种不同倾向:西方的逻辑倾向和中国的算法倾向,我们从这两种思维的差异性上来谈平面几何教学。 相似文献
4.
5.
王秋安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4-27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70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激烈的变革,也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大变革。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的进化论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元气自然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接受科学进化观的一部分学者,形成了唯物史观。真正系统和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瞿秋白和李达,这可以说是思维方式转变的第三步。 相似文献
6.
王莹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3):79-81
《申报》是近代上海的一张极具典型性的中文商业报刊,它从创办、繁荣到最终停刊,从外资独家经营到为中国民族资本家所有的历史过程,代表着多数近代上海中文商业报刊所经历的兴衰,也体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萌芽到发展直至衰落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王晓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1):94-96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的双重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因而,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盟体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正是没有认清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钱家先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1):90-93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盟与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9.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构成思维的主要因素,思维表现于语言之中.中西方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必然存在于英汉的句子结构之中.通过对英汉句子结构的分析,剖析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周海兵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2):66-68
中国古代数学对微积分前两阶段做了出色工作,其中许多都是微积分得以创立的关键。中国已具备了17世纪发明微积分前夕的全部内在条件,已经接近了微积分的大门。本文就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进行分析,从文学作品中看中国古代的微积分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思想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及思维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孔子是运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阐释其思想的?本文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为依据,详细地分析了孔子的思维方法。本文认为,孔子在阐释其思想时主要地运用了“叩其两端的思维方法”、“辩证的中庸思维方法”以及“对抽象思想辩证地展开其具体内容的思维方法”,并对这三种思维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曹晓阳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为什么一部兵书,两千多年来为中外军事界所瞩目,甚至可以运用于学习方法、领导方略、商场竞争、竞技比赛、外交谈判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孙子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军事问题,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陈文丽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0-54
近代中国人撰写的大量日本竹枝词反映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从萌芽阶段的好奇,发展阶段客观与盲目的日本观并存,到繁荣阶段的理智、冷静的日本观,而尾声阶段的日本观却为淡然。然而,近代中国人"西教盛行,汉学更轻"的失落感与中华文化中心的优势文化心理始终贯穿在日本竹枝词的发展与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4.
学制旨在规范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推动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纵观清末民初制定的《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近代化的进程,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封建社会的垄断、务虚、封闭到近代社会的实用化、民主化、平民化和国际化的转变趋势。但由于对近代高等教育本质理解上的偏差,也使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出现了一些曲折与失误。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文化是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发生广泛交流的重要时期之一。中西文化间的冲突体现在了文化交流的各个层面,并且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冲突也在逐渐深入。但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并没有动摇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引发文化心理层面的全面崩溃。尽管如此,在大规模的文化冲突中,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并最终超越了中国的固有文化,形成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陈大亮的古诗英译思维模式理论为古诗英译的鉴赏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这种理论,分析《静夜思》四种英译本的思维模式,认为运用原象思维翻译古诗词才是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4):57-60
在中西文论会通这条道路上,出现了中国文论失语的现象,面对西方哲学和文论思想的冲击,表面上失去的是话语权,实际上失去的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就中西文论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文心雕龙》与《诗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部著作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比较,以期为中西文论的会通道路提出一些警醒。 相似文献
18.
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人类思维不仅具有共性,同时也必然具有个性,即民族性。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在语言上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从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对翻译中句子视点的转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周建军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是始终不脱离形象,始终灌注着情感、始终借助于想象力的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后者则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综合反映社会现实的思维方式。二者尽管同出于人类思维这一母胎,尽管遵循着共同的认识规律,且其目的都在于揭示和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但是,在认识现实,揭示事物即使是同一事物本质规律的具体过程中,二者的反映方法、表现手段却是大相径庭,有着明显区别的,这似与条条溪流归大海之理是相契的。本文拟从“质”的探索这一视角,对二者进行一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年,职业指导被引入我国。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沟通教育与职业”的社会团体,是近代中国职业指导运动的主要推动机构。它在职业指导方面的活动涉及输入、宣传、实践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国职业指导运动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