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态系统价值分析理论和方法,本文定量分析了青海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价值.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的主要服务功能价值约362.71亿人民币;其中涵养水源的价值最大,为289.66亿人民币;其次为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考察及旅游和水产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在不断减少,只有采取整体的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对流域内河流表层沉积物中36种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测定,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类型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36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已被量化青海湖流域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21种金属元素地累积指数(Igeo)值均为负值,其他15种金属元素未被量化土壤环境背景值,表明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无污染,无显著富集现象。锰、砷、镉、铅、镍、铜、铬、锌等8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69.13,为低生态风险级别,但这8种金属元素在布哈河上游、泉吉河和黑马河入湖口处RI值均超过110,为中生态风险级别。冗余分析(RDA)排序图显示:人类活动是影响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镉、砷、铅、汞金属元素浓度的关键因子。综上,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与青海湖流域周边人为施用化肥农药、交通污染等因素有关,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未出现金属元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特殊生态功能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同时还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物种基因较为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青海湖流域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采用青海湖流域环湖几个主要入湖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要素历年实测资料序列,统计分析青海湖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分布规律以及年内年际间的变化规律;这些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青海湖流域入湖河流的水文特性,为地方及其流域在空间上、地区上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提供依据。对于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等提了一定的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别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丰水期(7-10月)的TM影像数据,同时结合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和地面调查资料,依据青海湖流域湿地分类体系,采用湿地类型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近10a青海湖流域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湿地约占流域总面积的23.99%,10 a来湿地总体比较稳定,总面积变化不大,而湿地类型之间的变化较明显,主要是永久性咸水湖、永久性河流、内陆盐沼、洪泛区平原和沼泽化草甸之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流域土地覆盖时空变化与生态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1986、1995年和2006年三期的遥感数据,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区域土地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沿湖岸景观廊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水位明显下降,青海湖流域草场植被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有加速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青海湖北部湿地为例,从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构建由组成结构、整体功能和外部环境3个要素15个指标组成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生态系统医学理论划分健康等级及评分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熵权法,AHP法两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近10年的生态健康指数,进而对青海湖北部湿地进行了生态健康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其生态健康近10年处于上升状态.对青海湖北部湿地进行生态健康趋势分析,可为青海湖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及其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青海湖水位下降所导致的湖区生态环境变化,指出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能够反映流域水环境的特点和水质情况.本文以青海湖沙柳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夏季典型月份进行了河水和地下水样品采集及可溶性离子含量的测定,对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夏季河水和地下水的离子含量特征、水化学类型、离子来源和灌溉适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夏季河水和地下水的p H平均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1987年、2000年以及2010年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青海湖流域湿地景观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分维数,对青海湖流域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湖流域的主体湿地景观是高寒沼泽.(2)青海湖流域湿地景观的面积波动明显,景观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3)1987~2000年湿地景观面积逐渐迅速减少,景观破碎度以及景观分维度明显增加.(4)2000~2010年湿地景观面积增加迅速,景观的破碎度显著减少,景观聚合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10.
基于InVEST模型的产水模块对2000-2015年青海湖流域的产水量进行模拟,结合未来气候情景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对2025-2050年产水量的时空分布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青海湖流域产水量呈波动增加的趋势;2000-2050年子流域产水深度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青海湖湖区的西部,相对高值区位于湖区的...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青海湖水位的变化成因和水量平衡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减缓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遥感影像为依托,根据历史及现有的遥感影像数据生成各时期青海湖范围水涯线,结合其他矢量数据以及统计数据,设计并实现了“青海湖面积动态监测系统”.系统能够将青海湖面积变化以多种方式客观、科学的展现出来,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青海湖流域1961-2010年近50年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气温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线性增温率最大达到0.40℃/10a;存在较为明显的4次增温期,特别是最近一次增温期,持续时间长,最大增幅达0.1℃/a.降水量虽然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存在三次明显的增多期,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88-1989年间.在季节变化上,气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尤其以冬季和秋季增温趋势最明显;降水的季节增幅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夏季,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9.3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表明青海湖流域目前正处于增温增湿阶段.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萎缩干涸原因、发展趋势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青海湖萎缩干涸原因,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该湖泊的补给水量常常入不敷出,原因是受气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等影响,其中湖区所受的人类活动影响较小;(b)湖水位的变化与人类耗用水量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其水位变化基本上反映了该流域内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针对青海湖流域的这一特点,采用线性扰动模型(LPM),能较好的地模拟青湖的水位变化过程及预测未来的水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流域植被生态补偿标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补偿标准又是生态补偿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遥感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野外调察数据等为基本数据源,运用CASA模型模拟青海湖流域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采用市场价格法、能量替代法估算和反演青海湖流域植被的生态补偿价值,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植被总补偿价值为98.74×108元,各植被类型的补偿标准分别是山地灌木林5467元/hm2.a、耕地5303元/hm2.a、河谷灌木林5028元/hm2.a、高寒草甸4923元/hm2.a、湖滨沼泽4898元/hm2.a、高寒沼泽4525元/hm2.a、温性草原4507元/hm2.a、河谷沼泽4058元/hm2.a、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2575元/hm2.a.  相似文献   

16.
 保障河流生态需水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综合考虑水生生物对于河流水深要求以及生态需水年际差异的基础上,对传统生态水力半径法进行了改进,并以青海湖裸鲤为指示生物研究了青海湖流域两条主要河流(布哈河、沙柳河)的生态需水特征。结果表明:(1) 改进生态水力半径法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并可以满足维持河流基本生态功能的需要,不考虑年际差异的生态需水计算结果将被显著高估;(2) 1958-2009年布哈河和沙柳河年生态需水量多年平均分别介于1.45×108-2.64×108、1.26×108-1.85×108m3;(3) 布哈河和沙柳河4-5月生态缺水量多年平均分别为0.29×108、0.21×108m3。因此,改进生态水力半径法是计算河流生态需水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防止单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掠夺式开发对中国众多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方法针对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一特殊的多重复合型区域,在定性分析其特殊性及其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基础上,运用集中系数法对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可知在青海湖风景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大,特别是畜牧业和旅游业;而第二产业则发展空间不大。结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经济空间秩序、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和加强区域整治与宏观调控4条途径来实现对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引导,以解决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促进其经济发展,最终实现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SWAT模型在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径流变化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青海湖布哈河流域过去几十年径流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变化趋势,对布哈河径流变化进行了预测,得出未来30年径流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大,青海湖水位下降速度将会减缓甚至出现上升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青海湖裸鲤染色体核型及多倍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活体PHA-秋水仙素注射法研究了青海湖裸鲤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92,核型式为:18m 18sm 16st 40t,NF=128。初步认为青海湖裸鲤可能是二倍化了的四倍体,源自某种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生态环境的原始多巴类。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地指出了青海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青海湖及周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本区生态条件、市场需求、周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原则,认为本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应以生态旅游为主要形式.通过借鉴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事的成功举办经验,指出深刻挖掘青海湖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加上政府重视,一定能拓宽青海湖的旅游市场.文章详细规划了游客宿营地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