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61-61
本项目采用溶胶一燃烧法低温(700℃)合成了纳米陶瓷颜料,与传统方法相比降低了500℃的烧成温度,而且由传统方法的两次煅烧改为一次烧成,生产过程无需球磨,大幅度减少了能耗。同时原料离子混合更加均匀、高效、工艺流程紧凑,大大减小了所合成颜料的成本和色差。所合成的颜料发色更加高效、稳定,可直接加入到釉料中,直接在高温煅烧后发色,用量减少,而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9-30
该课题针对我国非金属矿物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和相关应用行业缺乏合适的替代材料等突出与紧迫问题,采用无机材料表面改性与复合技术制备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包括非金属矿物基复合白色颜料和高性能复合导电材料两类。课题系统研究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中非金属矿物属性、  相似文献   

3.
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术语稳妥地翻译成外文术语,应意译为主,少量音译(用汉语拼音音译)。当前应重视培养既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又熟谙外语和外国文化,还掌握术语学知识的术语翻译和规范人才。  相似文献   

4.
蜂猴Nycticebus是哺乳纲Mammalia灵长目Primates原猴亚目Strepsirrhini懒猴科(眼镜猴科)的动物,属于低等灵长类(原猴类),也是灵长目中体型最小的类群之一,共包括5个种:N.coucang、N.pygmaeus、Njavanicus和NBengalensis(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2009)。它们自然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如印度的东北部、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束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等(王应祥,1998)。我国记录有2种:蜂猴N.eoucang和倭蜂猴Npygmaeus。  相似文献   

5.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多处提到消炼五石铸造阳燧。对于王充所说阳燧的材质,学术界的看法存在分歧,一种认为阳燧是玻璃透镜,另一种认为是铜凹面镜。文章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材料考证出汉代五石是丹砂、曾青、雄黄、石、磁石五种矿物,指出《论衡》所载用五石铸造的阳燧是铜镜,不是玻璃透镜,并从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发展因素两个层面对古人用五石铸造阳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国造纸术的源流,文章以实地调查资料入手,对中国近十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造纸工艺进行了工艺分析。从造纸的各个步骤分析比较后认为,中国的传统手工造纸有两种不同的造纸法:一是抄纸法造纸,二是浇纸法造纸。这两种造纸方法在技术工艺和关键步骤上截然不同,所造出的纸也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应分属不同的造纸技术体系。通过对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古纸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发现两种造纸方法有不同的源流和外传路线,其中浇纸法为非蔡伦系的造纸法,抄纸法为蔡伦系的造纸法。直到现代,这两种造纸方法的遗存仍有不同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春,笔者应《科技术语研究》(现名《中国科技术语》)之约,拟写了《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以下简称“探源”)与《台风和飓风的异同》两文,分别在《科技术语研究》第8卷第2期和第3期上刊出。本为应差而为,未料反响颇多。近日网搜发现“探源”一文流传更广,颇为忐忑,盖因“探源”涉及之台风命名表又有更替者,  相似文献   

8.
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所撰《本草集注》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药物学专著,而且是唐代之前记述矿物学知识的最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近百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分类和鉴定等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至于对有关矿物产地的记述,不仅范围广,而且内容已涉及古今产地、地名沿革、分布规律等多方面。这些记述可以代表梁代中国矿物学达到的水平。它所开创的全面和深入记载矿物药的性状和产地的本革学著述体例被后代所沿用,使本草著作成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知识的丰富宝库。  相似文献   

9.
本质直观与形式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分形式直观与本质直观是分析现象学的首要任务,这一区分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原则:如果一种直观在一个命题蕴涵关系中表达的是前肢与后肢的谓词之间(它们的主词相同)的关系,那么,该直观是本质直观;如果其在一个命题蕴涵关系中表达是前肢与后肢的主词之间(它们的谓词相同)的关系,那么,它就是形式直观。具有蕴涵关系的两个本质之间具有本质必然性关系,而有本质的形式中的诸元素与该本质之间具有普遍必然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青金石产地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金石是一种最古老的玉石,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概述了青金石的产地来源和使用历史。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以及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来自阿富汗、俄罗斯贝加尔湖等地的几个青金石样品进行了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了不同质地青金石的不同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伴生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差异为探寻青金石的产地来源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葫芦考略     
葫芦被我国古人当作瓜类的一种,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在距今七八年千的我国新石器遗址中曾发现它的残果和种子遗存,文字记载也很早。它在我国古代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除果实和叶子供食用和作药物外,成熟的果实还被用来制作各生活用具、乐器等等,另外瓜瓤被用作喂猪,种子被用于榨油浇制蜡烛,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出于对这种植物极端推崇的缘故,古人甚至认为人类也由它发源而来。从有关历史资料来看,葫芦应是一种起源于我国的栽培植物,原产地可能在华南或华西南。  相似文献   

12.
古代金属中的合金元素--铜、锡、铅、砷、锑等的数值大小和变化常被用来标识合金化水平和冶炼工艺以揭示技术进步的过程.然而,这些合金元素的含量在特殊情况下会高到超出普通铜合金的正常值或在金属表面富集,技术本身很难清楚地解释这类现象.文章通过系统总结、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地有关锡、铅、砷、锑等合金元素在金属中出现的特别用意,试图从视觉效果--对颜色追求的角度来理解有关合金和表面处理技术产生的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志书地图绘制准则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代地方志书中的雕版刊印或手摹地图,本文命之为“志书地图”,在中国古代地区国占有很大的比例,除极少数外,都不采用“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法则,而是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某些绘画法则,形成了绘制志书地图的“经营位置”准则。  相似文献   

14.
古青铜热处理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我国古代青铜镜是否存在热处理工艺,是一直有着不同看法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试验。其主要收获是:使用淬火、回火的方式获得了与古镜基本一致的组织,从而证实了我国古镜进行过热处理;同时更正了某些学者以为锡青铜高温回火组织类于其高温退火组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成分体系的确定是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感应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技术对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学者对古代玻璃研究的现有成果,从科技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玻璃(主要是东汉以前)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应加强对西周到战国时期中国出土的釉砂、玻砂、镶嵌玻璃珠(含陶胎镶嵌玻璃珠),以及伴随古代玻璃同时出土的绿松石等文物的科技研究,并结合对中国古代陶瓷和冶金技术的研究,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也谈腐殖酸与“黑漆古”镜表面呈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学者认为,战国汉唐青铜镜表面并未镀锡,其“黑漆古”表层是高锡青铜基体在腐殖酸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该文依据有关试验和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1)现有腐殖酸处理试样从颜色、光泽到表面成分和表层结构,与古镜“黑漆古”都是不同的;(2)“腐殖酸富集说”解释不了“水银沁”镜、“花背”镜等的表面现象,以及一般铜镜的加工工艺;(3)它没有一条文献记载可以为据。笔者依旧认为:“黑漆古”是古镜镀锡表层自然腐蚀的结果,这是既有实物资料,也有文献记载为凭的。  相似文献   

17.
略谈易卦与二进位制——兼与魏安明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魏安明的论文《八卦作为一种无零二进制数符系统的解说》的卦序的二进制解说是一个自创的新解说,缺乏相应的原始文献支持。文章通过对易卦与二进制问题研究始末的介绍同,学术界已有共识;易卦系统本身是一种二进位制数表示方式,而古人是不经有自觉才是问题的关键,作者认为至迟雍易学中中国古人对此已经明确的自觉。  相似文献   

18.
五星盈缩差算法是中国古代行星运动理论中的一个关键算法,五星地心真黄经和五星定合、定见、定伏时刻的推算都与这个算法密切相关.由于科学史家通常认为五星盈缩差就是行星中心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中国传统行星理论的客观评价.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五星盈缩差算法的理论模型,指出五星盈缩差是为修正行星中心差而设计的,但它既不等同于行星中心差,也与太阳中心差无关.通过对《纪元历》盈缩差算法精度的考察,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古代行星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种大葫芦法的成就及指导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中国是它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它既可食,又可用为水上交通工具、生活器皿、皮具,还可作饲料、制烛、入药、制笙竽、玩具,用途之广是鲜见的。特别是在制陶发明和普及之前,它的盛水贮粮功能更显重要。广大民众需要硕大葫芦为器物用。于是古人在2000多年前首创特殊的种大葫芦法。《庄子》和《Fan胜之书》最早提及和载有此法。历代农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至清末至少有2  相似文献   

20.
“验历”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改革中重要环节之一。验历的内容从汉代使用日月天象扩展到唐宋时代使用五星天象,这不但反映了历法技术上的进步,而且也揭示了五星占与历法的互动关系。通过对10世纪末宋代《乾象历》验历过程中使用的汉以来的五星天象的考证和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的五星占不仅仅具有星占学上的意义,而且具有历法上的意义,五星天象观测成为促进历法改革的重要的技术上的因素。研究表明,古代的五星天象记录绝大多数是可靠的,是当时的实际观测描述。出于政治目的而伪造“荧惑守心”和“五星会聚”的情况当是特例。另外,中国古代历法改革,既是科学活动,又是国家政治活动。历法及其天象推算技术(如五星天象),总是在这种技术与政治、国家与科学的张力中得以进展,并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