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两窑青白瓷之间的关系,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定了每个样品胎釉的化学组成,从中找出能够区分不同制作窑口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对这些指纹化学组分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湖田窑青白瓷的胎料来源相对稍分散,繁昌窑青白瓷的胎料来源相对比较集中,两窑青白瓷胎的化学组分和青白瓷釉的化学组分都有所不同,同时,两窑青白瓷的釉料来源或配方也有所不同.用EDXRF和指纹化学组分散布分析相结合可以较好地鉴别湖田窑和繁昌窑青白瓷器.  相似文献   

2.
骆冲窑始烧于五代时期,是繁昌窑早期阶段的代表性窑口.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对骆冲窑青白瓷胎、釉样品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其与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五代时期的景德镇窑白瓷和青山窑白瓷的异同;同时对其白度值、显微结构、吸水率和烧成温度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显示,骆冲窑青白瓷与定窑白瓷有很高的相似度,白度值可以媲美白瓷;样品胎体结构致密,已达到较高的烧造温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对中和窑青白瓷胎釉化学组成进行测试,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从器物的内在属性方面还原中和窑的制作工艺、发展演变规律、产地特征.结果表明,中和窑青白瓷坯料采用当地瓷土,为"一元配方",釉料为钙釉配方.早期中和窑胎料处理较精细,中期釉料配方发生了改变,且较早期稳定,制作工艺水平有所提升,晚期瓷土采集点可能发生了改变.胎中ZrO_2/Rb_2O值可以区分城关窑、中和窑、桂平窑,其均值分别为0.06、0.08、1.08.对比安徽繁昌窑、武昌青山窑、景德镇湖田窑、福建德化窑,城关窑、中和窑青白瓷胎具有高Rb、高Sr、低Zr的特点,广西桂平窑具有低Rb、高Sr、高Zr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江西景德镇湖田窑与湖南羊舞岭窑早期同属于烧制青白瓷的瓷窑体系。该文通过对宋代景德镇湖田窑与羊舞岭窑早期(宋元)青白瓷的窑炉与窑具、装烧工艺、制作工艺、品种与造型、胎体与釉色、装饰等各方面特征的研究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发现两窑既有同时代的共性,又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羊舞岭窑早期青白瓷既是受湖田窑青白瓷的影响而产生的,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赤峰缸瓦窑白瓷、彩绘瓷、黑釉瓷和酱釉瓷的原料配方,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33件辽代和6件金代缸瓦窑遗址出土的陶瓷标本进行了科技分析。缸瓦窑胎体元素组成具有典型北方“高铝低硅”的特征,细白瓷胎可能使用了有别其他品种瓷器的原料配方,且淘洗更为精细。缸瓦窑白瓷釉为透明釉,以钙作为主要助熔剂,来源可能是草木灰;细白瓷为钙碱釉,CaO、P2O5和MnO含量均低于粗白瓷,说明灰用量较少。白地褐彩产品的底釉Fe2O3的含量均值与白瓷相近,但MgO、CaO等助熔剂含量较低,目的是增大高温黏度,有助于褐色彩绘纹样呈色清晰。缸瓦窑黑釉中CaO含量较高,但P2O5和MnO含量低,应是以黄土作为主要的配釉原料;酱釉具有较高的硅铝摩尔比且P2O5含量高,有助于瓷釉产生分相析晶和酱釉发色。可为揭示缸瓦窑制瓷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邢窑巩义窑白瓷化学组成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邢窑不同时期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有所不同;巩义窑唐代3个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非常接近;邢窑巩义窑细白釉瓷胎的化学组成有些相似,但胎料产地不同.邢窑巩义窑粗白釉瓷胎的原料产地各自都比较集中,配方比较简单,化学组成有些相似,但不同窑口的胎料产地也有所不同.两窑窑工在制作工艺上曾有过交流.  相似文献   

7.
福建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为了解德化地区不同窑口青花瓷的原料来源、成分和分类关系,用质子激发Χ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量了20个后所窑和十排格窑青花瓷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窑青花瓷的胎、釉原料来源接近,并且都经历了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两窑不同时期青花瓷透明釉样品的釉料来源或配方曾有过明显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宋五大名窑对景德镇窑瓷器在造型、装烧、装饰等方面的影响,其中着重分析了定窑和景德镇窑之间的生产、运输方面的对比,景德镇窑充分吸收了定窑白瓷的各项优点而赢得元政府在景德镇设置官窑,促使景德镇发展成为了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试了10个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化学组成,并和浙江南宋时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数据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龙泉大窑区,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区.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胎、釉料来源和南宋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的原料来源和分类关系,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XRF)测量了北宋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当阳峪窑酱釉瓷胎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集中,白地黑花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分散,两种瓷胎的原料产地表现出明显差别;酱釉瓷外表面酱釉和白地黑花瓷白釉的主量化学组成有所不同,研究表明两种瓷器的釉料产地和配方不同.  相似文献   

11.
黄凡 《科技信息》2011,(14):I0376-I0376,I0379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西方人对中国最初的认识就是从瓷器开始的。中国的英文表述China,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即为瓷器。可见在西方人观念中,瓷器即代表中国。在中世纪的欧洲宫廷,瓷器就已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尔后长盛不衰。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学报告的显示,我国最古老的瓷器起源于商周时期。瓷器的制作工艺在东汉时期发展日臻成熟。而在唐朝,瓷器开始大量外销。在唐朝外销瓷中,呈现了越窑青瓷,定窑白瓷和长沙窑瓷的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浙江龙泉大窑地区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南宋哥窑和弟窑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龙泉市内紫金土和瓷土等原料,恢复龙泉哥窑和弟窑青瓷生产,并研究成功龙泉青瓷新产品.  相似文献   

13.
宋代龙泉青瓷工艺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浙江龙泉大窑地区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南宋哥窑和弟窑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龙泉市内紫金土和瓷土等原料,恢复龙泉哥窑和弟窑青瓷生产,并研究成功龙泉青瓷新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古汝瓷的原料产地和起源关系,用 X 射线荧光分析(XRF)测试了78个钧官瓷和 不同时期古汝瓷胎和釉中的8种化学组成,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散布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所 有 钧 官 瓷 胎 样 品 的 胎 料产地相对比较接近,多数古汝瓷胎样品的胎料产地相对比较接近,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多数古汝瓷胎样品接近 但不同;多数钧官瓷釉样品的釉料产地非常集中,釉料配方接近,古汝瓷釉样品的釉料产地稍分散一些,钧官瓷釉样品和 古汝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接近,但配方不同;用样品的化学组成可以把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不同时期的古汝瓷样品区分 开   相似文献   

15.
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检测了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8种化学组成,和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等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能够表征这些青瓷来源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进行了散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口.分析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以及陶瓷航运的历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清凉寺汝官窑和钧台钧官窑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1个清凉寺窑汝官瓷,11个钧台窑钧官瓷的釉和胎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每个样品的3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指纹元素分析,分别得到它们的胎和釉指纹元素散布图,以确定它们的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清凉寺窑汝官瓷和钧台窑钧官瓷的胎、釉原料来源明显不同.汝官瓷和钧官瓷的胎釉料配方也是不同的,"钧汝不分"之说不适合于清凉寺汝官窑与钧台钧官窑.  相似文献   

17.
用EDXRF研究钧台窑出土不同时期古汝瓷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钧台窑出土不同时期古汝瓷之间的原料来源和分类关系,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测试了30个不同时期古汝瓷胎和釉中的8种主量化学组成,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不同时期古汝瓷胎的原料产地接近,用化学组成不能把它们区分开;多数宋代早期釉样品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分散,釉料配方有些变化;多数宋代中、晚期釉样品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集中,釉料配方相对比较稳定;古汝瓷胎和釉的原料产地、配方则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卫生瓷锆乳浊釉的主要原料组成、配方设计及工艺参数。利用XRD、TEM、高温显微镜等测试手段 ,初步研究了骨灰对卫生瓷乳浊釉工艺性能的影响以及骨灰乳浊釉的乳浊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官瓷的起源关系,用能量色散Χ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测量了56个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官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一维和二维散布分析显示钧官瓷胎的原料来源比较集中,严和店窑汝瓷胎的原料来源比较分散,钧官瓷和严和店窑汝瓷的胎料来源接近但不相同.钧官瓷的釉料来源比较集中,釉料配方变化较少,严和店窑汝瓷的釉料来源或配方比较分散.用EDXRF测试和化学组分散布分析相结合,可以较好地区分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官瓷样品.  相似文献   

20.
磁州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最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其烧制的以铅为助溶剂的氧化铜绿釉器装饰技法和装饰品种丰富多彩.为了解不同时期绿釉器的原料来源和配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无损测定磁州窑观台窑址不同时期11个样品胎、釉的化学组成,对这些数据分别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宋金时期绿釉器胎样品的胎料来源相对比较集中;多数金代绿釉器胎样品的胎料来源相对比较分散;多数金代绿釉器样品的釉料来源相对比较集中,配方变化相对较小;多数宋金时期绿釉器样品的釉料来源相对有些分散,配方变化比较多;护胎酱釉的釉料来源和绿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