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孟德斯鸠作为法国18世纪资产阶级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对于现代共和主义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他所推崇的共和是全体人民拥有最高权力,以平等、自由、法治作为价值基础,以三权分立和制衡为架构的代议制民主政体。他的共和思想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分权制衡观点和价值追求,对于当代中国宪政乃至世界各共和国之"共和"的突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宪政包括共和、民主、自由、法治等诸种价值。一个比较成功的宪政国家,这几种价值都能得到比较有效的实践和张扬。但是,共和、民主、自由、法治等诸种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而宪政的实现,就在于在诸种价值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共和、民主、法治自有其本身意义之所在。然而,无论共和、民主还是法治,最终都只是作为我们追求的手段而存在的。包括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宪政制度在内,一切制度的建构都是为了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自由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和皈依。  相似文献   

3.
谭嗣同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谭嗣同认为,要实现中外通、上下通和人我通,就必须要沟通中西学术,以中国传统的大同和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为武器;要实现男女内外通,实现男女之间的平等,就必须要兴办女学,为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谭嗣同指出,注重实践和相互切磋是沟通学术的为学之方。  相似文献   

4.
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立基于公域和私域的界分、公民的美德和人性本恶。他在论述自由的同时 ,集中探讨了维持共和国的策略 ,主张用道德和制度来维持公民的美德 ,肯定共和国各阶层间的冲突 ,认为平民应拥有保护自由的权力 ,共和国应保留旧制度的形式。他的共和思想属于保护型共和主义 ,对后世许多思想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主要源于社会制度原因和社会结构性原因。提出教育中最不平等的是使教育成为一群人控制另一群人的手段。要实现教育平等,必须先消除阻碍教育平等实现的制度根源,确立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终身化的教育制度,以平等的制度来保障教育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7.
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探讨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教育平等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的关系。阐明西方关于教育民主化、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诸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含义。教育平等的理论基础不同,平等的含义也不同,教育平等理论的受益者也不同。教育不是“社会均衡器”,即使“教育民主化”大旗高扬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现实当中的不平等现象依然俯拾即是,教育平等思想倡导者的乐观宣言并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平等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机会平等是实现中国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公平竞争的重要原则,而教育机会平等是机会平等的基本要求和逻辑起点。推进教育机会平等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创新教育机会平等制度,提高教育系统工作者的自律意识,建立教育腐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创新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优势,指出高校图书馆所张扬的平等、自由、自治教育方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创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它关系到所有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现阶段,我国"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教育及社会问题。以罗尔斯无知之幕为逻辑起点,运用原初状态理论及正义两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和差别原则,特别是其包含的最大最小值原则、补偿原则等,剖析中国教育公平的瓶颈,以期正确解读中国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这就意味着,要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实现法治化,就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以法治规则为先导.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宅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权”口号以及它所包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等等。在批判中予以适当地肯定,在肯定中加以科学的改造。真正的自由不过是巨大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平等是相对的,“无产阶级平等的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民主总是和专政同存,“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提供真正完备的民主制”,“在共产党主义社会里,民主将变成习惯,消亡下去”。平等、民主和自由,不能等同视之。平等是相对的,民主要消亡,只有“自由”的本性决定了只能属于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唐结玲 《科技信息》2010,(30):204-204
本文作者从自由发展的视角审视高职教育的发展,论述了"自由发展"、"自由形式"对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高职教育自由发展的资本实现和高职教育自由发展的价值实现,明确认为"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是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精神、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旨在达成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前提是自由与平等、热爱与谦虚、信任与尊重、倾听与理解、开放与分享。  相似文献   

16.
经济民主是教育平等的基础,政治民主是教育平等的前提,教育法律是教育平等的保障机制。人类教育平等的理想只有通过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新法國素描     
本文作者杜立凡脱(Louis Dolivet)是美“自由世界”杂志的编辑和自由世界协会的秘书。他曾出席伦敦联合国会议,並周游战后欧洲。本文原载於新共和周刊三月十一日号。  相似文献   

18.
在18世纪的法国兴起的启蒙运动中,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抨击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僧侣、贵族的特权以及封建统治的腐败,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的口号,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人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启迪遭受宗教神学思想奴役和蒙蔽的人类理性.然而,当时在教会控制下的腐朽的封建教育,是不可能满足启蒙思想家以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理性的需要.卢梭鉴于这种腐朽的封建经院主义性质的教育戕害人性,违反自然,提出了一切顺应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理论.在1762年发表的著名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中,通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9.
自由教育思想已有千年的历史,其涵义自产生以来,在时代的变迁中,被刻上不同的印记.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变革性的,单就教育而言,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即平等、分享、选择.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学习者真正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由此,信息时代背景下,自由教育的理念在于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20.
社会责任与知识自由是一对矛盾体,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有图书馆界的专家提出此问题。美国是一个主张人权平等的国家,图书馆员将读者分等级借阅图书,严重违背了人权平等,教育平等的法则,美国图书馆员就从平衡馆藏入手,保持中立原则,让图书馆的每一本藏书都有读者借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