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息检索中,个性化排序在传统的基于内容匹配的排序算法基础上,结合用户兴趣特征,返回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检索结果.由于用户数据存在稀疏性和兴趣爱好不均衡等问题,用户兴趣偏好模型构建通常不是很精确,检索效果也不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类别偏好的个性化排序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词向量技术计算查询词和文档标签集之间的语义相似程度,其次,考虑到用户对不同兴趣的偏好程度不一,通过构建用户兴趣偏好模型,计算出用户对不同兴趣类别的偏好程度,对待查询文档进行个性化处理,以达到个性化排序的目的.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用户的个性化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加权概念网络的用户兴趣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概念网络(WCN)的用户兴趣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动态学习算法,挖掘蕴含在用户反馈文档中的概念及其概念关系,建立WCN的用户模型,从而捕捉和表述用户兴趣偏好.基于WCN用户兴趣模型,提出了检索提问个性化理解以及文档个性化重评价的实现方法.为了检验提出方法的建模性能,设计了信息过滤仿真试验.测试结果表明,WCN有较好的用户建模性能.  相似文献   

3.
Web2.0为信息检索提供了很多可以使用的资源,其中两种资源对于个性化检索而言非常有益,那就是社会化标注和网页分类信息。用户给出的标签反映了其对于网页的认识和思考,而用户标注过的网页的类别则反映了用户在选择时的偏好和兴趣,两者的结合使用对个性化检索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仅使用社会化标注进行个性化检索的方法上,提出基于标注和网页分类进行个性化检索的方法,通过两者结合筛选出兴趣和偏好相近的用户,进行用户属性的扩展,并在扩展时考虑用户的质量,从而能在个性化检索中取得更好的结果。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手机等移动设备具有小屏幕、操作不方便和具有惟一标识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移动环境下搜索引擎的个性化搜索的新方法.首先用户的查询历史可以通过惟一的手机号自动记录下来;其次利用用户的查询历史,建立用户描述文件以及基于关键词空间的用户兴趣模型;最后根据用户兴趣模型,采用关键词扩充算法优化用户查询.此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移动环境下的个性化搜索,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5.
元搜索引擎中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调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元搜索引擎的调度策略是研究元搜索引擎如何为用户选择数量合适并贴近用户查询需求的成员引擎,以较小的资源耗费,帮助用户获得较高的查询质量.该文提出了基于兴趣分类采样的成员引擎特征表示的方法和基于用户兴趣的成员引擎个性化调度算法.调度算法根据用户的兴趣计算出各成员引擎与用户查询的相关度,为用户选择最具有潜在有用的多个成员引擎来为用户提供查询服务.实验表明,该模型提高了用户的检索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类和聚类相结合的个性化检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检索工具的设计大多面向所有用户,而没有考虑到用户个人的兴趣,导致查准率较低。由此提出一种基于分类和聚类相结合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聚类技术,对用户的历史浏览记录进行聚类,产生一个初步的用户兴趣分类,然后根据ODP对用户兴趣分类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用户兴趣分类,并利用该分类对传统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分类,以产生有意义的分类搜索结果。该方法克服了单独利用分类或聚类技术的局限性,提高了搜索引擎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信息检索、本体和个性化搜索等相关知识,构建一种基于本体的个性化搜索引擎模型PSMBO.该模型由用户界面、查询请求处理模块、检索模块、查询结果处理模块、兴趣学习模块以及用户兴趣知识库和本体知识库七个部分组成.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搜索引擎在查准率和查全率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网上商品信息采集Agent系统的结构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一个面向Internet的个性化商品信息采集Agnet系统。该系统采用用户与用户Agent以及用户Agent与信息Agent的交互机制,采用分布式智能体Agent技术,相关反馈学习算法和基于多用户个性化模式的层次智能信息滤波算法,智能化适应用户兴趣的变化及环境的变化,反映了当前及今后信息检索领域发展的趋势。该系统适用于电子商务中的分布在Internet上的商品信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系统在交互方式,自适应用户兴趣和信息源的变化,高效并行检索等方面的不足,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检索的需求,主动地帮助用户完成商品信息采集任务,方便了用户,能够满足人们在信息采集时的个性化要求,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是“主动服务”的电子商务,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把个性化信息加入到搜索结果排序中, 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的可量化用户个性化信息的方法, 并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与用户的个性化信息, 预测用户的搜索意图, 把预测结果融合在排序结果中, 解决了传统检索模型无法有效加入用户个性化信息的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个性化信息后的排序结果准确性明显提升, 从而改善了用户对搜索引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增长和Web内容的动态变化,通用网络搜索引擎的不足越来越明显.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概念网的多Agent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描述了个性化信息检索的过程和检索机制,讨论了应用不同方法的Agent检索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个性化多搜索引擎检索的结果比其他搜索引擎检索的结果具有更好的整体性能比,能改善用户需要的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网络学习的web日志的使用挖掘,获取学习兴趣,建立兴趣模型.采用相似性度量方法对具有相似兴趣的学生用户进行聚类,实现了学习内容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新颖率和非预期率.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移动搜索和政府网站的特点, 发挥Hadoop 处理大数据的优势, 设计开发了日志挖掘和个性化定制系统。利用Flume 和HDFS 实现了海量日志的汇总和存储, 为日志挖掘提供了数据源和调用接口;采用MapReduce 实现了对日志的高效分析, 利用搜索结果网页的标签和导航, 建立了网页向量空间模型和用户兴趣模型;根据用户兴趣模型, 使用聚类分析中的K-means算法将有相似兴趣的用户组成兴趣组;通过计算搜索结果网页到用户所在兴趣组的距离, 判断用户对该网页是否感兴趣, 据此调整搜索结果的排序, 实现个性化搜索和推送功能。  相似文献   

13.
赵新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232-4236
研究了基于节点兴趣的非结构化P2P自动搜索的机制和算法。节点兴趣由节点所共享的文档的k-高频词向量描述。网络中的节点采用"拉"(pull)通信方式。节点不能把信息"推"(push)给其它节点,这样就保证了节点只会收到它想要的信息。系统中的节点根据用户提供的共享文档自动获知用户感兴趣的文档类型,并且自动和其它具有相似兴趣的节点组成一个覆盖网络。节点定期自动获取覆盖网络中其它节点共享的新文档信息,以方便用户查找和浏览新文档。并且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个性化搜索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挖掘到用户的潜在兴趣并进行相应的聚类分析,提出采用潜语义空间的Zipf分布的特性,并结合PLSA(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来获取全文的语义.即先通过Zipf分布原理找到文档的潜在语义空间,在此空间中对用户的兴趣进行聚类,并建立用户兴趣描述文件(user profile),即建立用户兴趣层次树.实验表明,所提出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VSM(向量空间模型)的聚类效果,同时,在著名的CTI数据集上的个性化推荐实验结果也充分说明基于潜在语义空间构建的用户兴趣描述与用户真实兴趣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搜索引擎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关键字匹配的搜索引擎系统无法反映用户的真实兴趣,由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搜索结果的雷同.因此本文结合神经网络以及用户向系统提交的个性化信息对网络进行训练,从而构造了一个能够实施个性化搜索的实验系统,并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搜索引擎是用户利用网络资源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目前搜索引擎的查准率有待提高。对于不同的用户而言,即便是相同的查询词其期望的查询对象可能不同,那么搜索引擎此时的查准率其实就是让搜索引擎具有个性化搜索的特点。个性化搜索引擎的关键是用户兴趣的确定和文档兴趣值的确定,只有把抽象的个性化兴趣量化成数值类的模型,才可以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和量化文档与兴趣的相关程度,从而准确地对网页进行筛选并达到个性化排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目前搜索引擎返回的信息量过大且缺乏语义关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可视化探索式搜索引擎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元搜索引擎返回的原始信息在云计算环境下语义相似度的计算和语义链的构建,采用探索式搜索方法为用户获取个性化的结果.与传统搜索引擎相比,其结果更加直观地表现了目标信息及其之间丰富的语义关系,该方法使用户能够更为自然而有效地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更符合其需求的目标.作为实验模型,还需要更多的元搜索引擎的支持,以及进一步计算优化语义相似度的算法,才能使该模型真正实用化.本研究为云计算环境下构建新一代个性化智能搜索引擎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