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醛精制润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糠醛精制过程中温度,醛油比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糠醛精制润滑油存在一个最优操作温度区域,糠醛精制润滑油的温度,醛油比不宜同时取较大值。  相似文献   

2.
转盘塔内糠醛精制润滑油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糠醛、润滑油体系的特点,研究了转盘转速,溶剂比和精制温度对润滑油精制结果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操作组合条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关联拟合,得出了润滑油粘度指数和收率随操作因素变化的无因次关联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糠醛精制装置的溶剂回收系统和湿醛系统腐蚀严重影响生产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设计了化学工艺缓蚀的方案,经过生产实验和应用,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糠醛精制润滑油过程中温度、醛油比对精制结果的影响.把油品的四个质量指标(折光率、酸值、碱性氮、苯胺点)虚拟成四个组分,对糠醛精制过程建立平衡衡算关系.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多变量体系的平衡计算.应用该平衡计算结合原油的质量指标预测一定温度和醛油比下精制油的质量指标和收率,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混合轻脱油的糠醛精制为目标,单级精制的数据为基础,建立多级糠醛精制的模型方程。应用数值算法结合原油的质量指标,模拟并讨论精制温度、醛油比和平衡级数对精制油的质量指标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合理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碱炼、脱色、破乳同时进行的工艺 ,精制废花生油 ,得到了淡黄色透明的精制油。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最佳精制条件和各处理剂的合适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糠醛精制过程的机理分析和操作经验,建立了过程的静态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包括:精制油收率模型、精制油粘度模型以及精制油粘度指数模型。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精度较高。提出了在精制油质量指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以精制油收率最高为目标的糠醛精制过程操作优化策略,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操作条件。仿真研究与计算机离线指导生产结果都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可以提高精制油收率1~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兰州石化炼油厂润滑油加氢补充精制装置技术改造及其运行情况,通过合理利用停工装置的设备,使流程改动不大,装置改造后减一线馏出口、半成品脱酸率比改造前提高14、16%,后续酸碱精制装置精制深度平均降低4%。  相似文献   

10.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对于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从传统抽提溶剂、抽提溶剂助剂、新型抽提溶剂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基于抽提过程的废油再生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抽提溶剂复配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两种航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实验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电动吸痰机作为润滑油吸入器和清洗器,利用SYP1003型运动粘度测量器测定了4010和4106航空润滑油在不同温度时的运动粘度,并确定了它们在Walther—ASTM模型下的粘温表达式。结果表明:粘度较低或油的温度较高时,润滑油显示出较好的粘温特性;4010润滑油的粘温性能好于4106润滑油。在0-100℃温度范围内,可用Walther模型预测上述两种油的粘温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华  王丹 《江西科学》2002,20(3):167-170
论述了闭式齿轮传动时润滑剂及润滑方式的选择、供油量的确定 ,这些对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及延长其使用寿命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烃组成分析的方法对氧化前后以及热、光两种氧化的研究 ,发现在加氢润滑油老化实验研究中 ,光氧化的强度远远大于热氧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型引进设备在选用国产润滑油时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聚醚的酯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反应条件.发现其反应历程为酰氧分裂,在钨硅酸催化体系下,温度控制在110℃以下,反应时间为7 h.酯化后,黏度下降较小,羟值较低.  相似文献   

16.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研究了妥尔油酸性物的提取分离工艺 ,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妥尔油酸性物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得出了妥尔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 2 5MPa ,萃取温度 35℃ ,二氧化碳流量 2 0kg/h ,萃取时间 90min ,萃取酸性物得率 5 2 .3%。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气压固体分析探针技术对两种合成航空润滑油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两种润滑基础油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及种类.结果显示:在合成航空润滑基础油中,检测到的化合物主要有烃类、酯类和含杂原子化合物(N,O和S).其中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对烃类化合物的响应值较好,对酯类则相对较弱.检测到的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不高,但种类较多,有C6H16N,C6H10N3,C27H41N10,C6H13N6O3,C20H33N6O2,C21H35N6O2,C22H37N6O2和C24H41N6O3,含氮化合物特别是碱性含氮化合物对润滑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新型絮凝剂再生废润滑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洧  熊道陵 《江西科学》2009,27(3):356-359
结合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与现状,开发一种新型絮凝剂对废润滑油的无污染、低成本的再生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在添加量5%、反应温度80℃左右、反应时间30min、搅拌速度200转/min、恒温沉降温度80℃、沉淀时间20h的条件下有最佳的再生效果。试验表明,在该复合再生条件下,经过再生处理后的废油基本上达到了该级别新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