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袭祯 《自然与人》2009,(6):58-59
长久以来,人体中的阑尾和脾脏被视为进化的“残留物”,许多人认为它们是可有可无甚至有害无益的器官。新的研究却发现,它们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为阑尾和脾脏彻底平反,恢复它们的名誉了。  相似文献   

2.
张芳 《科学之友》2022,(8):70-71
人体中有不少像大树一样的器官结构,它们有着粗大的根部,然后向上或向下蔓延生长,将不同“养分”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维护人体正常运转方面,这些“大树”起着关键作用,需要精心呵护。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上药物筛选技术主要是依据药效学模型进行细胞和动物实验,测试给药前后的变化,但是这种初筛方法的效率并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类器官芯片成为生物医学中极具特色而富有活力的新兴领域.相比传统的平面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类器官具有更接近在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反映人体生理学特性.结合类器官芯片与微流控技术构建的生理微系统,可以在体外模拟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征.本文综述了类器官的培养现状、器官芯片的制作和应用以及结合仿生传感技术的研究工作进展.这些技术研究在药物研发、疾病模型和个性化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徐荣祥教授是治疗烧伤烫伤的专家。他发明的湿法治疗以及相关药物治疗了成千上万的患者,也使他在国际国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最近。徐教授有惊天之语:“5年内用再生潜能细胞原位复制出人体所有206个组织器官。”此言一出,引起中国生物科技界和医学界哗然。立即有多位中科院院士在报纸上对他发出质疑。中国科技部生  相似文献   

5.
内幕故事     
《科学之友》2004,(4):62-63
人体是一部惊人的机器。如果你能像科学家一样,使用一台高倍显微镜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内部,就会发现上万亿个不同的部件,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正在高效率地共同工作着。更神奇的是,它们都被挤在一个个小小的空间里。(举例来说,人的肠子很长。如果你身高1.58m,你的肠子比你长5倍!)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细胞。功能相同的细胞聚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组织,比如肌肉组织或皮肤组织。不同的组织组成器官,比如心脏、大脑和肺。一个器官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器官彼此相连,形成功能各异的系统。举例来说,人的呼吸由呼吸系统控制,而对食物的处理则由消化系…  相似文献   

6.
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非线性科学前沿学科分维学说的成就,认为人体间隙维就是久寻未见的经络系统,间隙维中的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它集物质、信息、能量于一身,是有自组织能力的耗散结构,是人体仅次于神经系统,但又保证每个神经细胞信息和能量供应的功能系统。只有它才配有把人体各组织器官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自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环绕肌肉和器官周围的结缔组织,叫作“筋膜”。最新研究表明,一直以来被人们忽视的筋膜这一人体组织,可能是解决慢性疼痛和免疫功能障碍的关键。科学启示有时来自最不可能的地方。例如,训练老鼠等实验动物做“瑜伽”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通过伸展颈部、背部与腿部肌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健康益处。这一发现让研究者开始关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忽略的重要的人体组织——筋膜,以及筋膜对人体健康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一直以为扁桃体、阑尾、尾骨等是人体的多余器官,对人体没有一点用处。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这些所谓的“多余”器官,其实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要面临衰老和死亡的威胁。曾经有不少人误以为,人体各个器官在人们开始进入老年的时候才开始衰老。然而,英国研究人员却表示,人体各个器官的衰老时间比我们预想中要早得多,在我们步入老年之前,大部分器官早已开始衰老。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在所有的重要器官中,最先衰老的竟然是大脑和肺,它们在人们20岁时就开始衰老;而比较晚衰老的是人的肝脏,它在人们70岁时才开始进入衰老期。了解一下人体各个器官的衰老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身体进行保健,让我们活得更健康。  相似文献   

10.
并非奇谈     
编辑同志: 《人体能感知地磁》一文发表后,许多同志议论纷纷.我们认为,人体能感知磁场并非奇谈.国外曾有报道说,1896年就发现人眼的磁闪光效应,1930年发现某些人在进、出加速器磁场时,有暂失定向感觉的现象.我们在从事“磁场疗法”的四年实践中,确信磁场对人体确有作用.所谓“磁场疗法”,就是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部位或穴位后,对人体的组织、器官等产生某些效应来治疗疾病.从安徽省163个医疗单位的临床实践中,证明磁场  相似文献   

11.
人体的眼耳鼻口咽俗称“五官”,它们五家是同一个社区——头面社区的“邻居”。互相关系非常融洽,能够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由于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在汉语词汇中就把它们联系起来。五官在人体生理上更是“休戚相关”,大家最熟悉的是当人们痛哭的时候,眼睛和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素是一类广布于人体及哺乳类动物各组织器官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微量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理作用及复杂的立体结构,七十年代以来,吸引了众多的化学家对其结构改造和化学合成进行研究,成为有机合成化学及药物研究的最活跃领域之一,并且已在计划生育及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13.
医院每天要接纳数千名因体内某一重要器官功能失常而来就医的患者,由于缺乏可移植器官,他(她)们中的许多人将面临着死亡。然而,一项运筹中的振奋人心的新方案,将对那些需要器官的患者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人造肌体组织或器官的生成,称之为‘“新生器官”门ew-Oluslls)。第一种实施步骤是,一名人体组织工程师将一个特定分子,例如一种生长素注入或放置在需要再生的伤口或组织上,这些分子可使患者自身的细胞移入患处,转变成为正确的细胞型并再生这一组织。第二种实施步骤更为大胆,患者接受已于事先从他或她本人,或捐赠者那里所采…  相似文献   

14.
新组织产生一直是医学领域一件最深奥莫测的事。创伤痊愈时新血管如何生长?哈佛医学院一个科研小组历经几十年的探索,于上星期宣布,最终分离、纯化到一种导致新血管形成的人体蛋白质。科研小组负责人瓦利博士(Dr.Bort Vallce)说:“几十年来再造器官是医学上梦寐以求的事,今天现实了。”这种蛋白质发现为认识组织生长(包括骨和器官再生)打开一条道路;同时为癌症,心脏病和其他许多血管生长机能失调疾患带来新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姜朋涛 《世界科学》2009,(11):31-31
假设:肿瘤干细胞 人作为一个成体的存在是起始于一个细胞分裂之后由于所处环境及位置或其他一些目前仍未洞悉等因素的影响而发育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就是所谓的全能性干细胞。而在成体内也存在着一些干细胞被称为成体干细胞,它们作为干细胞但是不能发育成一个个体.只能发育成特定的组织来源的细胞.譬如造血干细胞等。这些干细胞均具有两个特性:自我复制的能力和分化为其他细胞的能力;而肿瘤干细胞假设的提出即基于此。也即认为在肿瘤组织作为一个器官,其中存在着一群细胞。尽管数量很少,但是它们可以自我复制而且可以分化为其他种类的肿瘤细胞对人体造成相应的危害:而肿瘤经过治疗后复发和转移就是因为这群细胞发挥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6.
<正>人体排尿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组织与器官,它们的正常与协调工作是完成正常排尿与控尿的基础。同时,储尿与排尿过程又进一步地被社会行为因素所复杂化。所有这些的协调完成都要依赖于神经系统中为数众多的神经递质来传递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随身设备和医疗设备能从人体直接获取能量,就能免去频繁换电池的烦恼。一个普通人能输出多大的功率?科学家将人们在睡眠状态下身体的功耗定义为“基础代谢率”。普通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平均为85瓦特,高于一台家用电风扇的功率(40~60瓦特)。在这85瓦特中,肝脏和脾脏的总功耗约为23瓦特。肝脏是能量代谢和解毒器官,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同时负责过滤和储存血液。除去肝脏和脾脏,其余器官和组织按照功耗大小依次为:大脑(16瓦特)、骨骼肌(15瓦特)、  相似文献   

18.
四海 《科学之友》2005,(9):27-27
关于人类“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印度教祖师认为,第三只眼是人体“未卜先知”的器官,印度人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灵轮(Chakras),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的中心部位,是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日前,一些俄罗斯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在人们抗击SARS病魔肆虐的战斗中,使青少年对免疫有了新的认识。但你知道机体免疫功能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么?维护人体健康的无名英雄人体免疫系统有皮肤、黏膜、血脑屏障等免疫组织构成的屏障结构: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以及众多免疫细胞和抗体。它们各自忠于职守,密切配合,尽心尽力地维护着人体的健康。一是攘外。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可说是极为险恶的,成百万上千万的细菌、病毒和各种毒物,随时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屏障结构使绝大多数人免于疾患。皮肤保护是阻挡病菌的天然长城;消化道、呼吸道里的黏膜阻止病菌肆虐;胎盘…  相似文献   

20.
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会对人体产生生理反应。本文首先分析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对人体前庭器官的反应;接着,以电梯升降过程为例,对垂直方向的加(减)速运动进行了物理描述,并提出“超重”和“部分失重”的概念;最后,分析人体在超重和部分失重状态下心血管功能等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