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鬼才”之名蜚声 40年代中国文坛的现代作家徐讠于用他独特的浓墨淡彩 ,超拔的奇情至爱 ,穿越汹涌的抗日大潮 ,再现了他心底那个神秘美丽的“乌托邦”,演绎着他灵魂深处的生命悲歌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独特的浪漫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2.
他从小逃学.因为数学老师浪费他的生命。他出生香港.但他认定自己一辈子都会在中国内地.包括失业。他很少出现在办公室,他只做自己应该做而员工做不了的事情。他向他的加拿大老板要“田”.以便他种豆子做臭豆腐,“因为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郁葱200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的诗创作历程大体代表了中国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变化;他建构了自己的“经验诗学”;他的诗在思想、情感、生命感受上都达到了当代中国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郁葱200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的诗创作历程大体代表了中国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变化;他建构了自己的“经验诗学”;他的诗在思想、情感、生命感受上都达到了当代中国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九叶诗人”穆旦因其创作实绩深厚而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最亮丽的星宿。近年来诗界对他进行了严肃、认真、虔诚的研究 ,从多方面考察了他的诗歌艺术。穆旦生命中的独特的品质由他生命的高蹈意志和生命的悲剧意识构成 ,正是这两者共同演绎了诗人丰富而痛苦的一生 ,以及形成了他那独具个性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   

6.
何莹 《上海信息化》2005,(11):14-17
2005年9月18日,在这个“中秋”与“国耻”相逢的特殊日子,惊悉孙德棣先生辞世的噩耗,IT界无不痛惜——中国互联网真正损失了一位重量级人物!这个低调谦和的人,曾在网易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地化解帐务危机,将险些被纳斯达克摘牌的网易拉离了濒死边缘。是他使网易的市值重返中国网络概念股三甲,从而迎来了互联网第二个黄金时期。他一生为中国的互联网事业操劳,不到30岁便头发花白。他身罹癌症,一直靠打点滴维持生命,却在生命的最后两天还在向员工交代手头的工作。IT人的过劳与生命透支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谨以此文悼念英年早逝的孙德棣先生,以及献身IT事业的前辈。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带着他的人生体验,真诚地宣叙着他的理想。他的体验来源于个人、民族、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压迫和这种危机对人的“生命”的毁灭。本文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和深刻内涵。本文分别从“生命之美”和“生命之忧”两个方面分析了沈从文的生存体验在小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前者是他记忆深处的东西,也是他在“危机”的压迫下的历史回归,展现出“湘西”的“本真”的生存状态,为“拯救危机”找到了重构的资源。后者却从现实出发,揭示了下层人民、都市人的“安宁”即“沉沦”的“非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被冠以“童话诗人”称号的顾城尽其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他的人生信仰——童心、自然。从他的诗作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顾城身上特有的童心与对自然超常的悟性,并把这一人生信仰贯穿其生命的始末——他的生活、创作以及爱情。他固守着那座纯明的“童话王国”,偏执地拒绝成长。顾城这个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的男子以其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他的“诗法童心”。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人 ?怎样认识人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也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一个人不管他是否意识到 ,他都是在用自己一生的生命历程在诠释着他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本文试图从人的“双重生命”和“人的主体性”地位阐述人生的“自我实现”的真正内涵和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0.
七月派诗人彭燕郊,最近发表了长诗《生生:五位一体》,这是继他1997年出版的《混沌初开》之后又一宏篇巨制,也是他史诗三部曲的第二部,全诗充分展示了生命不朽这一主题及他的散文化的诗体和“以思想替换感情”的写作方法,两部长诗奠定了由鲁迅的《野草》发端而彭燕郊继承发展的新诗诗体即“彭燕郊体”,他的诗是中国新诗在完成现代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于畅 《青年科学》2009,(6):41-41
全球各地的实验室都在制造“第二次物种起源”,每一项成就都是一次伟大的科学突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大卫·邓麦表示虽然从零开始制造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是一项令人畏惧的艰巨任务,但他坚信5~10年内将会制造出入造生命。他说:“这种势头正在形成,我们正在敲开人造生命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典论·论文》之“气”的生命美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先秦一些代表性说法,可见“气”指自然运化功能,又特指生命功能。两义可统一。“气”是“道”和“器”的中介。曹丕把“气”引入文学批评,指生命气息。他认为生命气息不同,作品便显出不同的“气”。他的“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张扬着生命自由展开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关注生命素质,关注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3.
著名诗人郭小川离开我们20多年了。在他57年的生命旅途中,正当他的生命和创作如日中天之际,他艰难而又实在地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度过了断断续续的六个年头。他在这里劳动生息,辛勤耕耘,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令人刻骨铭心的一页。一郭小川是个诗人,他有一颗诗人永远年轻的心。早在建国之初,诗人曾以澎湃的激情写下一首首燃烧着年轻诗人火热的心的壮丽诗歌,鼓舞和感染了当时多少年轻人!《致青年公民》、《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让生活更加美好》、《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这些闪烁着生命火花的诗…  相似文献   

14.
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喜欢借小说阐释哲理的作家。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关于“轻与重”,关于“灵与肉”,关于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实在是尘世中让人颇感迷惑的命题,虽然人们早已习惯了对它们给予漠视。书中昆德拉用他哲人的深邃,小说家的细腻,把这些人生的坚果一个  相似文献   

15.
崔西明是一位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他延承五四文学“为人生”的优良传统,从启蒙主义立场出发,对社会历史以及现实人生寄予深刻的终极生命关怀。其作品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理性批判色彩,源于他博大的人本主义情怀;而充满生命激情的抒情议论又使其作品闪现着独特魅力。正因如此,崔西明在当代泰安文坛甚至中国新时期文坛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群众来信     
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组委会负责同志:我和我的老伴都是脱下戎装的退休干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生病属于我们的时间不可能太久远了。最近我常想起青年时期读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  相似文献   

17.
“山”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审美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曹操诗歌中“山”意象的内涵包括王者之气的象征、壮志豪情的表现和生命意识的抒发,这些描写体现了他超拔伟岸的英雄气质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意识的慨叹。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 ,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 ,恬静淡远 ,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 ,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 ,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 ,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 ,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 ,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9.
1923年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叫“科学与玄学”之争),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营垒中不同派别之间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极其重大的事件。在这场论战中,张君劢以西方生命哲学特别是柏格森哲学为武器,宣传自己的“人生观”思想,建立了援洋入儒的文化思想体系,为他以后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奠定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07,(4):41-43
大家知道,薛定谔是量子论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为《生命是什么》。书中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生命这种神秘现象。那以后,陆续有不少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思考生命起源的问题。戴森博士可以说是现代的薛定谔。在这个访谈录中,戴森博士介绍了他独自提出的一种生命起源理论,即“生命二次生成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