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阔无垠的沙漠上,一支运送物资的小部队正在和烈日、高温做着顽强的抗争。这时,伴随着一阵慌乱的声音,只见排头的小战士半截身子已陷入黄沙中。没几秒功夫,整个人就没影儿了……啧啧,这场景可真够吓人的。难道沙漠中真有沙怪,能瞬间把人吞噬?这些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到底是真的还是忽悠人呢?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3,(3):55-55
  相似文献   

3.
慎言 《世界博览》2011,(4):16-16
所谓的预见未来,并非指人们对未来的规划,而是指在常识和科学的范围内无法解释的一种预知。比如,一位气象学家预见两年后全球气温将大幅度下降,还比如,预见一场车祸。此处所说的预见,是指那些人们无法控制的事情。那么,人类真的有这种预见未来的能力吗?  相似文献   

4.
《科技知识动漫》2007,(1):102-102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城,人们见到两个用四肢行走而模样像人的怪物尾随于3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小女孩,大的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人们将这两个女孩送到孤儿院抚养,大女孩取名卡玛雅。小的叫阿玛雅。第二年,阿玛雅死了,卡玛雅一直活到16岁。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序言,它向人吃人的社会现实发起了猛烈的批判,同时这部小说对狂人心理感受的描写也是深刻细腻的。人吃人的现象背后蕴含着礼教吃人的本质。人吃人和礼教吃人存在必然的联系,二者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6.
盖昭华 《世界博览》2012,(20):60-60
很多人去巴黎等法国城市游玩时,用英语问法国人事情,多半会碰壁可在德国和北欧诸国,用英语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于是中国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这帮法国佬是故意装作听不懂,因为他们崇尚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说法在国内流传甚久,可事实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7.
刘胤 《青年科学》2011,(6):23-23
玛雅人预言人类将在2012年灭绝,那么玛雅人有没有预见到自身文明的没落呢?这一点我们无从考证。然而,玛雅人的预言却着实给现代人带来了心灵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创作母题."五四"时期,以鲁迅为核心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痛切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吃人"的本质,他们张扬着个性主义的大旗,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封建礼治秩序进行了深刻的抨击与刻画:从食人者"吃人"到被食者"吃人"再到残酷的"自食",一层比一层残酷,一层比一层令人发指.五四先驱者所描述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无异于"吃人的筵宴".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0,(24):10-10
记者大卫·莱昂哈德来到陕西省吴起县,他看到的是一座21层高的国际大酒店主宰了这座西北小城的天际线。吴起县正试图重塑整个城市,这里为居民提供更慷慨的医疗保险,免费教育一直延续至高中阶段。过去10年间,这座位于黄土高原的小城山脉已经披上了一抹绿色。1935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些山脉上结束了漫漫长征路,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跟两位创业者聊天,他们让我帮助介绍VC。其中一个创业者做的手机端应用的产品尚未完成,但公司资金快顶不住了,他从网上搜索了满满一页的VC名单,让我帮他挑挑哪些合适。我告诉他找VC基本没戏,找朋友筹钱吧,但还是应他的要求,硬着头皮给他挑出了3、5家VC。另外一个创业者开了一家精品服装店,1年销售额40万左右,利润率50%,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去找VC。我说等他开了20-30家店、收入做到千万级别、管理模式成形之后,VC才会感兴趣的。他说了句:"那我还要他的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从前些年的磁化杯、磁化水,到如今的磁疗枕,磁疗仪,加上“被磁疗仪器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我们的生活周围充斥着“磁疗”保健品。可是磁疗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相似文献   

12.
邓骞 《科技智囊》2009,(7):38-39
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对于中国企业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大多数人都能讲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CIS)由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小说、电影还是动画片中,常常可以看到穿越时空的桥段,前往未来的,回到过去的,还有超空间旅行的.在英国人H·G·威尔斯1895年创作的小说<时间机器>中,一位科学家乘坐自己研制出的时间机器,旅行到了公元802701年的未来世界;动画片<哆啦A梦>中的大雄通过哆啦A梦的时光机重新看到了已经去世的奶奶8年前的生活.至于超空间旅行,也常见于星际旅行的桥段.  相似文献   

14.
张佳玮 《世界博览》2014,(15):87-87
很可能,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传奇会战,也就是数万对数万.而非铺天盖地的四十万对四十万——我们的确比欧洲人多,但并没多到希罗多德幻想的那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五四与新时期文学代表人物的鲁迅与莫言在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尽管两人关注中国文化“吃人”意象的立足点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审美观点不同,但是他们在对人物深层文化心理的挖掘上,在作品所隐含的现代性思考上,在作品复调形式的运用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阐释是百年人文精神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奇闻怪事》2013,(10):22-23
看好莱坞电影,常有描绘遥远丛林中惊悚刺激的猎头族的场景。在一些早期探险家的记录中,猎头族也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一般大家总觉得这种神秘族群离我们很遥远,但一些考古发现似乎却在说明:猎头族在岭南大地上,曾经存在过。  相似文献   

17.
人皮肤的颜色除种族遗传外,主要由黑色素决定。黑色素多,皮肤就黑,反之就白一些。有多种因素能导致色素沉着,如日光、紫外线的照射能使皮肤变黑;女性生理期分泌的如雌激素、孕激素等也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有些食物(如芹菜、芒果等)中含有丰富的光敏物质,人大量摄入后,经日光照射后,可能会在皮肤上产生斑点或脸色发黄。目前市场上的酱油,都是以大豆、小麦等为原料发酵而制成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18.
1866年,一名法国博物学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想要搞清一个近期经常出没于海上的怪物。随后他又应邀登上一艘美国驱逐舰,试图消灭那个怪物。结果在交战当中,怪物无恙,驱逐舰反被重创,博物学家和他的随从等人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所谓怪物原来是一艘不为人知、名为"鹦鹉螺"的潜艇。  相似文献   

19.
纳豆是日本的传统发酵食品,有很多人都超级喜欢。同时也有不少人接受不了纳豆那独特的黏度和气味。那么这黏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如今,纳豆被当作健康食品,广受推崇,它究竟有什么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面对问题时,很多人会作出一些非逻辑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直觉。而有些判断“应验”了,那么直觉是什么?可靠吗?直觉和第六感是一回事吗?时至今日,这个话题始终热度不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