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船山词用典的类型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山博通经史子集,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以抒情言志。船山词用典呈现一定的类型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五类:爱国贞士、失意英雄、出世隐者、变节小人、虚幻仙道。船山所用典故是对其人格追求、政治理想、人生遭遇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有自成一家建树的王船山,他的词学思想,虽因所编《词选》的散佚而无法窥测,然而艺术的相通及船山部分词前的序言,皆为我们了解船山的词学态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汉代以来,非议屈原之词甚众,王船山一概弃而不论,却对给予屈原以相对好评的朱熹耿耿于怀,在《楚辞通释》中多次责难朱熹的"过于忠"论。究其原因,是因为《楚辞通释》的创作目的在于传承蕴含于楚辞之中的刚烈雄健的文化精神,以号召救亡图存运动;朱熹"过于忠"论所倡导的儒雅温驯的文化精神,与船山的文化精神取向和《楚辞通释》的创作意图相左。  相似文献   

4.
<离骚>是中央音乐学院黄河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以情为根,情系乐中,乐情合一,使扬琴音乐极赋内涵和深度.用黄先生的话来说:"情动未然,感悟于心."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之外,更多的则是把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情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充分表现出来.正如黑格尔所言:"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把精神内涵表现于有组织的声音形式,音乐才成为真正的艺术."所以演奏是否成功取决于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5.
船山的社会批判思想以对意识形态化的宋明道学流派批判为基础,重点对君主"疑、私天下"的封建集权主义,腐化误国的"墨吏猾胥",逾"矩之道"的消费观念等展开了严肃的批判。船山社会批判思想坚守唯物主义立场,寓批判于典籍诠释之中,采取借古讽今的批判技巧,笼罩着浓郁的伦理道德倾向。可以说,船山的社会批判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作了一次全面的清算和总结,无疑重光了中国哲学的批判精神,为后来的中国民主启蒙思潮勃兴做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6.
《九歌》的意旨基本上是巫术宗教的,《离骚》则是屈原作为一个尘世诗人的自述。但巫文化同样是我们进一步理解《离骚》浪漫主义特征的关键。《离骚》里所表现的大胆夸张、丰富想象、奇诡幽深的意境及宏伟气势,实际上都根植于巫文化传统之中。因此,《离骚》浪漫主义艺术具有亚文化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对大家皆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所作词的探讨。因为他的词另辟蹊径,以诗为 词,扭转了在他之前的"温柔香软之态"与"婉约绸缪之情"的词风,而取词的躯壳并赋以诗的神韵,首创豪放词 风。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和诗的淳朴,刚健与柔婉并存,对词的发展不只是理论上的倡导,更突出表 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上。  相似文献   

8.
敦煌曲子词以其质朴刚健的审美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民间词的艺术特色,并且,敦煌曲子词自然、真淳的词风,爽朗、直率的情感抒发方式等艺术特点,对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五代文人对民间词艺术特征继承和革新的过程中,词这种抒情文学体式的审美风格逐渐典雅化,到晚唐五代词体风格已经定型,形成了婉约性的艺术特点。对敦煌曲子词与唐五代文人词审美风格比较研究,可以洞察词体从民间词到文人词演进过程中,作者审美理念的发展变化,从而分析不同时期词作风格的成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诗歌中的形象渗透并映射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离骚》也是如此。《离骚》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别,从对各类别人物形象的梳理和考察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反映并渗透着屈原的儒家、法家及民本等多重思想,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及政治规律超越自身遭遇的认识和对社会革新进步的提倡。其"神游场面"是屈原在以黄帝自况,由此表现出自己的多重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萨都刺词     
萨都刺是在元代多元文化互相渗透影响的文化背景下涌现出的一位卓有成就的回话作家。其词上承苏轼、辛弃优良传统,形成雄奇豪迈、刚健质朴的词风;其怀古词所表现出的忧患意识和兴废之感构成词作思想精髓;隶事用典、融化诗句以及锤炼字句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研究萨都刺词的发展变化,全面客观地评价萨都刺的创作。进一步认识汉文化对他族文化的亲和力与融合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抒情诗一般不具备人物形象。《离骚》是抒情诗,却为我们展现了以诗人自我形象为中心包括群小、楚王等人组成的群像图。这显然与《离骚》独特的艺术手法分不开。本文认为,《离骚》通过了四方面的艺术完成了其人物形象的塑造: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特征;②随矛盾发展,写性格变化;③用花草比兴,透视人物内心;④用虚幻境界,展示人物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12.
含蓄蕴藉是词体言情的一项基本美学品质,处理恋情表现为“轻含蓄”,处理穷通兴衰之情表现为“重含蓄”,“有寄托入无寄托出”则是贯串在二者之中的一种特殊的诗学方法,它们共同体现了儒家诗学于情感审美艺术传达的独特要求,构成词体抒情美学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3.
晏几道是宋代词坛上记梦词大家。在其现存的260首词作中,记梦词高达54首,“梦”字出现次数频繁。记梦成为《小山词》抒发情志的一种独特方式,表现手法多样:以象征之法,抒梦中之情,感发内心潜在的情感骚动;词情清壮顿挫,运笔曲折婉转,或作递进式的情感宣泄,或呈点状式的情感回旋;时空辗转跳跃,意境渺远朦胧,创造出一个个幽深迷离的梦中之境。因此,《小山词》以深挚娇婉、“工于言情”的艺术魅力独秀于宋代词坛。  相似文献   

14.
"德"字在古代以会意的方式凸显其意义。船山"德"之涵义,承接了古代会意字义并实现了价值开新。从天德到人德,船山对"德"之起源作了明确说明。教、习、修是达德的三个基本环节,达德与成德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达德是成德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成德之后的礼乐验德是船山"德"论的一大特色。德乃修身制行之善与表正万物之本,此乃德之价值的两个层面。"德"之终极价值指向和谐,德到优时横天际地、左宜右有。  相似文献   

15.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试图结合惊心动魄的气氛渲染和性格各异的人物塑造两大方面,再次感受一下《史记》中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段《鸿门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判定《离骚》句腰虚词的性质,必须直面三个语言事实:一是《离骚》虚词归类的困境:很多虚词无法归入现有虚词小类。二是《离骚》虚词使用的悖论:既有省略精简的倾向,又表现出过度泛用的现象。三是对应虚词"兮"的存在,对《离骚》虚词的性质判别有着直接的启示。《离骚》的句腰虚词具备两个特点:有声无义,规整排列。这些虚词是诗歌节奏的显性标记。作为节奏标记的虚词,就其来源而言,一方面受到散文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诗经》二分节奏的承续。  相似文献   

17.
关于曹丕、曹植二人诗歌高下的问题,自钟嵘《诗品》以来,论者大都认为曹植诗歌胜于曹丕。船山先生却认为二人诗歌有着"仙凡之隔",曹丕有着"独至之清",所以他的诗歌属于"仙"品,他本人则被推许为"诗圣";而曹植诗歌"建立门庭",因而属于"凡"品,其本人也被贬为"驵才"。船山先生立论的内在逻辑在于:首先,他以《诗三百》作为后世诗歌趋赴的理想,追求一种天然本真的诗歌境界;其次,他采取正反相形的方式评诗,其肯定性评述常有精微之论,但否定性评述有时则失于偏颇。二曹诗歌的个案体证了船山诗学的这种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8.
“离骚”一词,向来解说纷坛。本文突破传统的单纯从训估学角度训释方法,采用了以现代心理学、词汇学和训诂学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手段,诉求于《离骚》的命意构成和命题选择上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基于对屈原所有作品的整体心理学把握,从内驱力和外驱力两个方面加以辅助性论证,最后得出《离骚》题意应为“明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都是以浪漫主义诗风开启者的面貌植根于人们心底的。他的作品,尤其是《离骚》,更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和杰作。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离骚》只是浪漫主义之作。事实上,它是把表现内容上的现实主义和创作方式上的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20.
情感具有明显的个体性,船山在诗学中强调作为个人的独特性,并以此作为衡量诗歌的重要标准之一,反对门庭,反对门户。情、才之间存在分立与一致的两种关系,船山诗学中对情与己、才的分析,是为了突出情的感性、个体性、差异性。差异性必然会导致多变性,所以必须对情进行制约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