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仪式及仪式音乐研究是近年来一个学术热点,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方向。围绕“仪式音乐”,学界从个案到普遍,从实践到理论,均取得丰硕的成果,也建构了诸多理论与方法论模式。本文从对音乐概念的认知开始,强调由一般意义上的“音乐”到仪式中的“音声”之概念延伸,对仪式音乐这类特定语境中的“音乐”形式研究意义。同时,本文也梳理了中国学者在有关仪式音乐概念、仪式音乐分类、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阐释,希冀凝聚学术意识,让我们更好地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仪式音乐研究的中国术语,达到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佩佩 《天津科技》2023,(9):108-112
自主创新离不开自主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经历了“从无到仿”“从仿到创”的发展阶段,学科话语体系存在明显的“舶来”现象,对国际话语权、国际技术标准参与、自主创新体系构建造成了不利影响,学术领域也呈现顶尖期刊稀缺、话语软科学研究匮乏、学术评价体系缺失等现状。随着“天宫”空间站建设完成、C919交付、ARJ21出海,我国即将迈入“从创到强”的新发展阶段,自生术语比例逐年攀升。在此背景下,亟需建设高质量学术刊群,发挥科技期刊学术共同体作用,引入知识图谱、科技情报分析等技术,引领航空航天领域技术研发,提高技术和产品的海外市场占有率,催生更多的自生术语,逐步建立自主学术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吸引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中,理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和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三个阶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凸显了以“矛盾”“实践”和“文明”为核心的“术语的革命”,每一种“术语的革命”都包含着新见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矛盾”“实践”和“文明”为核心术语的三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为构建“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贡献了作为“原点”“理念”和“范式”的不同的和独特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美术批评所使用的概念范畴不同于西方美术批评中的模仿、空间、再现、表现、抽象等术语,中国批评家在进行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批评实践中,产生和运用诸如象、意、形、神等基本概念,探索这些概念的内在意义及将其转换到当代艺术批评中,是建立中国本土美术批评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翻译教学及教学研究不仅对译学建构和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翻译学理论对翻译教学更具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是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的合而为一,既是英汉翻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并提出以"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统一术语确立科目名称.  相似文献   

6.
晏杰雄博士的《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是一部富有挑战性的学术著作。为了解决诸多难题,作者极力廓清本书选题的边界,澄清“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等核心术语的学术含义,搭建了坚实的话语平台,问题意识清晰。整部著作论述扎实而平易,论及的问题具有生长性,显示出较强的前沿性特征,是一部较优秀的学术新锐之作。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报论文中的文句、文字、术语及标点符号1文句和术语1)文句要求通顺、精练,符合语法规范2)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各学科的名词新兴学科的术语及尚无通用译名的术语,应在第1次出现时加以注释或附原文3)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报论文中的文句、文字、术语及标点符号1文句和术语1)文句要求通顺、精炼,符合语法规范2)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各学科的名词新兴学科的术语及尚无通用译名的术语,应在第1次出现时加以注释或附原文3)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20-22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以学科术语为中心的讨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族群”、“民族”等术语在中英语境中使用的规定性问题。有关术语的使用 ,在不同的场合规定性有所不同。所以 ,对它们的理解和对译不仅应考虑到术语发展的历史和学术脉络 ,而且还应看到是谁在使用和操作它们。因为 ,在学术场合和在公众话语里 ,它们的规定性差别很大。虽然许多人类族体认同的核心内容都是某种“原生”的叙述 ,它只能说明人类需要某些精神上的东西来加强群体内聚力 ,而与族体的恒久性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体操术语是体操运动发展的影子,是体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操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等方面关系密切。中国的体操术语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特性突出,很有研究的价值,但目前对这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对中国体操术语的科学化和统一规范化的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常波 《科技信息》2011,(10):I0034-I0034,I0036
体育专业术语的泛化是后现代语言的具体表征。体育术语泛化的表现特点是渗透的范围广和泛化的不平衡;体育术语泛化的动因有体育事业的繁荣、信息媒介的发展、语言系统自身调节的需要和体育术语具有很强的表达力;体育术语泛化产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体育术语的语用功能增值和提升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王晶  宋昌盛 《科技资讯》2011,(25):236-236
基础术语的定义常用来描述测量活动的质量,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基本术语对于从事测试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在理解和使用基本术语时常常出现误解和误用的情形,本文对与测量方法和结果相关的三个重要基本术语——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简述,浅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衡阳师专学报》2012,(4):F0002-F0002
彭巧燕(1970-),女,湖南祁东人。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讲现代汉语、普通话、语言学史等专业课程。多年来,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主持“新晃汉语与侗语的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船山研究史中关键术语的演变研究”、“王船山语言文字学思想研究”等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出版《网络语言陌生化与规范化》和《王船山学术研究史中关键术语的演变》等学术专著2部。2003年、2008年度两次获湖南省优秀测试员称号。科研成果获地市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和参与院级教研课题多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多部,《语言文字规范与高师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等成果获院级教学成果奖5项。  相似文献   

15.
潘光旦先生的学术生涯说明了人类学研究综合性取向的学术意义,他主张用多种学术理论,多种研究观察方法来思考问题,他在国民性研究方面提出的“位育”(adaptation)概念就是从综合性角度考虑到人类,历史,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而梳理出来的,正常的学术批评和讨论,也是潘先生综合性学术取向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古今字和通假字,一直是传统语言文字学两个界限不清的术语。历代语言学家对两者的含义及区别曾作过一些有益探索,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圆满而统一的答案。通过从字形、意义、时间三个角度来正确区分两者,澄清人们对两者的错误认识,从而使两个术语趋向科学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一部分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一部分是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还有一部分是先释后用的术语。古代文学批评术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二是人化倾向,三是长期延续性。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田野调查不仅是民族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从民族学研究生培养的视角来看,它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发挥着民族学研究生学术素养系统培养的教育功能。田野调查具有专业性与专门性、实践性与人文性、研究性与学术性等特征,这与民族学研究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素养、方法素养、把握前沿的素养、创新研究的素养和超然的学术态度等学术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基于此,探讨田野调查对民族学研究生学术素养的系统培育的功能、实践及其思考,颇具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传释词》中有相当一部分虚词冠以专门的词类术语,但这些术语含义并不清晰。本文试图通过逐个分析词例,来归纳连词类术语的用法和意义,以及其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释词》以及王引之的虚词观念。  相似文献   

20.
杨琼 《科技信息》2010,(3):165-165,16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来的金融的全球化,使得准确的翻译和国际金融用语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而术语翻译是金融英语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一些较为特殊的金融英语术语,往往使不少金融英语的使用者和相关的翻译工作者感到难以把握,而一些常见的术语也由于其词义本身的变化经常造成翻译上的错误。因此研究金融英语术语翻译的难点和问题,并逐一提出相关对策,对于金融术语的翻译者及使用者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