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本《缁衣》作为一篇《诗》学特征鲜明的文献,目前围绕其展开的讨论多是文献学方面,义理的抉发相对较少,而以《诗》学的角度来阐发其意义的则几乎未见。本文选取简本《缁衣》中《诗》学义蕴最为丰富的首章,以好恶之情为线索,分析其中所启用的《诗》学资源及《诗》学义蕴,并试图揭示其中对于德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礼记质疑>是清代学者郭嵩焘所著的一部<礼记>研究著作,主要内容是针对<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进行的辩驳.阅读<礼记质疑>的一些札记,通过将相关内容与历代学者的研究著作进行对照比较,可以发现郑注孔疏确有疏漏,郭氏之说有可取之处,也仍存在可商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后,学术界对其版本及相关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从竹简形制、抄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结合传世文献对郭店楚简《老子》进行分析后表明,郭店楚简三组简本《老子》是对《老子》流传本的节选摘抄,原本《老子》很可能有五千言。  相似文献   

4.
从上博简《诗论》探“诗言志”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博简《诗论》"诗亡隐(离)志,乐亡隐(离)情"是对《尚书》"诗言志,歌永言"的发展,并且在"情"志"的理解上有融为一体的倾向。"情"志"同一的观念可能早于《礼记》而可上溯到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5.
对《礼记》中的"为"字进行穷尽性统计,以此来观察它在上古汉语里的各种语义语法功能。"为"在《礼记》中主要有动词、介词、助动词等用法。将动词"为"、助动词"为"和介词"为"按照其在文中的具体语义语境划分为多个义项,并分类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6.
《礼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典籍,它原本是西汉时期纂辑而成的附属于”六经”之一《仪礼》的一部礼学资料汇缔陛质的书。由于其所记内容十分丰富,且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东汉时学习、讲研的人越来越多,地位也日益上升,不仅独立成书,而且由附庸而上升为大国,与《仪礼》、《周礼》鼎足而为”三礼”。  相似文献   

7.
作为论述先秦礼制的论文集,《礼记》中包含着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孝道思想,它对我国历代孝道思想发展及实践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在婚姻伦理中,孝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它是婚姻唯一的目的,是古代婚姻制度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则,是夫妻双方婚姻生活的首要义务。  相似文献   

8.
《礼记》展现了上古语言的艺术魅力,形成了自己含蓄蕴藉、典雅凝练的文学特征。总体上说,《礼记》的文学特征表现为:含蓄蕴藉、典雅凝练的语言、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录体的表现体式及铺排敷陈的手法、灵活多变的句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何澜 《科技信息》2007,(31):589
《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文中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师作用等问题都有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欲以古圣先贤的智慧启迪为人之师者,故以《礼记.学记》为据,阐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道之以德、学以明善;敬岗爱业、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生亲徒、诲人不倦;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等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有重视文体的传统。《墨子·大取》云:“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这里所说的“类”,虽不专指文体类别,但包含有区分文体的内涵。《尚书·毕命》则将“辞尚体要”与“政贵有恒”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了文体的重要意义。《周礼》、《礼记》等都有关于文体的记述。后人继承这一传统,对文体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五卷本的《王建中文集》,是作者学术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对作者学术道路与学术品格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作者的学术研究具有视野开阔、多面开花、勤奋治学、进取开拓、勇于表明自己学术观点的特色,且注重评文与评人的结合。作者学术品格的形成,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术道路密切相关,成为作者学术跋涉的珍藏记忆。  相似文献   

12.
《苏魏公文集》是研究宋史及苏颂的重要文献,但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对《苏魏公文集》的版本源流、学术价值、史学贡献进行了考证和评述,揭示了文集的学术内涵及其对来史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魏公文集》是研究宋史及苏颂的重要文献,但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对《苏魏公文集》的版本源流、学术价值、史学贡献进行了考证和评述,揭示了文集的学术内涵及其对宋史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术不端已引起国家有关高层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规范学术创作的著作权法之研究,学术道德底线是由六个分界点构成的学术研究连线。学界对学术道德底线的认识存在误区,应将学术道德底线、道德标兵、道德楷模相区别,不能人为拔高学术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5.
杨玉圣 《世界知识》2010,(19):62-63
说实在的,本书原本并不在今年的出版计划之内。 自从2003年侥幸当上了教授后,对于出书,我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动力和压力了。也就是由于这个缘故,  相似文献   

16.
陆机《文赋》研究在《文选》钱氏学中占重要位置,特别精彩处有四:一、揭文胆;二、辨“警策”与“警句”;三、释工拙相参;四、证灵感。对李善注肯定少否定多,且有嘲讽口吻。《管锥编》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是粉碎“四人帮”后文化界的第一声春雷,在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影响难以估量;不可“臆说”。  相似文献   

17.
在清末至民国的先秦国际法研究中,美国传教士与晚清士大夫的研究目的 在于政治助力,研究方法并非法学方法.而法律史学者多仍拘泥于法制即刑罚的狭义法制史概念,仅考察律令狱讼方面的问题,而未将国际法这一新晋部门法纳入研究范围.陈顾远采用"大法制史"视角的法学方法对先秦国际法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中国国际法溯源》研究路径之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罗钦顺在理和气、本性和物质之性、心和性、天理和人欲、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等问题上与佛学和程朱、阳明学派展开的论战中,成功地运用理一分殊的原理,提出了气一元论,心性分开,人欲实为天性且要约束,“见闻”为了解世界基本方式,强调“格物”等观点.而这些主要反映在《困知记》中。  相似文献   

19.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阐述了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丁的小说主题主要都是婚姻问题,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所描绘的不同婚姻关系,反映了奥斯丁的婚姻观以及此观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