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Yb3+-Ho3+共掺氟氧化物中的蓝绿上转换荧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930nm二极管光源激发下,在Yb^3 -Ho^3 氟氧化物中得到了较强的蓝绿上转换荧光。绿光是通过。Yb^3 -Ho^3 间的能量传递从而实现Ho^3 -^5S2能级粒子数的布居,再向^5I8弛豫产生的。而产生蓝光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位于Ho^3 的^3K8能级上的粒子向基态^5I8弛豫,二是Yb^3 -Yb^3 离子对的共协上转换荧光。同时认为,在共掺Yb^3 -Ho^3 系统中能量传递与共协上转换同时存在,正是这种共存决定了蓝光段的荧光峰位随着Ho^3 掺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对同一稀土掺杂材料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激发产生能量上转换的特性.并对能量上转换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解释,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3.
多种稀土离子掺杂在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存在受激发射,可能成为制备短波长激光、发光半导体重要的候选材料.近年来,对稀土Er3+上转换发光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在多种基质中发现了Er3+在蓝/绿可见波段的上转换发光.分析了稀土Er3+中4f电子跃迁的特征,讨论了不同基质对Er3+在可见波段上转换发光的影响,提出了在980nmLD的激发下,氟氧化物基质中Er3+在550~525nm附近的绿光上转换发光过程是激发态吸收(ESA),给出了4I15/2→4I11/2→4F7/2步进双光子吸收、激发态4F7/2→2H11/2和4F7/2→4S3/2的无辐射跃迁、4S3/2→4I15/2和2H11/2→4I15/2绿光上转换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掺铒氟化物非晶材料中铒离子在488nm激光激发下的发光光谱特性。观察到了7个带的荧光谱。解释了各个带的发光机制,并从中获得有关上转换发光的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5.
将Er2O3和Yb2O3掺杂杂到SiO2和PbF2混合物中,烧结后,制成约2mm厚的薄片样品,为了便于比较而获得最佳的Yb^3离子浓度使上转换荧光峰强度最强,各样品中SiO2,PbF2和Er2O3的摩尔百分比是固定的,Yb2O3的浓度分别使用了0.6mol%,1.4mol%,2.40mol%,4.66mol%和8.0mol,在930nmLED激发下,测量了这五种样品的荧光光谱,观察到上转换谱线主要有绿光(约528nm,540nm,547nm和550nm),红光(约652nm,665nm和668nm),蓝光(约487nm和493nm),紫光(约412nm)和近红外光(约802nm,845nm,852nm),发现对于以上五种Yb2O3浓度的样品其浓度为2.4mol%样品上转换荧光的峰强度是最强的,其中绿光比其它谱线更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新型Er3+掺杂的Bi2O3-TiO2-B2O3系玻璃,分析比较了BiTB系列玻璃中TiO2和Bi2O3含量变化对光谱参数及热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出了玻璃的J-O强度系数Ωλ(λ=2,4,6),并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掺铒铋酸盐玻璃在1.53 μm处的受激发射截面.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以GeO2 为基础的 6个Er3 与Yb3 共掺杂样品 ,并测试了它们在 85 8nm半导体激光和 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的荧光谱 ,测量发现 ,在 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各样品的荧光强度较之 85 8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度普遍要强 ,且Ge4,Ge5两样品较之其余四个样品在两种光源的激发下的绿光段的荧光强度要强的多 ,且用肉眼在白天即可见到很强的绿光 .简单分析了它们的上转换机制 .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r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CaO)∶Er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Er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同时观测到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976 nm激发下的上转换过程是双光子过程.荧光强度与掺Er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用378nm荧光激发,分别测量了Er3+不同浓度800℃煅烧样品的发射谱,掺Er3+浓度达0.6%(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m3+、Yb3+离子共掺杂的Gd2O3纳米晶上转换荧光粉体.XRD图和SEM表明样品在1000℃、1100℃、1200℃结晶状态良好,都是完整的立方相,制备的样品是纳米粉体.该粉体在波长976 nm(在LD激光器)激发下,观测到稀土离子的可见到近红外室温上转换发射.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光子吸收过程,Tm3+、Yb3+间的能量传递是该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以Gd2O3为基质掺杂Tm3+和Yb3+的产生的近红外上转换光表明纳米颗粒在生物标识和生物成像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以GeO2为基础的6个Er^3 与Yb^3 共掺杂样品,并测试了它们在858nm半导体激光和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的荧光谱,测量发现,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各样品的荧光强度较之858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度普遍要强,且Ge4,Ge5两样品较之其余四个样品在两种光源的激发下的绿光段的荧光强度要强的多,且用肉眼在白天即可见很强的 绿光。简单分析了它们的上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1.
掺Pr3+钛酸盐红色长余辉发光性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荧光光谱和磷光衰减曲线比较了CaTiO3∶Pr3+(CaTP),Ca0.8Zn0.2TiO3∶Pr3+ (CaZnTP)和Ca2Zn4Ti15O36Pr3+(Ca2Zn4TP)掺Pr3+钛酸盐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性质.测定了它们的热释光曲线.CaTP,CaZnTP和Ca2Zn4TP的热释光峰值分别是49 ℃,62 ℃和75 ℃,热释峰相对强度分别是220,186和1 254,这表明掺Pr3+钛酸盐晶体中的缺陷陷阱能级深度为Ca2Zn4TP>CaZnTP>CaTP,陷阱中电子的逸出速率是CaZnTP>CTP>Ca2Zn4TP.从理论上解释了余辉时间顺序为Ca2Zn4TP > CaZnTP > CaTP,起始发光强度顺序为CaZnTP>CTP>Ca2Zn4TP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