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功玉 《系统工程》2005,23(12):74-78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系统非线性的重要前提备件。本文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界定.接着构建一个动态非线性系统模型,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研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系统,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投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长期演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借助于经济增长理论及计量经济学知识,首先构建了一个能够描述房地产投资系统运行规律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非线性理论,以计算机模拟为基本手段,对房地产投资模型的长期演化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关于房地产投资系统的几点结论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分析了房地产投资系统出现混沌现象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结合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垂直整合动因两方面分析,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企业纵向一体化指数,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对“十一五”规划中环境政策实施前后行业平均垂直整合程度是否发生显著变化进行验证,得出环境管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垂直整合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环境管制对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的垂直整合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对国有企业和位于中部、东部的企业则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政府针对特定行业产业特点制定环保政策,企业如何对环境政策做出正确反应、选择适合企业最优的垂直整合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完善的企业科技投入系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重点从企业、政策引导与约束方面提出了建立企业科技投入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观角度透析我国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晓华 《系统科学学报》2002,10(2):90-93,9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基本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创新的动力、认知、个性和行为要素构成创新系统的有机整体。培养创新素质是创新教育的目的,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发展创新教育的动因,系统的教育创新是发展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主体行为复杂性,是动态的复杂网络系统,把握舆情演化过程中主体的行为特征和互动关系有助于舆情管理.本文以企业、政府、民众、媒体和意见领袖五个主体为节点,以不同主体之间交互关系为路径,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多主体模型.选取"百度魏则西"为基础事件,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和系统结构中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总体呈现了诱发、扩散和消退三个阶段的周期性过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推动舆情演化的主要动因,其中企业和政府作为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在联动的时点选择上,按照政府调控行为在先、企业应对行为在后的方式,能有效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缓解舆论危机.  相似文献   

7.
基于TAM/TTF整合模型的企业实施ERP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科技采纳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ERP实施的行为因素,并建立了能够在企业ERP采用进程中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TAM/TTF整合关系模型.本文从行为科学角度来分析企业ERP系统的实施,以期能使企业更加深刻的了解影响ERP采用和实施的行为因素,并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提高ERP系统实施的成功率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的混沌动力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延清  杨青  薛华成 《系统工程学报》2002,17(2):109-114,176
应用动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关于信息系统投资的动力模型,并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了其系统行为,结果显示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投资行为会随着投资偏好的变化而出现混沌现象,系统存在混沌吸引子,具有蝴蝶效应,而且系统对行为因所属行业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系统方法论的发展及其内在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硬”、“软”两类系统方法论建立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系统方法论兴起的背景以及整合类系统方法论对上述两类系统方法论提升。指出这种提升的内在动因有3个:复杂性认知动因、系统思想发展的认知动因和文化认知动因,从而为认识新系统方法论提供新的视角,并为理解目前系统方法论的快速发展原因提供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的特征和系统动力学在解决系统本质行为和机理方面的优势,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用以分析对产品复杂度的把握、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人员动因、 合作伙伴和外部环境对工作分解绩效的发展影响, 并对特大型船舶制造项目进行动态仿真, 分析和预测工作分解的绩效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结果表明: 对产品复杂度的把握和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工作分解绩主要压力, 因此导致的企业投入分配比例问题将是工作分解高效进行的主要制约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有效提升工作分解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