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试用叙事学中关于叙述视角方面的理论来解读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感受作家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其艺术和审美品格的独创性,并体会莫言通过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2.
《儒林外史》冷峻的叙述态势与消除激烈冲突的写法,对传统小说以热衷干叙述和激烈冲突为特征的传奇手法构成了消解,这种消解的原因既与时代和小说的内容有关,也与作家理性的生活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焦大轮子》是中国少数民族满族作家于德才先生的中篇小说集,这部集子中收录了作者三个不同阶段创作的作品。小说叙述独特、构思新颖,取材和语言充满地域特色。采用多元视角、个性的人物形象设置和质朴的语言范式三方面来分析其叙事策略,可看到由此生成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格非、苏童等人对马原的叙述策略有所发展,他们在语言实验、叙事策略以及抒情风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凸显出中国先锋小说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文革题材小说创作中,绝大多数作家都热衷于从权威的政治视角出发,批判"文革"时期的错误路线,叙述范式较为单一.阎连科在他的近作<坚硬如水>中提供了另一种审美表现方式,作品摆脱了以往道德审判的惯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文革"那场动乱的原因,也为小说的文革叙述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作品消弭了早期文革题材作品的悲痛,消弭了小说叙述者过多的情绪,进入到一种智者的叙述、理性的思索和历史哲学式的观照中.  相似文献   

6.
香港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一篇叙事方式独特的作品,作家在运用“自知观点”讲述故事的同时,对“自知观点”叙述本身予以潜在的“自我颠覆”,从而制造了小说的多意义结构,使小说获得了悲剧性与喜剧性的双重统一。  相似文献   

7.
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意识形态。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话语,不可避免地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鲜明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形态意识在白族作家张长的小说《空谷兰》中,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叙述力量,它影响了张长对叙述标记及其内涵的设计,促成了小说"架桥"意象及其内涵的设置,并决定了小说最后的结局。正是这种浓郁的意识形态决定了这篇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发现叙述者     
叙述是一种方式和技巧,它体现小说的审美价值。研究叙述的学科称叙述学。从叙述学角度进行作品鉴赏与解析,另有一番情趣和天地。本从叙述学中叙述的角度重读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名《高龙巴》,通过寻觅叙述,剖析梅里美的思想,分析叙述本身的魅力;并探讨叙述对高龙巴的叙述方式,得出“《高龙巴》显示了故事体小说向性格体小说演进的痕迹”之结论。  相似文献   

9.
英国19世纪末的伟大作家康拉德在小说创作《黑暗的心》中采用独特的叙述结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结构主义叙述学角度分析,小说采用了嵌入式叙述结构,即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小说的表层结构叙述了马洛去非洲的探险之旅,小说的深层结构实际上叙述的是克兹从一位心怀美好理想的青年堕落成一位贪婪凶残的殖民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对小说艺术形式有着高度的自觉,这种自觉性甚至超越了同代叙事学所能达到的高度。在其作品中,这种自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叙述的讲述与展示;二是独特的第二人称叙事;三是僭述。这些具有实验性质的叙述方式为其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依据文体学的有关理论,从小说的语言特征出发,试图发掘《了不起的盖茨比》怎样达到这种优美而悲伤的文体效果。在全文中作者交错使用两种不同的描写角度,不同的描写焦点,形成小说特有的叙述顺序。两种文体的使用使小说的悲剧味道更浓,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名小说《呼啸山庄》以其激越、暴烈、强劲的情绪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从小说中叙述主体间的关系入手,讨论各叙述主体之间的分化与冲突所构成的文本张力及其意义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可进一步揭示:小说令人震撼的力量来自于其具有独创性和超越性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3.
<玩笑>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说.独特而高超的叙事技巧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而其精湛的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交替、多角度第一人称内视角以及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康拉德在经典长篇小说《诺斯托罗莫》中运用复杂多变的叙述声音,给小说带来了丰富的美学效果和文学价值.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为主体的叙述声音构建并支撑了小说弘大的历史政治主题,灵活地调整了小说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产生了反讽的艺术效果,而其它角色叙述则从多角度呈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展现了康拉德对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5.
余华是一位有着高度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他把小说创作的文体创新意识带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余华将叙述引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对散文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语言的表现力,二是精微的细部描写。余华的散文文体创新为当代散文的革新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晶晶 《科技信息》2009,(28):I0165-I0165,I0167
在安徽作家潘军的小说中,反讽修辞集中表现在文本叙述语言、人物自我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中。这种反讽修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颠覆传统阅读经验的修辞方式,而且内化为一种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体现了潘军小说的真正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许会荣 《科技信息》2010,(32):27-27
福克纳小说的叙事具有诗意化特点。复沓回环的情节构建方式、反复强调的叙述语言、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以及孤独、逃离的悲剧形象使其小说具有诗歌一般的韵律美感和精神气质。这种极富艺术性的表达体现了作家特有的浪漫气质和深重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玩笑》是捷克作家米兰&#183;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说。独特而高超的叙事技巧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而其精湛的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交替、多角度第一人称内视角以及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高明 《科技资讯》2012,(26):195-195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是短篇小说中的艺术精品。作家突破传统小说的写法,淡化了情节,将笔触直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深处,采用作者型叙述声音,通过叙事视角的不断转换,构建起读者与主人公的纽带,使《布里尔小姐》表现出鲜明的现代小说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学、诗学、美学等角度,分析叙述在诗歌表达中的必要性,并就诗歌语言叙述功能的多样性展开重点论述,指出诗歌语言的多样性取决于诗人叙述的角度与思维方式、叙述的技巧——结构与解构、叙述的趣味性与意味性,以及叙述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等。同时对现代汉语诗歌写作中语言推进的几种可能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