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花莼菜生殖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两性花,花被片6枚;雄蕊17-27枚,没有腺毛;心皮6-11枚,离生单雌蕊,上位子房,其主头、花柱、子房密生腺毛;边缘胎座胎座柱状,与珠柄垂直接合,接合处关节明显,直垂式弯生胚珠1-3枚。通过对红花莼菜生殖器官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分析,支持莼菜属从睡莲科划分出来,设置莼菜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栝楼雄株在花期常是一具长梗的单生花和—总状花序并生于叶腋。花部按花萼、花冠、雄蕊、退化心皮的顺序依次发生。花的各轮基部并合。在花芽的幼期,雄蕊原基三个,二大一小,大的发育成的花药具二药室,小的具单药室。当花芽高约1.1—1.2cm时,花药内的小孢子为四分体时期。成熟的花粉粒近球形,二核,具三孔沟。三个退化心皮边缘的联合处形成三个突起物,发育的初期与雌花同,但其内维管束数目不固定,不发生离心的弯曲,不发生胎座,亦不形成柱头和花柱。退化心皮联合处上方,有三个长条状蜜腺,蜜腺常二长一短,贴生于花管与雄蕊花丝基部互隔排列.  相似文献   

3.
多核果属,新属PYRENOCARPA, gen. nov. 花两性与雄花异株,萼片5个,覆瓦状排列;花瓣5个,覆瓦状排列,有腺点;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上,排成多列,在花芽时卷曲,花丝细长,分离;花药圆球形,2室,直裂,背部着生,顶端无腺体;子房下位,11—13室,花托倒锥形,被毛,花柱线形,柱头扩大成盘状或头状,胚珠每室1个,着生于中轴胎座。核果球  相似文献   

4.
中国植物志增补资料 2.珙桐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基部心脏形,先端钝尖,边缘锯齿状,嫩时下面或两面有丝状细毛或长疏毛,侧脉5—7对,具长叶柄。头状花序、球形,顶生,具长的总花梗,花序下面有大形的总苞,由花瓣状的苞片2—3枚组成。花杂性,同株,无花瓣,夏初叶已长大后始开放;雄花常围绕于球形头状花序的周围,雄蕊1—7枚,花丝细瘦,花药内向;雌花或两性花常仅1枚,位于头状花序的顶端附近,有时不发育,雌花的花萼与子房合生,裂片细小,钻形,6—10枚,子房下位,6—10室,每室有胚珠1枚,花柱顶端分枝和子房室的数目相同;两性花有较短的雄蕊,其余特性则和雌花相同。果实系核果,仅3—5室发育,每室具种子1枚;胚直立,子叶长圆形,胚根圆柱形。  相似文献   

5.
金花茶为我国特产的名贵花卉植物,其形态学上的主要特点:常绿小乔木,花为金黄色,花形盅状和豌状:初生根内皮层具凯氏带加厚,其细胞含黄色分泌物,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中央无髓;次生根中央有髓,初生茎具外韧维管束,中央有髓;次生茎韧皮部和髓中均有近等径形的大小不等的石细胞分布。两面叶的叶片远轴面具有三细胞型气孔和两种不同形态的腺鳞:一种中央有一个下陷的气孔,另一种中央是数个大型细胞。叶柄和叶片的主脉维管束鞘外的薄壁细胞中有大形的分枝石细胞分布,叶肉中有单个的骨状和分枝的石细胞贯穿其间,雄蕊多数,萼片、花瓣、雄蕊基部联生,开花后整体脱落。雌蕊由三个心皮组成三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两层珠被,薄珠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大头茶(Gordonia acumenata C.)的生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雄蕊花药有四个花粉囊。成熟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二层中层和一层分泌型的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四面体形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状态。雌蕊子房五室,每室六个胚珠,为中轴胎座,胚珠倒生。珠心发育为薄珠心式,具二层珠被,由内珠被形成珠孔,维管束终止于胚珠合点处。单个胞原细胞分出于珠心顶端表皮之下,直接成为大孢子母细胞,胚囊发育为葱型。  相似文献   

7.
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新属花单性,雌雄同株,聚成头状花序。雄花多数,花萼及花冠不存,雄蕊多数,花药倒四角錐形,2室,侧面纵裂,花丝极短,近乎无柄。雌花多数,萼筒与子房合生,萼齿线形,宿存;缺花辫;不具退化雄蕊,子房半下位,2室,先端2裂,花柱2枚,斜举,柱头有少乳突,常卷曲;胚珠多数,着生于隔膜胎座上。头状果序近乎球形,基底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了长柱十大功劳(Mahonia duclouxiana Gagnep.)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主要结果如下:花药4室,花药壁发育方式属双子叶型;药室内壁有带状加厚现象;腺质绒毡层,双核;多孢原,发生于表皮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属连续型,形成双轴对称式四分体;散粉时花粉粒为2-细胞型,呈球形.雌蕊1枚1室,子房单心皮,边缘胎座,4~6枚胚珠,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两层珠被共同形成,呈"Z"字形;单孢原,位于珠心表皮下;直线形四分体,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  相似文献   

9.
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 多年生草本,灌木或乔木,常具香气。根粗壮褐色,有特殊的药味。茎绿色,茎与根常具膨大的节。单叶对生,具羽状叶脉,边绿有锯齿;叶柄基部多少合生;托叶小,钻形。花两性或单性,组成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头状花序、聚伞花序和圆锥花序;花萼和花冠均不存在或在雌花中花萼成杯状与子房合生,顶端有极小的齿裂,具小苞片;雄蕊1—3枚,常合生成一体,着生于子房的一侧,花药2室,稀1室,纵裂,花丝不明显;雌蕊具1心皮,子房下位,1室,内含1个下垂的直生胚株,无花柱或有短  相似文献   

10.
樱桃小孢子的发生为同时型.在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出现不能配对的单价染色体及微核等异常现象.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具三个萌发沟.樱桃的子房上位、单心皮,一室有两个胚珠,悬垂胎座.胚珠倒生.厚珠心,单珠被.胚囊发育属蓼型,为七细胞8核胚囊.两个胚珠中只有一个能正常发育成雌配子体.本文还讨论了樱桃二个胚珠—粒种子的生殖机理以及供试樱桃新品种的遗传杂合性.  相似文献   

11.
长序狼尾草幼苗形态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海民  张伦 《贵州科学》1995,13(4):28-30
本文对长序狼尾草幼苗的根、叶片、叶鞘和胚芽鞘等部分进行了详尽地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12.
木兰科叶结构的比较解剖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产6属11种木兰科植物叶片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通过比较叶的表皮、皮皮、叶肉及中脉等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上、下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在种之间存在差异,(2)下皮存在于木莲属、木兰属、含笑属、合果木属的部分种中,连续或不连续:(3)叶肉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程度以及细胞形态在种间存在差异:(4)中脉维组织具原始怀,维管束环状排列,具髓,外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包围;维管束的数目在属间  相似文献   

13.
角碱蓬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4.
芡萼片宿存,花瓣3—6轮,外轮雄蕊片状,不育,子房陷于花托之内,为片状胎座。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昆虫传粉、闭花传粉三种。果实由三层果皮组成,表皮层有腺毛及粘液;中果皮较厚,成海绵组织,并分布有星芒状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只一层细胞,成熟果实分泌毛脱落,果柄柔软,果实下垂,可作为适时采收的指标。芡花和果实中存在的多酚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及丹宁等物质,对芡花和果实有保护作用。芡种子的种皮共有四层,成熟后坚硬,种皮外有假种皮,有增加浮力的作用。胚乳较早解体,由外胚乳作为养分的主要贮备场所。种子须在水中进行后熟,使胚体充分成熟,否则幼胚因失水而丧失萌发能力。文章探讨了花粉败育的原因和弥补措施。芡花和果实的结构、种子散布和传粉方式,说明了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睡莲科植物的亲缘关系上存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浅析台湾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海峡原为大陆的一部分,中新世未,由于断裂而形成海峡,台湾植物区系丰富,与大陆相同的科、属、种类多;共有成分中的古老成分多;台湾与大陆西南地区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台湾植物区系中特有种突出,它是大陆岛屿山地植物区系,台湾与菲律宾植物区系关系较少;与日本植物区系有一定联系,而后者属于中国-日本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形态特征观测和组织解剖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芍药(Paeonia lactijlora)台阁花花型中上方花的来源.发现台阁花上方花的各类器官中总是显现出心皮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印迹,上方花的各个器官都带有房衣的变态物,特别是“类子房结构”在牡丹上方花花萼片中的出现和筒状花瓣横切面上两段不同组织结构的存在以及上方花中心皮数目不断增多的特点,认为台阁花中上方花的花萼、花瓣和雄蕊等各类器官都是由心皮原基转化发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僵藕的部分表皮细胞已破坏或凹陷,表皮层上有入侵的真菌,表皮层之下为一层单宁细胞,其中有些已破坏或破裂,在基本组织中有多个由于薄壁细胞分解而形成的空腔。其薄壁细胞体积校正常藕者为小,且内含的蛋白质及淀粉粒很少。气道周围的细胞分裂已停止,没有草酸钙结晶存在,维管束减退甚至一个堆管束中部分或所有的管胞分子均已破坏,留下一个未质部空腔和韧皮部。  相似文献   

18.
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紫茉莉根的结构分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除有正常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外,还具有三生结构。茎的结构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表皮上有多细胞毛,皮层中有针晶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且比较特殊,既有双子叶植物同心环状的维管束,也有单子叶植物散生的维管束。叶的结构为表皮、同化组织和维管组织。栅栏和海绵分化明显,中脉由3个维管束构成。  相似文献   

19.
草莓花芽分化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