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热炉射流传热模型的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圆筒型加热炉辐射室的传热计算,辐射采用Monte Carlo法,对流采用射流模型,对比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管式加热炉传热过程控制步骤的判据,通过数学模拟给出了辐射室热交换量的分布,叙述了强化传热与节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孔介质的对流-辐射能量转换效应,在圆筒型管式加热炉中加装多孔介质后,使炉内温度显著升高,排烟温度明显降低.在内径为400mm的模型炉实验中,有多孔介质时的炉温比无多孔介质时的炉温升高约50~100℃,有多孔介质时的炉子热效率比无多孔介质时炉子热效率提高约10个百分点.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四段燃油式连续加热炉的炉膛化热数学模型及其金属加热数学模型,计算出了炉气温度、炉墙温度、金属温度及金属表面热流密度随炉长的分布曲线。在数数模型基础上,利用启发式优化法和准数参数优化法计算了几种最佳参数,所得结论可行、适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灰带段法模型在求带辐全交流面积对不考虑发射源温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灰带模型与段法结合的新方法,新灰带段法在模型的机理更接近于射线跟踪,用两种灰带段法计算了简单加热炉中加热物料吸收的净辐射热流随炉墨黑度的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较成熟的灰气体加权和模型(WSGGM)进行比较,证明了新灰带段法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7.
郭晓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5)
对炉膛内的辐射传热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对吸收系数为常数及吸收系数随温度、浓度变化情况下的炉膛烟气温度分布与炉管热强度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烟气的吸收系数对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当烟气的吸收系数随温度、浓度变化时,计算所得的烟气温度分布、管壁热强度分布以及热负荷值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RANS方法的湍流模型对冲击射流传热中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基于SST k-ω模型耦合Kato-Launder模型和间歇性湍流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转捩的SST湍流模型用于射流传热中的数值模拟研究。在冲击距离H/B=4、雷诺数Re=20 000的情况下,通过将传热和平均速度两个方面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其他数值计算结果作对比,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方法准确地预测了努塞尔数的分布及其第二峰值的位置和流场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冲击距离分别为2、4、9,Re=20 000时沿壁面的压力分布和努塞尔数分布的情况,发现当H/B≤4时,下游压力沿着壁面逐渐增大,此时努塞尔数第二峰值的特征明显;当H/B=9时,下游压力几乎不变,同时努塞尔数第二峰值消失。结果表明,第二峰值与逆压梯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混凝土冷辐射板的传热情况并对其供冷能力进行分析,采用RC简化传热模型建立混凝土辐射板二维稳态的传热模型,对混凝土辐射板内部传热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混凝土内部及表面温度场.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供水温度、埋管间距情况下,冷顶板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及供冷能力.经过实验验证,RC简化传热模型对板内温度和供冷能力的计算误差小于6%;混凝土冷辐射板供冷能力受供水水温、埋管间距及流量的直接影响,当供水温度为11~14℃,总流量为0.26~0.33m~3/h,室内空气温度为25~26℃时,混凝土辐射板平均供冷量为40~50 W/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沥青混合料通过微波加热后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Maxwell方程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内电场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内传热模型的解法,分析了理论求解传热模型的局限性与困难性。使用仿真和实验的方法,结果表明:第一,理论仿真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高于实验所测得的温度;第二,沥青混合料在加热过程中,加热区域边界处热量散失明显;第三,沥青混合料被加热区域表面温度梯度明显,且仿真所得到的温度分布梯度比实验得到的温度分布梯度大;第四,被加热区域沥青混合料最高温度达到了120℃左右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焦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黄祖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4)
本文系统地对炼油、化工管式炉辐射室有代表性的传热计算方法,包括经验方法、零维模型、一维模型、二维及三维模型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近10多年来新发展的管式炉模拟的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振法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0,(2):23-31
本文提出了预测圆筒型加热炉燃烧室内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的二维数学模型。利用液雾燃烧的局部均相模型对原油常压加热炉燃烧室中燃料的浓度、烟气流速、温度及壁面热流的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的热负荷、热效率及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计算与实测的温度分布的比较表明,预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R12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作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管内流动沸腾换热与单相对流换热一样,存在热进口效应,国外早期的实验数据由于未能考虑热进口效应而偏大。实验结果还表明,水平流动沸腾周向不均匀换热主要受流动结构影响;截面平均换热系数则与质量流速、热流密度、质量干度和蒸发压力密切相关。分析实验数据证实,流动沸腾换热是由气泡产生而引起的流动充分发展核态沸腾和双相对流蒸发两部分组成的。本文的实验数据与国外已有的换热关系式能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4.
以容积对流模型为基础,考虑滑移气泡机制对管束沸腾换热的影响,建立了管束池沸腾的“组合模型”,总的换热效果由三部分组成:核态沸腾换热,滑移气泡形成的液体薄膜导热及自然驿流换热。在整个热流密度区域内,滑移气泡热流份额小于11%。 相似文献
15.
从现场焦化炉中截取一段结焦炉管 ,采用热通量法测定了炉管结焦层的导热系数。实验表明 ,当温度为5 0~ 10 0℃时 ,管焦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 ;当温度为 10 0~ 5 5 0℃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管焦导热系数降低的速度逐渐减缓 ,并最终稳定在 3 .8W/ (m·℃ ) ,实验误差不超过 10 %。对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线性回归 ,得到了管焦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回归方程 ,该方程的相对误差低于 4 %。 相似文献
16.
对三种强化表面管束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光滑表面管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强化表面管束池沸腾相对于光滑表面管束的强化传热效果,#2多孔表面管束(凹穴密度较大)最好,#l多孔表面管束次之,T型肋表面管束第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蔡升华质热比拟技术对首排管径增大时:s1/d=3,s2/d=1.1的顺排管束的强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管径比的范围为d1/d=1.0~1.44,Reynolds数的范围为3000~10000.通过对局部与平均换热系数的测量表明:首排管径增大时,后排管的换热与标准顺排管束相比显著增强;管径比越大,影响的排数越多;文中给出了3种管径比下的修正系数,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解决现代大容量电站锅炉的对流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的同片热偏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鼓泡塔中气液两相流与浸没在其中的水平管间的对流传热系数进行了实验测定。着重研究了表观气速、液相粘度和液相表面张力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证明,鼓泡塔内的传热系数与传热管的方位无关,其传热系数可按文献[1]的关联式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水蒸汽重量百分含量为10-35%的空气-水蒸汽混气纵向流过翅片管时,翅片管与空气-水蒸汽混合气间的对流传热。研究表明,由于水蒸汽在翅片面上的冷凝,翅片管与空气-水蒸汽混合气间的对流传热系数高于翅片管与干气体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并且翅片间距越大,水蒸汽冷凝使对流传热系数增加的程度越大。从理论上对实验现象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并给出子有冷凝发生时,翅片管与空气-水蒸汽混合气间对流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20.
空气横向掠过花瓣状翅片管传热强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空气横向掠过花瓣状翅片管的传热强化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比较了七种花瓣状翅片管的传热强化机理与性能,给出了包括翅片参数在内的传热准数与流体阻力系数关联式,找出了较佳翅片参数范围。本文还比较了花瓣状翅片管与波纹状高翅片管的传热强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花瓣状翅片管在节省空气换热器管材消耗方面明显优于波纹状高翅片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