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光纤保护是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现场运行中,光纤保护因光纤通道异常造成保护停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成为光纤保护安全可靠运行的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陈根祥  简水生  杨玲  葛璜  李洵  王圩 《科学通报》1997,42(7):696-698
自从MeliZ等人用全息干涉方法在光纤上制作出第一支Bragg波长位于通信波段的光纤光栅以来,用紫外光从光纤侧面直接在光纤芯区形成轴向Bragg光栅的技术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柱.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热潮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到光计算和光学信息处理的整个光纤领域都将由于光纤光栅的实用化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在光纤通信方面光纤光栅将影响到从光发送、光放大、光纤色散补偿到光接收的几乎每个方面,是下一代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光纤光栅的研究目前已受到国际光纤领域的普遍重视.由于光纤光栅在制作高性能光纤器件和未来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以及在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光纤光栅已成  相似文献   

3.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影响重大,要确实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就要在保护措施上做好工作,而继电保护是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继电保护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效使用.本文将对继电保护的作用意义和装置使用及维护,以及其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75 fs全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利用光纤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方法, 使用正常色散的高掺铒光纤提供高增益的同时, 补偿谐振腔中普通单模光纤的反常色散, 在展宽脉冲光纤环形激光器中直接产生了75 fs的超短脉冲输出. 在125 mW的抽运光功率下, 其平均输出功率大于15 mW, 重复频率为25.9 MHz, 光谱宽度达到53 nm, 同时输出脉冲的能量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单脉冲能量达到0.6 nJ. 该激光器操作简单, 在锁模情况下运行稳定, 其全光纤结构更有利于小型化和便携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光纤实时监测特点,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实际情况,在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配网的基础上,为配网所需各类业务提供优质可靠的传输通道,同时提高配网系统中光纤的传输效率,能够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一竑 《科学通报》1992,37(3):275-275
稀土掺杂光纤的激光以及放大特性已经受到普遍重视,最近光纤中的超荧光——放大的自发辐射(ASE)也引起了关注,作为一种宽带辐射源,光纤超荧光源在光纤传感器件方面,特别是光纤陀螺和一些信号处理光纤系统中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掺杂光纤中的高增益,光纤中的超荧光能达到较高功率的输出,并且其波长稳定性好,容易耦合到其它  相似文献   

7.
钟卫平 《科学通报》1995,40(17):1555-1555
单模光纤能够维持两正交偏振的简并模,在光纤的形状为严格的圆柱形和材料为各向同性的理想条件下,两正交的模式之间不会发生耦合;但对实际的光纤,由于形状略偏离圆柱形以及材料各向异性的微小起伏,破坏了模式简并,导致了两偏振态的混合,产生了光纤双折射现象.由于光纤双折射现象的存在,在光纤里传输的孤子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束缚孤子态.双折射光纤中光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光孤子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下降和误码的产生.如何控制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光孤子通信系统必需解决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宽带光纤接入技术是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从光纤接入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特征出发,介绍了光纤接入网的基本结构和环路结构,并较为客观的说明了光纤接入网的优点与劣势,指出了影响光纤接入网的发展最大障碍是成本问题,为宽带光纤接入技术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母线倒闸操作是电力系统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操作,因其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对运行人员的综合操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母线差动保护与其他类型的差动保护又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母线差动保护的范围会随母线倒闸操作的进行、母线运行方式的改变而变化,母线差动保护的对象也可以由母线元件的倒换操作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保障电网安全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这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提出了加强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