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是与人类同源的朋友。展开生命这幅奇妙的画卷,睹而遐思,尤其不能不关注朋友们五彩缤纷的语言,也不能不为诸多朋友超前绝后的语言交际本能所倾倒。动物的语言在群体间发挥着同人类一样的情感信息交流作用,为了生存,为了生命的无限延续,相互沟通,相互依存,在地球上共同结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平衡圈。  相似文献   

2.
我们把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在医学上包括人畜共患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从猿类进化成人,人类就和动物们共同生存在同一片蓝天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作为一种高智能生物,应该和动物和谐相处.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动物,可以说:人类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但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砍伐森林,侵入野生动物世代居住的领地;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动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人们为了满足无尽的食欲和贪婪,大量捕杀野生动物,食其肉、谋其皮,导致了许多种动物的灭绝. 人类的这些行为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其结果是:源自动物的传染病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初,有专家统计,动物源性传染病大约有150种,30年后的今天,专家们统计出了200种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的语言是怎样起源的?悦耳动听的鸟语或许为科学家提供了线索,有助于他们破解这个有关生命进化的最大奥秘之一。在大自然中,只有六类物种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复杂的发声能力,这就是:鸣禽、蜂雀、鹦鹉、鲸类动物、蝙蝠和人类。其中,人类的语言能力比其他所有动物——包括人类近亲的一些灵长类动物——都先进得多。不过,研究认为,孟加拉雀也具有非凡的"语言"能力,它们的鸣唱拥有一些简单的句法结构,它们能够创造性地将一些音调进行变化组合,形成复杂的曲调,  相似文献   

4.
1.生命自文艺复兴至今,人们被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植物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着,而且有"灵魂"的人类与无"灵魂"的动物也是势不两立的.然而,分子生物学取得的辉煌成果证明,从病毒直至人类,在一切生命中共同具备的遗传路径都可以用单纯的物理和化学法则加以说明.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也只是一种被偶然和必然支配着的物质进化的历史产物.地球上DNA类型  相似文献   

5.
鸽子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历来被视为友善与和平的吉祥动物.古往今来,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现代战争史上,利用鸽子执行侦察、通信、救援任务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正每当春节临近,在中华大地上就会上演几亿人回家的壮观大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运"。与人类的"迁徙"相比,动物界的迁徙要艰难和伟大得多。为了完成生命的延续和轮回,动物们往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几个月内完成上千甚至上万千米的迁徙。在天空中、陆地上、海面下,迁徙的动物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地球上最神奇的旅程。北极燕鸥:最远的飞行是绕地球一圈物种档案SPECIES FILE NO.01  相似文献   

7.
在神秘的动物世界里,爱情是"神圣"的象征.为得到心中理想的伴侣,它们有的温情脉脉,有的浪漫异常,有的以勇武赢得对方欢心,有的甚至甘愿为其送上宝贵的生命.动物绚丽多彩的求爱方式,更是展现了比人类毫不逊色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自有生命以来,人类与植物就有着千丝万缕而又无法尽言的微妙关系。通常。我们人类与植物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朋友,和平共处,共同参与地球大自然的组成。然而,我们与植物也常常是竞争对手,有时甚至搞得你死我活。植物在我们人类面前似乎毫无作为,只能任人宰割。不是吗?人类为了兴建城市大肆砍伐植物,无论原来是多么稠密的森林还是多么茂盛的草原,  相似文献   

9.
动物是否拥有和我们人类一样的语言交流能力呢?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自信语言交流能力乃人类所特有.2009年10月,美国动物学家康斯坦丁·斯劳勃德希考夫教授在<美国野生生物>杂志上撰文,经过25年锲而不舍的观察研究,他成功破译了土拨鼠的语言系统,发现土拨鼠拥有非常丰富的词汇和鲜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种生命的快乐与和谐,便是动物与动物、人类与动物相伴相安的美妙景观。然而这种祥和的氛围一旦被打破,人类社会流传百年的行为准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会传播到自然界,动物之间会反目为仇。动物与人类也会不共戴天。蜜蜂对人类的报复行为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一天上午,驻闽海军某部几  相似文献   

11.
动物实验是用动物进行的实验或试验,即对动物进行各种实验处理后,观察并记录其反应的结果,通过动物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从而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动物实验越完善,以病人作为实验对象的不得已情况就越少,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7,(1):I0001-I0001
一幅新近发布的太空照片揭示了发生在距离地球6800万光年的太空中的一次“星系大撞击”事件,让我们不能不惊叹:现代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和运用,将我们的视野一直扩展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本期特别策划文章《望远镜里的宇宙》让我们透过望远镜一览太空胜景。生活在北美洲的加利福利亚秃鹫由于栖息地破坏等原因,到上世纪80年代只剩下22只;我国的海南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其野生数量仅有14只;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与我们人类有颇多相同处的黑猩猩,却被用作医学研究、娱乐和展出……热爱动物的朋友可关注本期发表的几篇动物保护文章。  相似文献   

13.
孙章 《科学》2013,65(3)
正恩格斯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思维。动物的大脑中只有实物,只有在人类大脑中才有抽象的符号系统,并用以进行思考。思维是指人脑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为寻找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或者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进行的思考过程。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因此思维通常表现为一种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当然也包括某些非语言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4.
像人类一样,许多动物都需要睡眠,以便让身体得到休息,储存能量,让大脑再度充电.一些动物非常贪睡,一些动物睡得很少,一些动物站着睡,一些动物半脑睡……为了适应环境和应对危险,动物进化出了各种睡眠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缓解能源、粮食、环境和资源等日益困扰人类的几大问题,人类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实行计划生育.其实,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会根据环境状况,调整自己的生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蝴蝶在幼虫期是那样丑陋,然而通过“完全变态”后,可谓脱胎换骨,展现出人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的美。动物的“变态”指的是动物为了生存以不同的生命形式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即“变态现象”。蝴蝶的生命史中有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而虫的生活中没有蛹期  相似文献   

17.
在大千世界中,人类的气功有颇多神秘之处,而我们的动物朋友是否也会发“气功”呢?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后,欣喜地发现,动物大家族中确实不乏“气功师”。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人类有时会模仿动物语言,如模仿鸟叫、猫叫,那么,是否有动物模仿我们人类的语言呢?在美国海军的一个研究项目中,一只名为诺克(Noc)的白鲸开始模仿人类的语言。白鲸为什么要试图与人类交谈?让我们一起去探秘隐藏在诺克背后的故事。在人类尚未出现的千百万年前,地球上广袤的海洋中曾经交织着鲸鱼空灵的歌声:座头鲸复杂的求偶歌声,抹香鲸家族在迁徙途中发出的独特叩击声,太平洋灰鲸如康茄舞鼓声一般的嗓声,巨大的蓝鲸和长须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人类有着卓越的贡献,它为人类及动物提供氧气,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可供人类及动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植物是地球这个生态圈的主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产的原料,而且在报警、探矿、天气预报等方面也都有独特的才华。  相似文献   

20.
“有害动物”或“害虫”的概念是以人为中心而制定的,比如,与人争抢作物的虫类,破坏耕地、偷吃家畜的动物等等,都被称之有害。为了控制害虫、有害动物,人类想尽了各种办法,其基本原则之一是,既能杀灭或减少有害动物,又不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于是遗传工程(也称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便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