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作为一脉相承的体系,在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在价值导向上,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在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性质;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的倾向。这些特点中的积极因素对于解决目前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和社会个体的道德退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考察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赖以生长的文化背景诸如求知的态度,哲学,教育等因素对科学的影响,进而从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社会学角度解析了中国古代科技传统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得到的重大历史经验之一。基于理论与现实,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创新理念、全球价值链等维度,结合基本国情,中国需要坚持走特色科技创新之路。面对第四次新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全球变局,我国需要继续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同时将其升级为“创新发展战略2.0”,并找到我国创新发展之路的具体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的巨大作用已被证实,科技创新已成为人类前进的动力和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可以说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之深入,已经使得现代人很难将现代生活与科技分开。现代人的衣食住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评价尺度与价值取向等等,莫不受到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人预言: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将对21世纪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车轮刚刚驶入新世纪的今天,随着强大的科技浪潮推动,人们已将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提高到振兴民族,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同时,创新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家、管理者、科学工作者等有识之士的实际行动.因此,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最新的发展课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05,(4):6-6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伟大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遗憾的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中国并未能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学传统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合理机制,这正是我国科学技术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05,(4):5-5
高级工程师、国家体改委原副司长严谷良认为,我们要悉心制订具有自己特色的科技发展战略,不惟书,不惟外,以重大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在自主创新中实现科学技术的新崛起。  相似文献   

8.
李长江 《科技潮》1999,(4):59-60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近几年相继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召开了全国科瞢工作会议。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旨在普及科学知识,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关健措施,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必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后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先启后、走向发达的重要时期,确定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具有关健意义。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科普工作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普文化场馆少,设施落后科技场馆是科技活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离不开前代的积累,科技思想和理念对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古代科技的一些先进理念能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养料,对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文化的影响,就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构建适宜的科技创新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科技界认真思考,并;住确而前瞻地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趋利避害,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13.
圣人创造发明科技论体现了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科学思想;有机整体自然科技观,强调从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联系性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然科学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使其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重科学技术的现实功用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古代技术的大发展,但不太注重对科学事理或成因的探寻,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重经验总结、轻科学理论创造的科技倾向,局限于对实际操作程序的记录,基本上没有超出经验层次和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  相似文献   

15.
张钟研究员长期以来从事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研究开发工作,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科技外交官。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先后在加拿大、美国和联合国担任科技外交官。长期的外交工作所培养的职业敏感性令他对美国和加拿大的科技创新体系备感兴趣。尽管访问是临时安排的,面对本刊副主编胡炜连珠炮式的发问,阅历丰富的张先生仍然可以即席作答。他再三强调所谈观点都是一孔之见,闻者却深感启迪。  相似文献   

16.
17.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借鉴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的有益经验。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渗透于智育过程的价值观教育方法;重视特殊群体的以身作则示范作用;注重发挥道德楷模和典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把价值观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以"天人调谐"、"天人合一"为实质和核心的中国传统科学观,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在对事物的观察、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要求科学活动注重人伦,强调"人和",严明纪律,崇尚集体协作;尤为强调科技发明和科学成果要"经世致用",以实用为最高准则。这种科学观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表现出中国传统科学观的独特品格,不仅曾引导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向世界,指导中国近代科技走出低谷,而且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化、社会化趋势相一致,能够成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