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后循 《科技信息》2013,(17):296-297
科学(指自然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它来源于哲学。西方有西方的哲学,中国有中国的哲学,由此西方产生了西方科学即现代科学,中国产生了浑天说、盖天说、中医学等中国传统科学。西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文化土壤,本文通过对西方科学发展的文化因素及我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分析探寻我国现代科学落后的原因,对当前我国实施科学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些精粹内容将要复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作为对"还原论"方法的补充,还需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性事物的方法.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又在这一方面做得最成功,积累最多的经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最精粹的内容之一,就是从整体上研究世界、研究人类、研究事物的.离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你要想从整体上去研究复杂性事物是非常之难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都没有掌握这种方法,而中国早就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西方文化要从头去创立这种方法很难,不是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突破的.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只要总结得好,去芜存精,把确实迷信、愚昧的东西去掉,保留它的精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学习西方文化,中国的科学文化一定会复兴.  相似文献   

3.
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些精粹内容将要复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作为对“还原论”方法的补充,还需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性事物的方法.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又在这一方面做得最成功,积累最多的经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最精粹的内容之一.就是从整体上研究世界、研究人类、研究事物的.离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你要想从整体上去研究复杂性事物是非常之难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都没有掌握这种方法,而中国早就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西方文化要从头去创立这种方法很难,不是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突破的.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只要总结得好,去芜存精,把确实迷信、愚昧的东西去掉,保留它的精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学习西方文化,中国的科学文化一定会复兴.  相似文献   

4.
与以往规划相比,即将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这次即将制定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界现代事业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从中西方文化传统比较看,西方文化倾向于具体、精确,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思维,有良好的求异求新传统。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更多地表现为直观、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思维缺乏逻辑和数学的传统,模糊而不求精确,且功利主义比较严重,不够注重基础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形成实验科学传统和完整的科学体系,导致科学缺少应有的地位,并且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我国科学文化传统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也许是我国至今未获得诺贝尔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的供讨论的观点是:国内基础科学发展相对落后(缺乏全新的重大的科学思想,没有一流的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是时候了,中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研究。这意味着过去的作法必须改变,不要总是跟着西方人亦步亦趋,也不要过份迷信和崇拜权威。不能西方科学界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要认识到西方科学界也会出错,名人和大师也会犯错误。中国科学家要增强自信心,勇于创新,敢于对现存知识的某些方面提出质疑。不再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12,(5):20-22
多年前,日本对中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就开始了密切的关注。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一次会议上,2007年至2010年在日本驻华使馆工作、现任日本文部科学省官员的伊佐进一演讲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不认真思考中国,日本就没有未来"。美国也时常讨论中国的科技力量,2012年5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国会山,一场关于中国创新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没有内生原创性的"人权"概念,近代中国人权思想的产生发展受到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人权,集体主义的民族权和阶级权等观念的影响,又由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受到同样源自西方的国家主权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哲学土壤和近代历史实践,使中国人权哲学拥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的人权价值观。近代中国人权哲学开辟了中国哲学的新方向,人权实现的中国之路建立在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哲学观之上。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和精神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民族传统艺术以及民族音乐,尤其是中国民族歌剧受到来自流行等多元化音乐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本文从西方歌剧入手,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面对新的市场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圣人创造发明科技论体现了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科学思想;有机整体自然科技观,强调从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联系性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然科学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使其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重科学技术的现实功用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古代技术的大发展,但不太注重对科学事理或成因的探寻,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重经验总结、轻科学理论创造的科技倾向,局限于对实际操作程序的记录,基本上没有超出经验层次和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们无疑走进了一个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其它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重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科技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真、善、美相一致的.中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人文一体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教育,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树立科学发展现,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荷兰R&D和科技政策的比较研究彭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东方文化的发展中国家,荷兰则是有着传统西方文化的发达国家,两国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还是在文化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他们共处在一个世界,面对相同的国际竞争环境。本文试图从R&D...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有着辉煌而厚重的传统文化,近现代以前的科学技术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期间,中国的科技水平一直让西方世界望尘莫及。但是,到了公元15世纪,西方科学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狂飙突进,近代科技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而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发展迟缓甚至止步不前。这和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农学报》与其农业基础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重新认识晚清<农学报>传播农业基础科学的重大意义,论证中西两大农学知识体系碰撞融合过程中,西方自然科学对中国传统农学知识体系的革命性改造.方法 采用传播统计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结果 <农学报>传入的西方农业基础科学,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等,其中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经济学是其他期刊所没有的新知识.结论 <农学报>经由日本系统引进现代自然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现代农学知识体系.注入中国传统农学体系全新的知识元素,从而形成了古代与近代中国农学的分水岭.这不仅在媒介形态的特殊样式上,而且在农学知识的传播总量和体系的完整性上,实现了空前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辉煌的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并能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国建筑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时间的纵、横轴上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了分析,认真思考了建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刘柏涛 《开封大学学报》2010,24(2):36-38,59
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是西方科学文化的产物,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很多心理学问题上看法相同或相似。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既要科学化又要本土化,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小小科学家     
《科技潮》2004,(B08):62-69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出色表现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中国青少年不仅在国内的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而且还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青少年科技竞赛以及国际发明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国际青少年科学活动的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青少年的风采。获奖不是目的.科学竞赛活动的精髓是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在竞赛中成长。从而使青少年明白:“在科学探索历程中的收获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性自然科学发展中,国内缺乏杰出的新科学思想,因而缺少世界级科学大师.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国科学家习惯于紧跟西方同行,相信他们的理论和实验工作都是最先进的,并产生自卑心理.其次,认为如果某个科学理论已被大众认同,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在科学研究中欧美国家确有优秀传统,有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及了不起的科学思想.但在近年来,为认识自然界本性的研究面临很大困难,西方科学家呈现出焦虑感,也出现了胡乱猜测甚至不诚实的现象.因而他们让我们觉得困扰,并感到其理论常与实际相悖.有时候他们用数学取代物理.为了获得研究经费,一些欧美科学家诱导本国政府出巨资上大项目.在这些情况下,中国科学家不能再紧跟西方,应当敢于提出新思想,勇于对原有知识的某些方面提出质疑.最重要的是走自己的路,不再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我们必须敢于标新立异,不再受权威的约束.物理学研究需要数学的帮助,但数学形式主义并不可取,因为有时候一个方程式过不去不等于无法成就整个工程.中国科学家具有自信,可以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科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