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内保健品市场经历了1994-1995年的鼎盛时期,以及1996-1997年的整顿与平滞阶段(由于保健品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泛滥,原本火热的保健品市场霎时跌落低谷,出现了市场疲软)。在2000-2003年,保健品市场仍处于徘徊阶段,市场复苏则出现在“非典”之后。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统计:经过2003年“非典”之后,重新由低谷进入发展高峰的保健品行业在2007年达到1000亿元的行业总产值。而国内大约1000多家的保健品企业平均利润率在30%-40%之间,—些企业甚至超过50%。短短几日,从墨西哥到美国,从北美到欧洲、亚洲,甲型H1N1流感蔓延之势令全球各国都进入到紧张的“防御”状态。一旦疫情加重,经济损失堪比当年的“非典”。在各行业遭受金融危机“寒冬”的情况下,直销行业整体“回暖”,同时,已有报道显示,医药保健行业也在甲型H1N1流感概念股的带动下整体上扬。那么,甲型H1N1流感能否再次掀起直销保健品行业的发展高峰?在人们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的今天,面对陈旧而混乱的保健品市场,企业应该做出哪些努力来提高保健品市场发展速度?保健行业监管部门需要做到哪些工作?我们请来了长期工作在直销与保健品相关行业的专家以及资深研究人士,一起探讨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保健品行业来说,2005年7月是个不同寻常的月份:7月1日关系保健品市场命运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与《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将从这天起同时施行;与此同时,一直悬而未决的直销相关法规也已呈报国务院审核,有望在近期以条例的形式出台。保健品市场面临着自1980年代飞速发展以来最大的一次市场整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保健品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现状以及保健品(尤其是保健食品)的主要营销方式——会议营销,并对中国保健品的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保健品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对保健品功效虚假宣传和用欺诈方式高价出售现象较为严重,加之保健品市场监管薄弱,不仅使保健品的食用安全存在极大隐患,也降低了消费者信心,影响到了保健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宏观上加快保健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完善包括保健品在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与对违法企业与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从微观上加强对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加强对市售保健食品质量的日常检测,进行消费者教育,是改善保健品市场混乱状况,促进保健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保健品第一品牌“太阳神”,在鼎盛期的1993年,其年收入奇迹般地达到了13亿元,占中国保健品口服液市场份额的63%。然而,随着中国保健品市场走入低谷,保健品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恶性透支,作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代表——太阳神,在屡战屡败之后,选择低调低价转让控股权;随后,太阳神掌门人骆辉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涉嫌内幕交易案被曝光,令脆弱的太阳神雪上加霜!太阳神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保健品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保健品功效和用欺诈方式高价出售产品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市场监管薄弱,使保健品的食用安全存在极大隐患,降低了消费者信心,也影响到了保健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加快保健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完善包括保健品在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与对违法企业与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从微观上加强对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加强对市售保健食品质量的日常检测,进行消费者教育,是改善保健品市场混乱状况,促进保健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据全球著名医疗保健市场研究机构——艾美仕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医药保健品市场的增长率将低于6%,继去年之后增速再次放缓。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医药保健品市场比2006年增长6.4%,总规模约为7120亿美元,而2006年全球医药保健品市场的年增长率为7‰艾美仕预计,今年全球医药保健品市场的增长率可能不会超过6‰  相似文献   

8.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消费观念及健康消费需求加速升级,保健品行业或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多地开启“保健品严监管”模式,以进一步净化保健品市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整治保健品市场新冠疫情爆发后,为提高自身免疫力,人们对保健品消费的意愿有所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借机炒作,扰乱市场。特殊时期之下,监管部门对保健品市场开启了进一步的规范行动。北京、湖南已开启保健品专项整治工作,江苏正在组建省级特殊食品检查员队伍,以提高诸如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读者向《康健》反映,“有人倒卖直销产品批文,批文转让会不会影响到保健品的质量?”就这个问题,《康健》采访了在保健品行业浸淫了十多年的张向诚(化名),他坦承自己就倒卖过批文,并详细描述了这其中的内幕。  相似文献   

10.
透视中国保健品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仍不成熟,包括不成熟的产业,不成熟的消费者和不成熟的游戏规则。就整个保健品市场而言,还存在着自身的几大死穴。但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养生文化,作为21世纪代表人类经济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保健品行业在我国不仅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亦具有广阔的空间。保健品市场的崛起不仅要靠行业自身的不断规范,也要靠企业走自己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1.
媒体     
中国经营报:整顿保健品市场,应改变重审批轻监管模式 政府开始重视保健品市场的建设,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实行专门的保健品审批实在是多此一举,也是造成现在的市场混乱状况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时下,各色各样的“保健品”广告,无论在电视、广播或报刊杂志上,真是红红火火,铺天盖地;名目繁多的“保健品”营销,无论在医药市场或大小城市,真是蓬蓬勃勃,轮番鏖战。面对如此火爆的“保健品”市场,消费者们应当深省了!——那些广告宣传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是否可靠?那些产品效用的可信度与安全度到底如何?是应当给医药保健、养生寿老正名了!是应当识“医药保健品”庐山真面了!  相似文献   

13.
<正> 老百姓花钱买健康的愿望,成就了保健品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据统计,2000年全国保健品销售额达到500多亿元,利税超1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百万人。但是,伴随着“三株”、“太阳神”等一些知名品牌的倒下和行业内部一些企业的短视行为,保健品行业陷入了备受折磨的困境之中,甚至有业内人士称,中国保健品行业正面临“亚死亡”状态。造成保健品行业市场运行如此不正常的根源主要在于: 1.多层次审批权。国家、省、市等各种  相似文献   

14.
2月25日,康宝莱(中国)保健品公司总裁钱港基接受了本刊合作媒体搜狐的采访,就康宝莱的现状.未来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是采访的部分内容刊出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5.
资讯:行业     
中国保健品市场:钙、蛋白粉、复合维生素销售位列市场前三甲 全球最大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调查显示,全球有四成受访者在服用保健品,其中每天服用的将近六成。这项针对5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保健品食用率最高的是菲律宾和泰国,每三人中有两人食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以56%并列全球第四。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天津科技》2010,37(1):72-73
氨基酸的保健功能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它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牧渔业、农药、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重点介绍了氨基酸近年来在保健品上的最新应用进展情况,指出未来国际国内氨基酸保健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急功近利的保健品市场中国人的性格中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急功近利。如今的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人们普遍有着“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得不考虑的一大因素。保健品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资金要求也非常高的行业,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FDA有三级认证,仅通过一级认证就需花费资金几百万美元,而要想完成全部三级认证,没有上千万美元是不可能的。而国内保健品厂商急功近利,眼红于保健品市场这块大“蛋糕”。一些完全不具备资金实力、科研水平的项目盲目上马。国内一些小企业并没有资金投入科研力量,使用的是国外已经淘汰的技术和设备。这样生产出来的保健品可能不但品质低劣,而且有的保健品为了让消费者看到“功效”,不惜加入激素、化学添加剂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保健品热风起云涌,倾倒万千消费者。然而,大潮涌动,泥沙俱下,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对保健品行业造成强烈的冲击。舆论批评,顾客怀疑,中国保健品是否无路可走?  相似文献   

19.
保健品市场准客户3大分类 根据我们长期从事健康咨询的经验来看,可以把保健品市场的准客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进行咨询和销售: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保健品行业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为人诟病,那就是虚假宣传。保健品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不过由于一些知名品牌相继爆出虚假广告、质量问题等各种丑闻,保健品的美誉度滑落到谷底,也使得保健品市场出现萎缩。2003年“非典”侵袭中国,让保健品重获新生,在监管上,相关机构也加大了力量,但虚假宣传等行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保健品美誉度还需要行业自律来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