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际中交际双方总是置身于一定的语境之中并受到制约,语用主体对语境的适应是交际主体和语境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交际主体并不总是在被动适应语境,而是在适应言语交际情景的基础上,主动地对语境因素加以调节和控制,采取一定的语境策略使交际目的顺畅达成,从而获取令人满意的交际效果。本文主要关注语言语境策略,从语音、语义和话题三个方面探讨语言语境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的一种工具.一般情况,一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无论说话或听话都是使用语言的行为.说话的行为及其结果在语言学中通常称为"言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对语言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语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徐雁妮 《科技信息》2013,(15):254-255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交际是包含示意和推理的认知过程。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示意,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Gutt认为翻译也是一个交际过程,所以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确保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对于日语中有特色的表达方式,是采用意译还是采用直译?有时两者都可以实现意图传达的目的,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本论文尝试运用这一理论,以寻求最佳关联为向导,分析探讨了不同情况下意译和直译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交际主体在一定口语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和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的基本手段,它是说话的一种特殊形式.口语交际课要努力寻找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口语交际必须要有面对面的交际对象,构成直接的交际关系.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就成为交际的路径,没有互动就没有交际.  相似文献   

5.
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所起的作用就是对会话等互动性言语交际进行调节和管理.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以及使用语言时的元语用意识,不仅可以帮助会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以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以促成交际.本文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会话分析为切入点,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oh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它在会话中的互动功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在语境中呈现,在语境中生成意义。秘书言语交际语境由各种不同而有联系的因素构成。秘书言语交际时,应该努力做到适应不同角色地位、不同的交际场合等语境要求,根据不同的交际内容,利用语境,选择恰当的交际表达形式,以顺利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在实际话语交际中,人们为了特定的交际效果,说话时往往不直接表达想说的话,因此听话人就需要寻找最佳关联,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认知推理达到正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交际得以进行,交际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境相适应;交际双方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构成的交际语境。只有当交际的语言选择顺应语言语境和社交语境时,交际才能顺利,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而"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境顺应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以言行事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其关注在交际中话语的实际运用,这为探索指示词语提出了新的路向。指示词语的语用含义在于获知说话人使用某一指示语所希望传递的指示信息,必然以识别或推导语境为基础;指示词语的类别与功能在于对指示词语所指代的对象或内容提供一定的制约,以明确指示词语在某一特定语境下指代的是前指信息或后指信息等。指示词语的所指信息,必须依靠听话人对说话人交际意图进行推测,才能有效地理解交际中指示词语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0.
援用顺应理论阐释日语会话中"创造相似性隐喻"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受阻的原因,发现此类隐喻语用失误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忽视语言使用与交际对象、物理世界和听话人语境动态顺应所造成的。因此,说话人在选择隐喻这一语用策略时必须考虑到双方认知语境的相互关联性,以避免此类隐喻语用失误现象的出现,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以交际中英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为对象,以语境顺应性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与语境变化的顺应性关系,并通过例证分析表明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体现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特征及其情感倾向、认识倾向及人际关系的亲疏,它可凸显语境顺应性在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的选择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关雅文 《科技信息》2012,(20):201-202
对话是口语交际的最基本形式,省略是口语的一种现行规范,是对话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在语境的前提下,俄语对话可以并倾向于省略一切可省的成分。俄语对话省略的产生受语境的直接影响并对它有高度依赖性。言语交际是双方双向的,语境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交流的媒介,信息的传递和接收都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因此语境对对话省略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美云  井凯 《科技信息》2011,(1):189-189,161
语用模糊现象指的是在话语的交际使用过程中,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同一话语向听话人传递两种以上截然不同的言外之力.从而使得说话人的意图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语用模糊策略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师生关系时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在批评学生是,教师要在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情况下成功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很多情况下,教师在批评是将会使用到语用模糊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话语标记语why为研究对象,借助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可以探讨话语标记语why在言语交际环境中如何制约语境选择,修正、协商认知语境.它的功能具体表现在:态度和情感标记;话题背景转换标记;纠正错误语境假设标记;协商语境的延缓标记等.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话语标记语why制约与引导话语理解过程,保证交际顺利进行.以此说明话语标记语why的程序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言外之力的角度探讨疑问句的翻译,认为准确传达原文疑问句的言外之力有助于实现疑问句翻译的语用功能,从而有效沟通作为说话人的作者和作为听话人的读者的言语交际。对此,重点探讨在译文中再现疑问句言外之力的三种翻译策略:不拘泥于原文的句型、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在汉英译文中分别偏重不同言外之力指示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应该提供尽可能关联的信息,扩大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使他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去理解说话人的含义,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然而在广告交际过程中,广告制作者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常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双关语就是其中之一。对双关语解读的过程就是广告制作者的明示和广告受众的推理过程,是明示和隐含的统一;同时,明示推理交际能否获得成功有赖于广告制作者和受众认知环境的互明。我们试从对比关联理论和模糊理论入手,探讨广告双关语的运作方式,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广告双关语这一特殊的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语境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语境的本质,研究语境与言语表达的内在联系,寻找语境的内在规律。其方法是将它的的构成因素按一定的原则有序地加以归类,形成一个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操作上的简便性的系统。因此,这个问题既同语境的构成因素密切相关,又比它更加复杂。笔者认为,语境的分类除了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之外,还应该在充分考虑交际中的言语环境诸因素的基础上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对理解交际意义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导致言语的交际意义与字面意义不完全一致,语境在辨别交际意义和字面意义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在理解交际意义时,可借助于以下4个方面的语境因素: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参与者、交际情景.语境因素帮助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从而对外语教学工作也有所启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能忽视语用规则和语境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燕 《科技信息》2011,(32):I0076-I0076
听力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在特定的背景和语境之下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在交际中,听力同口语一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听力教学也是大学英语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有针对性的对听力教学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生交际的成功和听力能力的提高。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探讨语境、关联性及明示—推理过程在英语听力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关联理论引入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和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语境的顺应与悖逆——语境策略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环境”简称“语境”,它是语用行为赖以存在、表现的物质和赖以进行的场合、背景。言语交际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能否成功调动语境策略,调动语境策略的前提就是确定构成语境的因素。在了解了语境的构成因素基础上可以从语境的顺应和语境的悖逆两个方面调动语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