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去年第21期小知识《“V”字小史》最末一句说,“V”在塞尔维亚语里表示“英雄气概”。为此,我阅读了塞语辞典,未查出上述意思来。后请教南斯拉夫专家,他与我持同样意见。认为原文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可能是看到了南斯拉夫克拉古耶瓦茨十月烈士陵园有一座  相似文献   

2.
毕雪涛 《青年科学》2008,(Z1):66-66
要说当今世界最流行的手势,非象征胜利的"V"字手势莫属。不管人种和国籍,不论士兵还是运动员,都喜欢用它表示胜利的心情。但要说它的来历,曾一直被认为是二战时由丘吉尔在演说中做出的,但实际上它起源于近600年前的阿金库尔(古地名,位于法国西北  相似文献   

3.
近年,日本研究并推行一种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即“V”字理论高产种稻法。这是一种两头“促”、中间“控”、争取穗多粒饱的栽培技术。自松岛、省三等人1966年提出后,日本种植水稻农户开始试用。据统计,1967年日本全国水稻高产竞赛的前5名中有3名,前20名中有12名是用“V”字理论栽培水稻获得高产的。亩产最高获得1,598斤。但是也有失败的,并提出不少问题。“V”字理论高产栽培的要点,松岛连续三年试验证明,水稻出穗前32—33天,大量施硫铵,结实率最低,而在此时期以前或以后施用,结实率就逐渐增高,呈明显的“V”字型,故名“V”字理论。并根据这个理论,采用水稻前期“促”、中间“控”和后期“促”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坦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次“亮相”以来,便以火力强、装甲坚固和机动快速等优势赢得了“陆战之王”的威名。然而有矛就有盾,随着反坦克武器的不断发展,坦克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并重新夺回优势,坦克在其“时装”——装甲上狠下功夫。原始的钢质装甲最初的坦克装甲是由普通匀质钢制成的,厚度只有6~12毫米。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其装甲厚度已增到45~100毫米,个别的甚至达到150毫来。  相似文献   

5.
“所”字结构中的“所”字是个颇具争议的文言虚词.通过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对“所”字结构中的“所”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字结构中的“所”字具有指代上的模糊性和句法上的粘附性,“所”字实属具有指代意义的结构助词,而“所”字结构中的“所”是代词的说法与词类的划分标准存在冲突.不同类别“所”字结构中的“所”字句法语义具有差异,应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早"用在动词后作补语,有结果补语和状态补语两种;用在动词前作状语.本文从形式、语义、语用的角度区分"早"作结果补语、状态补语、状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指令言语行为句是“V一V”出现的典型语境。在指令言语行为句,“V一V”表示听话者对说话者的礼貌;在断言言语行为句中,“V一V”蕴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命题内容不是一件特别正式同时也不是一件特别随意的事情;在“责备”言语行为句中,“V一V”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面子的顾及。“V一V”在发音上比“VV”略长和略重,在语义上比“VV”略实,这使得它在强加程度、郑重程度及责备程度上比“VV”要高。  相似文献   

8.
指令言语行为句是"V一V"出现的典型语境。在指令言语行为句,"V—V"表示听话者对说话者的礼貌;在断言言语行为句中,"V—V"蕴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命题内容不是一件特别正式同时也不是一件特别随意的事情;在"责备"言语行为句中,"V—V"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面子的顾及。"V—V"在发音上比"VV"略长和略重,在语义上比"VV"略实,这使得它在强加程度、郑重程度及责备程度上比"VV"要高。  相似文献   

9.
"被"字、"把"字套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是汉语的习惯表达;这一句式大部分前一个NP的词数多于或等于后一个NP的词数;被字结构相对把字结构而言是有标记的;被字结构多数都出现在把字结构前,这主要是受制于汉语的"时间顺序原则";句式I接近"被"字、"给"字套用句式,句式II接近"把"字、"给"字套用句式,而句式Ⅴ接近普通的把字句。  相似文献   

10.
“V+取”式双音词在十部明清小说中共见114个,附加式占多数,“取”字语法化为词缀为近代汉语的双音化做出了贡献.因为语言精确表义和简练原则的制约,“取”在现代汉语时期失去构词能力。“取”自唐而来的语法化历程适应了汉语不同时期对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喻”字考     
"喻"字的产生年代要追溯到先秦时期,它的产生、发展以及运用都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字形、语音、语义乃至作为姓氏都经历了长足的变化与发展。形体方面,"喻"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中,到了明代,其形体已经定型;语音方面,主要是yu、shu、tou(古音),发展到现代,只有yu音;语义方面,所有意义都是从"告诉"义引申发展出来的,这是"喻"的本义;通过对古人的考证,"喻"也可以作为姓氏。本文拟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喻"字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2.
13.
“一字之争”,非同小可,成则维护国家主权,增进民族利益,败则丧权辱国,贻害无穷。中国文坛向有“一字师”的佳话。其中较著名者有: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齐己叹服下拜。时下称郑谷为“一字师”。一字贵如明珠,易之诗文生辉。在外交上,则有“一字之争”。为一字、一词之存易,外交家唇枪舌剑,斗智斗勇,鏖战不休。在我国古代外交家中,北宋大臣富弼堪称佼佼者。他身处弱宋,但能刚强对敌。1042年,他出使契丹,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的要求。契丹主自恃强  相似文献   

14.
red是红色的意思。InChina,红色多象征喜庆,与喜事有关。不过,在英语国家中,red还有许多意思呢!1.Thiscompany’sredink(赤字)isveryhigh.这家公司的赤字太大了。2.Heisin(the)red(负债).他负债了。3.Heseesred(发怒,冒火).他发怒了。其实,中文中有许多“红”字在英文里却并不是用red来表示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个例子吧。1.Ilikeblacktea(红茶).我喜欢红茶。2.Ifthecoffeeistoobitter,youcanaddsomemore brownsugar(红糖).如果咖啡太苦,你可以多加点糖。“红”字怎么说@翩翩…  相似文献   

15.
“朔”字探源[日]成家彻郎著许宏译"朔"字.依辞书解释、主要有3种意思。1、农历(太阴太阳历)的初一2、事物之开始3、方位上的北其中第2种含义是从第1种含义中引申派生而来。因此,朔就具有初一和北这两种似乎不相关联的含义。这里先对第1进行考察,第3则容...  相似文献   

16.
“而”字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中的“而”字作为连词时,连接两个语言片断。所谓语言片断,是指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词、词组或分句。这两个语言片断可以是顺承关系,也可以是转折关系。所谓转折就是前项语言片断跟后项语言片断(在“而”字前边的语言片断叫前项语言片断,在“而”字后边的叫后项语言片断)意义相反、相对,后项语言片断不是顺着前项语言片断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另一方面上去。连接这种关系的“而”字叫  相似文献   

17.
白宫小史     
风雨二百年,易主话酸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南侧,坐落着一幢庄严的建筑,那就是白宫。它始建于1792年,于1800年竣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办公场所,也是总统全家人的住所,更是美国权力的象征。白宫这座建筑的奠基者虽然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1789—1797年),但第一位入主白宫的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97—1801年)。  相似文献   

18.
藏书楼小史     
藏书楼,是对我国古代官方机构、宗教寺院、民间团体和私家收藏图书文献的建筑物的统称。中国藏书楼的规模、历史和功绩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9.
铅笔小史     
正做算术题,打草稿,画表格……我们经常使用铅笔。它们普普通通,却特别有用,已经陪伴人类好几百年。铅笔是在欧洲诞生的。1564年,英国,一场风暴过后,有人在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的根部发现一种黑色矿物——石墨。当地牧羊人用石墨在山羊身上做标记,还有人把它切成小条售卖,供人们计算、记账。  相似文献   

20.
《大理师专学报》八七年第一期载杨发祥同志的文章“汉白语言融合初探”一文中谈到“例如piu(蛄)这个白语语汇以前是非常盛行的,白族人认为有人会养蛄,用蛄去伤害人,儿童肚子胀而死亡说成是被蛄吃掉.随着医药事业的发达,这个词已逐渐消亡了,年轻人已不知是什么东西”.(《学报》P.107)其实,这蛄应为蛊(gu).“皿虫(蟲)为蛊(蠱)”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当时晋平公患病,到秦国请医生,秦景公派了位名叫和的医生去给他看病.这位医生前去一看,便断定晋侯好色,得的病是象“蛊”一样不治之症.在旁的大臣问:“何为蛊?”和答道:“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表明了当时人们对“蛊”的认识以及对蛊字结构的理解.为什么皿和虫合在一起叫蛊,而且是一种“不可为也”的绝症呢?这可从古代造字时的情况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