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优美环境的要素与层次理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美的城市环境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要素,更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本文总结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阵痛型、永久性、生态性和社会性城市化四大类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构成城市优美环境的要素与层次理论。城市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与水文、土壤、植被、野生动植物等)和人为因素(城市规划、建筑、交通设施与工具、市政设施以及市民素质)。这些城市环境要素在六个层次上的优化,是创建城市优美环境的理论框架。这六个层次依次为:卫生美、环保美、生态美、艺术美、色彩美和文明美。唯有这六个层次的全面发展,城市才能拥有真正优美的环境,才能成为最佳人居环境,才能具备基本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从工业革命后就呈现了快速化普遍化的劲头,而近年来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模式更是日趋成熟。但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生态和环境问题,城市生态问题也成为了不得不重视的建设内容之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城市环境的破坏也会抑制城市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遇到的城市生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建设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消除噪声、吸烟滞尘、美化生活。从长远看,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逐步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因地制宜地引导城市发展。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既适宜于人类生存,又适宜于经济迅速发展,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和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居住区成为推动城市和谐发展的根本。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小区生态文化,使小区成为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物质精神文明于一体的理想住宅小区,成为今后居住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进而实现21世纪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在城市规划中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的聚居环境越来越重要。阐述了生态城市及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结合有关实例研究探讨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主要内容,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秀红  卢秀丽  李宁 《科技信息》2013,(13):151-151
城市化加速发展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的过度污染,引起人们对生态城市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强礼 《广东科技》2006,(8):143-144
在新的世纪,中国的各项现代化事业都在平稳快速地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而在这过程中,我们又面临着许多由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据预测,未来10年现在的城市周边地区将不断城市化,有3亿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社会日渐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挑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流、车流、物流汇聚之地。它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为了给现代城市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城市不断发展建设中,我们都非常注重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城市化不仅是要发展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同样必须重视文化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功能价值体现、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图书馆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并在城市化进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文社会环境建设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形式,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必须从城市人文社会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确立目标,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设生态居住小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沈阳市8个典型的居住小区的实地调查,应用生态学原理提出了生态居住小区的内涵,并制定了生态居住小区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