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留学族群视域中的新月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现代中国留学族群和留学文化的全新视域中,分析了新月派作为"后五四时期”美英留学群一个次属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的相关性质、取向、品格和历史地位.作者强调指出新月派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派别,而是一个以五四前后美英留学者为主体的留学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美英留学教育和文化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新月派思想、文化、文学的选择,而且赋予新月派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文化文学非常明显的多源与多元互动展开的倾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是中西文化反差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中国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单向文化交流.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留学教育经历了艰难的起步和潮涨潮落的曲折变迁,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在论述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演变历程的同时,对这一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也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世界博览》2011,(5):58
<正>又到开学时。目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超过12.8万人,成为在美数量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美国留学?美国学生不是  相似文献   

5.
南若然  罗渊 《世界博览》2014,(14):44-47
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兴学运动中的作用,胡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留学教育一定要以“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由此提出了“慎选留学”和“增设大学”的建议.胡适的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西欧又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途径。周恩来的早期思想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他在日本和法国留学期间,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其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广泛传播。留学归国后,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详析各国具体政策后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留学政策各有差异,有些国家强调"以质取胜",用多元文化、低廉学费  相似文献   

9.
张健康 《世界博览》2011,(12):29-35
<正>留学欧美的共同经历让他们成了中国政坛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漩涡之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再次被置于舆论臧否的风口浪尖。2011年6月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一篇题为《周小川为人民币改革巧施木马计?》(WereChina’s Leaders Conned?)的文章援引北京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说,2009年,周小川成功说服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世界高校国际学生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201 1年中国赴英国留学生已经突破9万,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高达15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美国,每年发放给外国留学生的H1 B工作签证约有6万份,其中三分之一被中国学生拿到。不难想象,"留在当地就业、拿绿卡"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心中的美国梦。纵观各国,留学生能否留在当地不光与各国的留学生就业政策有关,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对哪些人才紧缺的职业有需求。因此,如何谋得一份好工作,就要从留学生选择专业开始。本刊编辑部联手《美国留学我做主》的两位作者,对美国高校留学专业进行深度  相似文献   

11.
肖霞 《科技信息》2011,(34):211-212
中国近代文坛出现了译自日文的翻译繁荣兴盛的局面,在众多的文类中又是以小说的繁盛为最。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先进知识分子的提倡与实践;二是留学日本盛行,造就日译人才;三是期刊和书局剧增,搭建了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败,留学救亡思潮兴起,掀起留日热潮。在留日大军中,留日女学生引人注目。清末留日女学生特征显著: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奉天、江浙、湖广、广东地区;从留学途径来看,由早期随父兄和丈夫伴读向结伴同行和单身留学转变,由早期的自费留学向官费、自费并举转变;从学习内容来看,留日女生多习师范、家政、工艺等专业;从社会活动来看,留日女生组织社团、创办报刊、参加反帝救亡运动,社会活动活跃。留日女子是女子近代化的先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东南亚留学生来华的留学期望的现状.采用自行修订的《东南亚留学生留学期望》问卷,测查267名东南亚留学生.研究发现东南亚留学生来华主要的期望是学习中国的文化;越南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文化的期望值显著高于老挝留学生;东南亚留学生男性受到的留学资助显著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在赛珍珠中国小说中,知识分子和农民是两个既对立又互补的群体,而海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则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与同时期中国作家相比,赛珍珠笔下的中国海归知识分子有如下突出特征:一、西方留学背景,二、坚定的国族认同,三、民本立场,四、科学知识和实干精神的结合。这些海归知识分子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时代标本,本文从启蒙与传统、精英与大众、融合与抗拒三个层面,结合赛珍珠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并通过与同时期中国作家的比较,分析赛珍珠的创作动机和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留日作家群和留学欧美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影响深远的作家群体,他们以其各自的文学实践推动了现代文学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尽管这两大作家群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相同的文化性格,但由于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和留学地文化的不同等因素,使得两大作家群在家庭出身、所受教育、人格范式、创作重心、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正是这一差异使得这两大作家群交相辉映,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两道迷人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郑心平  田成阳 《科技信息》2012,(25):174+218-174,218
1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定义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起源于本世纪的二十年代,是由一批从欧美留学回来的音乐家运用欧洲的作曲技法,将中国的诗词谱成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歌曲。"学堂乐歌"也促进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形成,此阶段艺术歌曲的形成得益于,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音乐教育机构的出现,正是具备了这几方面的因素,才使得中国近代艺术  相似文献   

17.
晚清中国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晚清时期留学制度演变的三个阶段,探讨在中国近代史的不同阶段里,留学生发挥的不同作用,结合当下,分析晚清时期留学制度对当下留学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冲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77-79,112
利用退还的“庚子赔款”派遣中国留学生,史称“庚款留学”。庚款留学群体大都学有所成,回国后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通过宣传和实践科学技术加快了中国现代科技创建的步伐;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发表言论和投身革命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彤 《科技信息》2010,(31):I0040-I0040,I0037
1留学行业背景 纵观整个中国留学市场,留学人群越来越大,留学需求不断增长,与之相应的,拥有留学中介资质的公司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具有留学资质的机构已增加到398家。这398家留学机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了国内1985年至2007年的有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趋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留学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具体表现为往年留学人数、留学服务以及家庭经济实力是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的几个主要考虑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